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湖南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切實加強“三個基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努力建設和諧湖南,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高,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一、綜合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006年,全省生產總值為7493.17億元,增長12.1%,比上年快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1.31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3123.46億元,增長15.5%;第三產業增加值3038.4億元,增長12.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11830元,增長10.5%。全省生產總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增長12%、12.2%和12%,連續12個季度保持了11%以上的增長,且波動幅度較小。企業效益提高,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64.75億元,增長39.4%。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據快報統計,全省財政總收入891.16億元,增長19.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75.3億元,增長20.3%。
  經濟結構繼續改善。2006年,在全省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6∶39.9∶40.5調整為17.8∶41.7∶40.5,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重點監控行業投資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城鎮以上鋼鐵、汽車、電解鋁投資分別下降8.5%、7.3%和62.7%;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投資得到加強,全省交通投資289.96億元,增長63.5%,比上年快4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快29.4個百分點。新型工業化穩步推進。全省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9個百分點。全省城鎮化率為38.7%,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034.75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3.8%,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非國有經濟投資2036.9億元,增長30.3%;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62.8%,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優勢地區繼續發揮帶動作用,長株潭三市生產總值達2818億元,增長14.1%,比全省快2個百分點;“一點一線”地區生產總值為4770.15億元,增長12.9%。大湘西地區開發穩步推進,生產總值為814.24億元,增長11.6%。“3+5”地區生產總值為5644.98億元,增長13.2%。
  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3%,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0.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7%,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4.3%,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6.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3.1%。
  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全省8件實事23個考核項目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其中18個考核項目超額完成任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2.56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4.57萬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5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新增參保人數54.84萬人;工傷保險新增參保人數53.91萬人。新建城鎮經濟適用房117.1萬平方米。建設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14.7萬平方米。擴改建鄉鎮敬老院321所,集中入住五保對象1.23萬人。年末有98個縣(市、區)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發放救災救濟款5.59億元(包括現金和實物折價)。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建設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434所,農村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新建和改擴建農村鄉鎮衛生院611所。全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1455.71萬人(含在本鄉鎮內),勞務總收入761.31億元,增長14.2%。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方式仍較粗放,產業升級難度大;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壓力大;農村和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農民持續增收后勁不足等。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2006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5295.42千公頃,增長1.5%,其中稻谷播種面積4202.22千公頃,增長1.1%。油料種植面積920.23千公頃,增長2.7%。棉花種植面積135.61千公頃,增長1.9%。蔬菜種植面積1048.91千公頃,增長5.2%。糧食總產量2901.18萬噸,增長1.6%,其中稻谷產量2514.81萬噸,增長1.2%。全年出欄肉豬7700.57萬頭,增長2.7%;出籠家禽60447.05萬羽,增長5.5%;水產品產量190.74萬噸,增長6.4%。

  農業結構出現新變化。全省糧食、棉花產值占種植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2.9%和3.4%,分別比上年下降2.5個和0.1個百分點;油料、蔬菜所占比重為4.2%和32%,分別上升0.8個和1.5個百分點。全省生豬產值占畜牧業總產值的比重為71.3%,下降2.2個百分點;家禽所占比重為21.6%,上升1.2個百分點;草食動物所占比重為5.7%,上升0.4個百分點。全省166家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銷售收入475億元,實現利潤21億元,分別增長15.1%和15.3%。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資金65.27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7萬平方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2.6千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9.2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3412.62萬千瓦,增長7%。
  新農村建設扎實開展。全省農村投資457.08億元,增長27%。財政支農支出87.4億元,增長21.5%。千村示范工程全面啟動,1211個示范村完成村莊建設規劃。建設飲水解困工程172處,幫助21.33萬農村人口解決了飲水不安全問題;新建農村沼氣池15.93萬口;建成縣到鄉鎮公路1909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2255公里;新增通電話的行政村909個。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2006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2667.8億元,增長1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03.2億元,增長20.1%。其中輕工業增加值693.34億元,增長18.4%;重工業增加值1309.86億元,增長21.1%。優勢產業不斷壯大,十大優勢產業增加值1508.89億元,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9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3.9%。全省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43家,比上年增加184家;實現增加值447.73億元,增長26%。全省新產品產值564.58億元,增長19.4%。全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24.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9.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6.3%,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4.9%。

  主要產品產量平穩增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次能源生產總量3218.30萬噸標準煤,增長9.2%。原煤生產量4097.87萬噸,增長9.4%;發電量701.15億千瓦時,增長12.7%;鋼材產量1151.38萬噸,增長21.5%;十種有色金屬142.90萬噸,增長15.5%;水泥4375.49萬噸,增長22.1%;汽車產量10.07萬輛,增長11%;大米205.15萬噸,增長48.2%;配混合飼料407.34萬噸,增長19.4%;紗36.02萬噸,增長28.1%;卷煙產量1443.52億支,增長3.5%;機制紙及紙板214.24萬噸,增長19.1%。

  工業經濟效益水平不斷提升。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99.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742.51億元,增長26.4%;實現利稅689.92億元,增長27.6%;虧損面為10.5%,比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獨立核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87.9%,比上年提高22.4個百分點。煙草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六大行業新增利潤45.5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新增利潤的60.8%。

  建筑業穩定發展。全省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455.66億元,增長8.3%。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實現利潤35.01億元,增長21.7%。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5488.03萬平方米,增長12.4%;房屋建筑竣工面積7224.97萬平方米,增長5.5%。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進一步擴大。2006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三千億元,達3242.39億元,比上年增長26.5%。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785.31億元,增長26.4%。施工項目14092個,建成投產項目7733個,分別增長17.5%和16.7%。
  工業投資結構逐步優化。全年工業投資993.59億元,增長25.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0.6%。其中國家重點監控的鋼鐵、鋁冶煉、汽車、紡織、電力等行業投資352.1億元,增長6.4%,增速比上年回落36個百分點;高耗能工業投資263.31億元,增長12.5%,增速回落49.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58.23億元,增長48.2%;工業技術改造投資576.16億元,增長27.4%。
  基礎建設繼續加強。全省基礎設施投資881.71億元,增長15.1%。其中電力、交通、水利、通信、城建等基礎設施投資810.52億元,增長26.3%,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為91.9%,比上年提高6.8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建筑材料、電子信息、鋼鐵有色、石油化工、機械設備、金屬制品等基礎產業投資417.46億元,增長24.2%。年內新增電力裝機容量430萬千瓦。年末在建高速公路里程1256.7公里,相當于已建成通車高速公路的90%。城市污水日集中處理能力136萬噸,其中年內新增處理能力1.6萬噸。
  重點工程建設實施順利。全年172個在建的省重點建設項目實際投資610.6億元,增長20.4%。石門電廠二期、岳陽華能電廠二期、湘潭電廠二期、金竹山電廠、三板溪水電站、湘鋼1#高爐異地改造及5#焦爐工程、株洲硬質合金集團合金模具生產線一期、美的三湘客車、智誠化工雙氧水生產線等項目建成投產。邵懷、懷新、常吉等7條高速公路正抓緊施工。衡邵、邵永等6條高速公路正抓緊前期工作。武廣客運專線全線開工,全年完成投資81.57億元。
  房地產開發產銷回落。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556.06億元,增長21.7%,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辦公樓、商業用房投資分別增長24.5%、10.1%和16.5%。土地開發投資和土地開發面積分別增長17.4%和36.9%。商品房銷售面積2021.61萬平方米,增長9.7%,比上年回落5.1個百分點。商品房空置面積218.78萬平方米,增長4.1%,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積減少8.4%。

五、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持續升溫。2006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4.22億元,增長15.3%,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3.8%,增幅創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高。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630.35億元,縣及縣以下零售額1203.87億元,分別增長16.5%和13.6%。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386.58億元,增長15.3%;住宿餐飲業404.34億元,增長15.7%;其他行業43.29億元,增長9.1%。
  零售額集中度提高。全省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零售額557.18億元,增長28.4%,占貿易業的比重為23.3%,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快速發展,全省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194個,增加60個;商品總成交額1032億元,增長20.6%。
  消費品零售結構升級加快。全省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39.3%;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5.4%;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49.5%。汽車零售量79797輛,增長52.6%;零售額89.86億元,增長74.9%。其中轎車零售量64788輛,增長58.3%;零售額76.94億元,增長82.5%。液晶電視機零售量24357臺,增長7倍;零售額2.01億元,增長8.76倍。

六、對外經濟貿易和旅游

  外貿進出口總額再邁新臺階。2006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73.53億美元,增長22.4%。其中出口50.94億美元,增長36%;進口22.59億美元。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67.13億美元,增長27.1%,占進出口總額的91.3%;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5.58億美元,下降4.3%。私營企業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進出口19.83億美元,增長52.8%,比全省進出口增幅高30.4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取得新成績。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784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5.93億美元,增長25.1%。其中第二產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5.81億美元,占61%;第三產業9.39億美元,增長41.6%,增幅居三次產業之首。全省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41個,增長58.4%。世界500強已有40家在湘投資設立企業。全年實際引進內資885億元,增長26%。到位資金5000萬元以上項目403個,到位資金1億元以上項目96個。
  對外經濟合作大幅增長。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合同金額12.98億美元,增長51%;營業額7.83億美元,增長49%;外派勞務1.29萬人,增長20%。
  旅游業加快發展。農業旅游、紅色旅游持續發展,境內外旅游市場全面升溫。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97.08萬人次,增長34.9%;旅游外匯收入5.03億美元,增長28.8%;接待國內旅游者9098萬人次,增長28%;國內旅游收入546.65億元,增長29.8%。旅游總收入588.39億元,增長29.7%,增幅比上年加快7.6個百分點。

七、交通和郵電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2006年,全省全社會貨物周轉量1776.05億噸公里,增長7.5%;旅客周轉量1074.15億人公里,增長7.2%。機場旅客吞吐量723.24萬人,增長19.8%;其中黃花機場旅客吞吐量559.71萬人,增長26.7%。

  郵電通信業快速增長。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90.57億元,增長29%;其中電信業務總量364.12億元,增長29.8%。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2868.11萬戶,比上年末凈增427.05萬戶。其中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341.23萬戶,凈增127.9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526.88萬戶,凈增299.09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9.9戶/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為22.6戶/百人,分別比上年提高1.8戶/百人和4.3戶/百人。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戶達191.36萬戶,凈增61.62萬戶。

八、金融、證券與保險

  金融運行平穩。2006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799.5億元,增長18.4%,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全年新增1209.8億元,比上年多增265.3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233.6億元,增長14.2%,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全年新增650.9億元,比上年多增108.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新增199億元,多增61億元;中長期貸款新增441.6億元,多增73.4億元。全省金融機構盈利78.2億元,比上年增盈57.1億元。
  直接融資取得新突破。年末全省境內上市公司47家,比上年增加2家;境外上市公司4家,增加2家。全年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96.3億元,比上年增長5倍;從境外證券市場融資43億元。年末全省證券公司營業網點69家,證券交易額3476億元,增加2188億元;期貨公司4家,成交金額2694.52億元,增加956.52億元。
  保險事業快速發展。全年保費收入147.82億元,增長16.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3.50億元,增長13.4%;壽險保費收入98.48億元,增長16.2%;健康險保費收入9.62億元,增長33.9%;意外險保費收入6.22億元,增長8.5%。全年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38.40億元,增長30.2%。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事業繼續發展。2006年,全省取得各類科技成果986項,有11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47項科技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6項。爭取國家科技經費4.2億元,比上年增長31.3%。遠大、湘潭電機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聯重科和平安電氣被納入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省生產力促進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示范中心,長沙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邁入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行列,湘潭德國工業園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機電一體化特色產業基地。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97.49億元,增長26.3%。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024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578件,增長38%;專利授權量5608件,增長53%。簽訂技術合同5651個,合同成交金額46億元。農村科技特派員在全省范圍內推開,全省有23個縣(市、區)開通了科技服務專線電話。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全省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53%,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9.1%,提高2.4個百分點。高中階段在校學生211.49萬人,增長4.5%。普通高校96所,增加3所;全年招生26.6萬人,增長6.1%;在校學生83.1萬人,增長10%,其中在校研究生3.87萬人,增長18.5%。全省農村義務教育轉移支付經費占轉移支付總額比重達66%,基本解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貧輟學問題。民辦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各類民辦學校4457所,在校學生11.92萬人,分別增長6.8%和25%,其中民辦普通高校11所,增加1所。
  綜合技術服務進一步發展。測繪事業繼續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種基本比例尺地形圖17159張,大地成果3268點,航攝成果1319片。產品質量技術監督力度加大,開展定期產品質量監督抽查5.86萬批次,增長10%;發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745個,增長118%。安全生產形勢趨向好轉,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74人,比上年減少0.18人。氣象預報準確率提高,地震、計量、水文等工作進一步發展。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穩步發展。2006年末,全省藝術表演團體92個,文化館125個,博物館和紀念館72個,公共圖書館120個。《走進陽光》、《湘水郎中》等優秀文藝創作作品在全國獲獎。成功舉辦了“湖南藝術節”。全省14個市州開展“情系三農”送戲下鄉活動,對基層文化建設的扶持力度加強。全省廣播電臺11座,中、短波發射臺和轉播臺25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88.4%,比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全省電視臺15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4%,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470.13萬戶,增加40.67萬戶。出版圖書4560種,報紙88種,期刊246種。期刊出版量1.04億冊,圖書出版量2.75億冊。全年新聞出版業銷售收入142.19億元,利潤總額11.83億元。動漫產業產值50億元,年產原創動漫3萬分鐘,居全國第一。
  衛生事業繼續發展。全省醫療衛生機構4097個,擁有床位總數15.1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3.1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8萬人,注冊護士5.5萬人。農村衛生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縣(市)43個,比上年增加29個縣(市);覆蓋農村人口2463.45萬人,增加1551.23萬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1857.2萬人,增加1262.43萬人。
  體育事業取得新進展。全省體育場地21294個,其中體育館140座,運動場656個,各種訓練房20347個。全省運動員奪取9項世界冠軍、26項亞洲冠軍和26項全國冠軍。成功舉辦了世界乒乓球總冠軍賽。全省參加全民健身活動2400萬人次。

十一、資源與環境保護

  建設占用耕地實現占補平衡。2006年全省建設占用耕地9601.98公頃,連續七年實現占補平衡。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10321.71公頃,增長62%;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耕地124.43公頃。生態退耕24835.91公頃,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2685.4公頃,災毀耕地1125.63公頃,其他原因減少耕地590.59公頃。全省共有5個縣成為國家級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基本農田穩定在336萬公頃。
  礦產資源勘探、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水資源供應基本穩定。2006年,國家出資項目新發現礦產地13處。成功預警預報突發性地質災害110起,避免直接經濟損失5701.8萬元,安全轉移受威脅人員1.6萬人。全省水資源總量1671億立方米。年降水量1445毫米。年末大型水庫蓄水總量114.83億立方米。
  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全省建成煙塵控制區180個,面積1284.1平方公里;環境噪聲達標區164個,面積873.7平方公里。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為42.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46.3%,提高6.7個百分點。妥善處理了株洲鎘污染和岳陽新墻河水污染事件。全省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部分區域有所改善。14個市州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9個,增加2個;全省地表水滿足III類標準的斷面比例75.3%,提高4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全省已批準國家級生態示范區25個。年末全省建有自然環境保護區96個,增加4個,其中國家級10個、省級33個,各增加1個。自然環境保護區面積112.85萬公頃,增長4.2%。全年造林面積13.45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為55.5%,提高0.5個百分點。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進展。2006年末,全省總人口為6768.1萬人,增加3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19.93萬人,鄉村人口4148.17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601.6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為8.89%,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1.92‰,比上年提高0.02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73‰,下降0.02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為5.19‰,提高0.04個千分點。全省常住人口為6342萬人。全省發放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4956.36萬元,獨生子女死亡傷殘扶助金218.16萬元,共有86242名獎勵扶助對象受益。
  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504.67元,增長10.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6832.82元,增長8.7%;經營凈收入929.83元,增長6.6%;轉移性收入2454.81元,增長13.1%;財產性收入287.22元,增長46.8%。最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3511.07元,增長1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4%;最高收入戶與最低收入戶的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9.07∶1縮小為8.02∶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389.81元,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449.65元,增長18%;家庭經營收入1743.52元,增長1.8%;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196.64元,增長12%。
  居民消費結構繼續升級。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169.3元,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2%。其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632.52元,增長5.2%;交通和通訊支出965.09元,增長20.4%;旅游消費支出228.34元,增長20.8%。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4.9%,下降0.9個百分點。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2.05輛,家用電腦39.44臺,使用互聯網26.44條,分別比上年增加0.95輛、4.5臺和4.1條。人均居住面積27.5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013.05元,實際增長8%。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8.6%,下降3.4個百分點。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80.76臺,電話機60.32臺,移動電話機64.73臺。人均住房面積39.28平方米,增長2.3%。
  社會保障工作全面發展。全省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41.77萬人,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165.1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86.29萬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560.04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2.7萬人。全年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34億元,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45億元,分別增長32.7%和17.9%。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湖南省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戶口登記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戶口不在本地但已經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戶口待定的人口。計算公式為: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戶口在本地但已經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戶口不在本地但已經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戶口待定人口。本公報所使用的2006年常住人口數為本年度人口抽樣調查推斷數據。

  相關稿件
· 山西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 2006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 陜西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 江西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7-07-18
 
普陀区| 宜城市| 政和县| 昌宁县| 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