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托底安置“零就業家庭”
弱就業能力者如何就業?合肥探索出合適路徑
    2007-05-14    本報記者:宋斌 馬姝瑞    來源:經濟參考報

  安徽省合肥市逐漸摸索幫扶城市弱就業能力者的合適路徑,全部“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實現了托底安置。

“他們是最需要工作和保障的群體”

  家住合肥市合浦北村社區的郭曉菲2002年9月從合肥皮革廠下崗失業。她左手殘疾,愛人身體病弱也無法工作,全家只能靠微薄的“病退”工資和低保金艱難維持生活,還要負擔上高中的孩子。曾經多次求職都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的郭曉菲甚至產生過絕望心理:“怎么也找不到工作,家里又這么困難,這日子簡直沒法兒過了!”
  合浦北村社區將郭家的困難反映到當時剛剛成立的銅陵路街道美景勞務服務公司。公司根據郭曉菲的技能特長,勞務服務公司將她安置到市內一家公司從事會計工作。這才使郭曉菲一家有了更穩定的收入,漸漸走出了“低保”生活。
  在合肥,像郭曉菲家這樣的“零就業家庭”被定義為“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家庭中,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愿望但無人從事有收入勞動的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家庭”。
  “這里很多都是有殘疾,或是沒有技能的下崗失業人員,他們就業能力弱,在人才市場、招聘會上的競爭力更差。”合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處長盧磊介紹說,“然而他們往往上有老、下有小,負擔著全家的生活擔子,是最需要工作和保障的群體。”
  從2006年起,合肥市首次將消除“零就業家庭”作為全年就業幫扶工作的一大重點,并提出了年內全面消除“零就業家庭”的目標。為了摸清市內這些家庭的實際情況,各個社區逐門逐戶登門訪談,做到走訪率100%。通過訪談,對未就業群體進行排查,全面掌握他們的生活和就業狀況。隨后,市勞動局又組織各區、街道、社居委利用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立“零就業家庭”基礎臺賬,將每一個家庭的致困原因、家庭成員就業能力、擇業愿望等內容涵蓋其中,全市需要幫扶的家庭、個人,需要什么樣的幫扶一目了然。
  32歲的高春英和愛人丁勇都是合肥力達膠帶廠的工人,1999年11月,他們夫妻雙雙從廠里失業。由于沒有技術,兩人找工作都很困難,而高春英還因為要照顧幼子,很長時間不便外出工作。直到2005年底,她被安排到泗州路社區做計生協理員,既有了工資和五項社會保險,又方便照顧家人。妻子工作定了,丈夫也閑不住了。丁勇于是“靈活就業”開起摩的,還能領到一定的靈活就業社保補貼,一家人的生活總算有了保障。

從“慈善性就業”到“市場化就業”

  根據合肥市勞動局對60萬戶居民家庭、160萬人口的勞動保障信息排查,2006年合肥市有“零就業家庭”2801戶,涉及援助對象4520人,全年共有3817名家庭成員實現了就業再就業。實現就業的人中,有235人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提供的公益性崗位上工作。
  事實上,“公益性崗位”是合肥市早在2001年就開始的探索。其時,為了妥善、及時安置,這項政策仍帶有一些“政府慈善色彩”,推行的是“黨政機關拿崗位、政府出錢買崗位”“你用人、我買單”,如此“血本”總算換來了到2003年底4000多人有了工作。
  “但我們發現,長此以往政府不堪重負。”盧磊回憶說。最重要的是,公益性崗位數量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失業人員的就業要求。于是,探索妥善的市場化模式,以“市場化就業”取代“慈善性就業”成了大家對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共識。
  新政策應運而生,全市34個街道開始成立一街一個勞務服務公司。發展之初,先將解決“4050”人員作為公司的主要任務。公司以有限責任公司的性質、10萬元注冊資本開始運作,擔任法人代表的則是街道在編人員。這樣做含有“防止資金外流的用意”,同時,以街道為單位,更有利于就業供需信息的對接。
  按照規定,街道勞務服務公司的主要職責是安置轄區內的下崗失業人員。每吸納一個失業人員,市政府一次性獎勵公司1000元;對于公司“簽約員工”中的“4050”人員,市政府負擔最低月工資450元中的300元;公司負責收集用工和就業信息,開發勞務輸出市場,做好勞務派遣,最終所有盈利都劃入公司資產。
  同時,公司每吸納一個員工,都要為其交納五項社會保險,并按時發放工資。這些員工一個月派不出去,公司就要從1000元的獎勵金中拿出150元來補齊最低工資標準。此外,為了更進一步督促公司積極開拓就業渠道、作為市場主體運行,合肥市還規定,每個公司吸納的員工中,至少要有10%是自主吸納,即不能享受任何政策的人員。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逼著他們去開發就業市場,決不能單純‘養人’。”盧磊說,“如果純粹為了‘養人’,還不如政府直接養好了,何必多次一舉?”
  事實證明,街道勞務公司的運作是成功的。隨著“4050”人員的全部托底安置,公司的服務對象擴展到“零就業家庭”上。合肥五里井社居委的王朝華在2003年和丈夫雙雙買斷工齡下崗,丈夫一只眼殘疾,她又沒有任何技術,生活困難到“吃飯還經常回娘家去混”。街道勞務公司成立后,用最短的時間幫助王朝華聯系到了一份保潔工作,每月為她發放450元的工資,起碼的溫飽問題解決了。現在,她的工資已經漲到了每月660元。

勞務公司就業安置潛力仍可深挖

  一邊作為市場主體,一邊又肩負著做好就業工作享受政府的直接政策扶持,街道勞務公司兩年多來的“兩棲身份”使他們逐漸成長為“多面手”。其中相當一部分運作很成功,除去保險支出、工資支出,每年還有幾十萬元的凈盈利,用作業務拓展。
  與一般職業中介或招聘會不同的是,勞務公司提供的就業信息更準確、針對性更強。在推薦崗位之前,公司會測算該崗位的強度、要求、工資、風險,并主動爭取更高的待遇。另一方面,公司與員工簽訂協議,對本人進行評估,以便于工資晉級,同時還為員工辦理保險,發放福利,種種措施使員工逐漸有了一種歸屬感。
  已經工作兩年多的王朝華最近高興地告訴記者,她丈夫在街道勞務服務公司的幫助下也找到了工作——將到一家外語學校值班,每月至少能拿到800元。而她本人則參加了公司組織的電腦培訓班考試,還拿到了初級證書。
  “現在我有工作經驗,懂電腦,還會打字,公司再派我去別的崗位就更容易了,爭取更高的工資也很有希望!”已經43歲的王朝華興奮地說。
  從籌劃設立街道勞務公司開始就負責此事的盧磊認為,由政府全盤代理城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是不現實的,而我國目前的國情又決定了必須花大力氣幫助城市弱就業能力群體實現就業。這種情況下,有著雙重身份的勞務服務公司就成了首選。相比公益性崗位,它依托市場更有發展前景;相比招聘會,它指導就業更精準;相比完全市場化的職介或勞務公司,它更注重社會責任,更可信。

  相關稿件
 
沈阳市| 武穴市| 白河县| 怀宁县|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