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互聯網金融普惠性有助縮小城鄉差距
2014-05-22   作者:湯珂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方興未艾。一方面,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軍金融服務領域;另一方面,包括傳統商業銀行在內的各種金融機構,也都加快了與互聯網融合的腳步。互聯網金融正以其簡單、便捷、門檻低的優勢,讓更廣泛的人群,尤其是弱勢群體,能有機會享受到種類更多、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而上述這一特性,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二元結構嚴重、城鄉差距較大的社會而言,其意義更為重大。我國目前的城鎮和鄉村發展不均衡,城鄉居民收入比大約為3:1,農村比城市弱勢,農村人比城市人弱勢,特別是我國農村地區還有將近1億的貧困人口。貧困人口也只有享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才能更快的擺脫貧困,進而實現共同富裕。
  實現普惠金融的途徑是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進而降低門檻,使得原本不能享受金融服務的人群也享受到金融服務。諾貝爾獎獲得者耶魯大學的希勒教授在《Subprime Solution》一書中指出,信息技術是21世紀的關鍵技術,它與金融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實現普惠金融。作為信息技術的核心,互聯網有它獨特的優勢,大大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其原因有四。
  第一,使用成本低。基于互聯網的產業組織理論表明,在互聯網站建成后每增加一個用戶的成本幾乎為零。因而互聯網公司的服務費也基本為零。以支付為例,傳統POS支付的成本包括發卡成本、收單成本和信息系統成本。基于互聯網的支付可避免發卡和收單,因而避免了這兩項成本。同時,信息系統的維護成本相對固定,因而基于互聯網的支付筆數越多,每筆交易的成本越低。2013年支付寶的平均單筆信息系統成本大約為2分錢,而VISA的信息系統成本為平均每筆3.5分錢。
  第二,免開實體店。通過互聯網,顧客不需要到實體金融機構辦理業務,這降低了銀行開設支行等機構的營業成本。手機比電腦的技術門檻更低,目前是我國農村地區低收入人群的主要上網途徑。手機與互聯網的成功嫁接使得居民在沒有金融機構的偏遠山區也可以通過手機享受到金融服務。借鑒世界扶貧組織的經驗,我國目前已有多家銀行推行手機銀行等服務。
  第三,非人工服務。互聯網公司通過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優質服務,而且不需要人工介入,因而節省了人工服務費用。如阿里小微金服的小額信貸服務就依靠大數據貸款而非人工。阿里小微金服集團的社會價值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阿里發放1300萬筆貸款,平均每筆1.3萬元。很難想象,若不依賴大數據而只靠人工如何實現筆數如此之多的貸款。大數據技術根據貸款方的經營歷史和現狀決定其貸款額度和利息,同時不需抵押品,因而方便小微企業擴大經營。
  第四,規模效應強。規模經濟告訴我們,對于相同類型的金融服務,資金量越大,單位資金享受金融服務的成本也越低。因而,把客戶分散的資金通過互聯網渠道聚攏起來進而形成較大量的資金可以降低單位資金的成本。余額寶是利用互聯網平臺匯集資金進而達到規模效應的產品。它的誕生使得原本無法購買貨幣基金的低收入家庭可以購買貨幣基金,并實現相對于活期存款更高的投資收益。
  可以說,普惠性是互聯網金融的本質特征。它改變了傳統上金融只針對有錢人進行服務的特點,使得社會中下層人群享受到金融服務。特別對于我國來講,農村地區雖然經濟相對落后,但有一定的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基礎。例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占比28.6%,規模達1.77億,2013年,農村網民規模的增長速度為13.5%。若按13%左右的增長速度估算,5年后我國農村網民的人數將超過3億。發展互聯網金融適合中國的基本國情,互聯網的普惠性將從金融服務層面降低城鄉差距。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互聯網金融十二問之十】眾籌有風險,該如何去管? 2014-05-21
· 曹鳳岐:互聯網金融代表了金融創新的方向 2014-05-16
· 國際互聯網金融產業集群落戶深圳福田 2014-05-16
· 銀行無奈打響反擊戰 互聯網金融邁入2.0時代 2014-05-15
· 互聯網金融倒逼征信系統完善 2014-05-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怀仁县| 寿光市| 定州市| 霍城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