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當今全球通脹五個基本特征
    2008-08-25    作者:向松祚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當代全球的通脹有什么樣的特征呢?所謂今日通脹的特征,就是說以前時代的通脹沒有出現過的新現象。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今天所面臨的通脹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非常新的現象,它有五個前所未有的特征,需要我們密切地關注和認真研究。

  第一個特征,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時出現通脹。
  日本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因為到今天為止,日本的CPI增長速度還是在2%以下。其他發達工業國家都出現相當嚴重的通脹,包括歐洲在內。大家知道,歐盟給歐洲央行(ECB)的法律要求,是將歐洲的通脹率控制在2%以下,這是歐洲央行的唯一任務、唯一目標。但是今年5月,整個歐盟的平均通脹率已經超過了3.3%,而且他們預測到今年第三季度歐盟的通脹率也會超過5%,甚至會達到5.5%,這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歐洲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美國最近兩個季度的通脹有明顯惡化的趨勢,所以美聯儲不再減息。最近多個數據顯示美國通脹預期上升。4月份的數據,今年全球平均通脹率已經達到了5.5%。必須承認,這是非常不尋常的現象,是新的現實。
  發展中國家的通脹更糟糕。越南的通脹率早就超過25%,是比較突出的,更不用提非洲的津巴布韋了,它發行了人類歷史上面值最大的貨幣,成為通脹全球冠軍,通脹率高達數十萬倍,堪與20世紀20年代德國惡性通脹“媲美”,實際上津巴布韋的經濟金融體系已經崩潰。
  其他國家的通脹局勢也不容樂觀。今年上半年,中國、印尼、沙特的通脹率達到7%~10%的水平,最近印度的通脹率已經到了12%,俄羅斯、阿根廷和委內瑞拉的數據更高,分別是14%、23%、29%,最近還有惡化趨勢。英國《經濟學家》雜志推測今年夏季全球的十大經濟體,至少有五家的通脹率要突破10%。
  通脹在人類歷史很多時期都出現過,遠的不說了,就說著名的20世紀70年代的通脹。同期內,發達工業國家不僅經歷嚴重通脹,而且整體經濟經歷很低的增長甚至負增長,經濟學者發明了一個詞叫“滯脹”,來形容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困境。然而1972年到1980年的“全球性”通脹,實際上只是西方國家的通脹,因為當時社會主義國家跟西方工業國家經濟體系是相互封閉的,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
  而今天的通脹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時出現,幾乎沒有例外,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我們可以說:它是全球化時代第一次全球性的通脹,其中的原因和機理,是非常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
  當代通脹的第二個顯著特征就是:發展中國家的通脹比發達國家的通脹要嚴重得多。
  發達國家最高的通脹水平還不到5%,發展中國家最低的通脹水平卻早就超過了5%。怎么解釋這個現象呢?目前標準的解釋是:全球通脹的根源是石油(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所致,發展中國家能耗比高、食品消費支出占總支出比例亦高,故其通脹水平總體超過發達國家。這個解釋有一定道理,卻是不完全的。發展中國家總體通脹水平高于發達國家,必須從國際貨幣體系運行機制、尤其是國際投機資本流向中尋找主要原因。
  第三個特征也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尤其對于我們今天中國的貨幣政策有非常大的啟示意義。那就是:貨幣升值的國家和貨幣貶值的國家同時出現了通脹,而且貨幣升值的國家的通脹比貶值國家的通脹要嚴重得多。
  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以貨幣升值來遏制通脹的政策顯然是沒有效的。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值得我們高度重視、需要認真解釋的重要現象。前文提到俄羅斯、沙特、印尼、中國、印度、阿根廷等國家,它們的貨幣在過去三年都在升值或者有強烈升值的預期。
  根據宏觀經濟學的標準理論,也根據當下國內部分人士所主張的,本幣升值可以遏制通脹,其基本理論依據是,升值可以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可以抑制出口需求、可以減少換匯所釋放的本幣基礎貨幣供應量、可以減少人們對本幣的貨幣需求,等等。由此就可以遏制通脹,所以主張本幣升值,小幅升值不行,就來大幅度升值;緩慢升值不行,就來快速升值。
  然而,以本幣升值來遏制通脹的理論和政策主張,看起來邏輯井然,實際上卻忽略了理論推斷成立需要非常嚴格的假設條件。嚴格地說:上述升值遏制通脹的理論,只對小國經濟才勉強成立,對大國經濟不成立,對于本幣存在持續升值預期、資本大量流入本國經濟體系的情形,就根本不成立。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不是升值可以遏制通脹,沒有看到本幣升值國家不出現通脹,相反,本幣升值國家也出現嚴重通脹。不管你的貨幣是升值還是貶值,都出現嚴重通脹,沒有例外。
  從2005年7月到今天,中國的貨幣已經升值了20%,通脹的情形則是從不到2%升到了超過8%。對于中國來說,人民幣升值和持續單邊升值預期引起巨額資本涌入,正是造成中國通脹的最根本原因。其實不僅中國如此,其他國家的事實也證明本幣升值無助于遏制通脹。很多國家本幣升值幅度很大,反而出現了嚴重的通脹。我們習以為常的標準經濟理論沒有辦法解釋。
  第四個特征,是采取固定匯率的國家和采取浮動匯率的國家同時出現通脹,標準的匯率理論和貨幣理論也是無法解釋的。
  大家都知道:標準的匯率理論告訴我們,本幣匯率只要浮動,就可以抵擋外部通脹的沖擊或“輸入”;本幣匯率固定,則必然遭受外部通脹的沖擊或“輸入”。理論上進一步說:匯率變化或波動可以替代價格水平之變化或波動。這是匯率理論和貨幣理論里一個相當重要、相當古老的話題了,最早明確提出這個命題的是凱恩斯。1923年凱恩斯寫了一本書《貨幣改革論》,該書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英國飽受通脹通縮的困擾,當時左右全球通脹通縮周期的,就是剛剛“開門營業”不久的美聯儲。凱恩斯明確區分“內部穩定”和“外部穩定”,內部穩定首先是物價水平之穩定。凱恩斯主張:要維持國內物價水平之穩定,寧可犧牲外部穩定、即匯率穩定,也就是讓匯率浮動。
  但是,后來的歷史經驗實際上讓凱恩斯改變了他的理論,因為他發現匯率浮動本身反過來會導致物價水平的劇烈波動,因果關系顛倒過來了,這是非常重要的見解,今天似乎還沒有多少人重視。大家知道,著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凱恩斯參與設計的,那是固定匯率制度,凱恩斯是希望匯率穩定的。后來弗里德曼接過凱恩斯的早期理論并加以發揚光大,強烈主張浮動匯率,認為浮動匯率可以阻擋外部通脹的沖擊或“輸入”,甚至可以從根本上消除通脹的根源,因為弗里德曼認為:如果全世界各國都讓匯率完全自由浮動,就不需要外匯儲備,從而消除了全球基礎貨幣供應量的增長源泉,然而過去40年全球外匯儲備發展的事實證明弗里德曼錯得離譜。今天我們面臨的全球性通脹,再一次說明標準的匯率理論大有問題。
  第五個特征,是財政赤字國家和財政盈余國家都出現通脹,這也是需要我們重視和解釋的現象。
  通常的經濟學認為:一個國家財政有盈余,沒有濫發貨幣的沖動,是可以控制通脹的;一國財政出現赤字,往往會伴隨通脹,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他們的中央銀行并不獨立,往往靠增發貨幣為財政支出埋單。然而,我們今天看到的情況不是這樣:譬如中國、俄羅斯財政都有盈余,俄羅斯財政盈余相當可觀(占GDP的8.8%),通脹照樣嚴峻。當然,財政出現赤字的發展中國家出現嚴重通脹不奇怪。
  以上五個特征,是不是前所未有的重要特征,大家可以爭論。無論怎么說,當今全球通脹的這五個現象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詳盡解釋的。

  相關稿件
 
喜德县| 永新县| 中卫市| 三原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