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香港“稅收大棒”能穩住房價嗎
2012-10-30   作者:楊紅旭(房產分析人士)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楊紅旭

  近期,香港地區樓市狠政,頗引關注。新政核心內容只有一條:加稅。而且是在交易環節加狠稅。作為市場化程度很高的房地產市場,香港樓市走過了幾十年的起起伏伏,當局在治理樓市泡沫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剖析。
  從背景分析,全球范圍的寬松化貨幣政策,令流動性正向全球蔓延,近段海外熱錢積聚香港,對資產價格形成很大的上漲壓力。正如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本月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流動資金過剩、利率超低的支持下,香港住宅價格在頭9個月上升約兩成,因此需推出新的措施。
  香港決定于27日開始,所有非香港永久居民、所有香港和外地注冊的公司購買香港住宅時,除繳付一般印花稅,還需要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顯而易見,這是針對外來購房需求的政策,而且力度很大。此外,這次還將另一稅種——額外印花稅的稅負提高了5個百分點。這一稅種是2010年11月推出的。這次增加稅率后,情況是這樣的:買家在半年內轉售房屋,稅率為20%,半年至一年之間轉售則為15%,一年至三年之間轉售則為10%。
  不計其他稅種,僅二者相加,稅率最高已達35%。這在全球范圍內,都可稱得上最高了。那么,歷史上有沒有比香港地區更瘋狂的?韓國!為抑制房價持續上漲,韓國于2005年對擁有兩套以上住宅的家庭,征收轉讓所得稅9%至36%;2006年提高到50%;2007年起,改為對出售第二套房產的賣主征收50%的資本收益稅,對擁有第三套住房的賣主征收60%的資本收益稅。2006年調低房地產所有稅(即物業稅)起征點,還計劃將1%~3%的稅率進一步提高。
  稅收調控手段效果如何?韓國曾被人恥笑,越加稅房價越上漲,2004-2006年,首爾房價上漲24%(其實與同期的美國和中國比,不算離譜)。韓國國土研究院在2006年1月發表報告指出:“由于實施強有力的房地產政策,今年房地產價格將出現持續穩定局面,并預言2006年全國房價和首爾公寓價將分別下降1%和2%左右。”但沒想到,政府這一系列房價打壓措施卻沒達到預期效果。2006年上半年房價上漲反而越發迅猛。不過,一系列加稅動作,加上增加房屋供應,2007年終于見效,房價平穩下來,實現了“軟著陸”,比美國房價泡沫破滅并引爆次貸危機,強多了。
  同樣,再觀香港。2010年11月推出額外印花稅后,并沒有如官員、學者、專家所預測的那樣:投資投機者跑光,房價止漲。其后房價總體仍呈上漲態勢,并且再次趕超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的歷史高點。由此可見,稅收政策見效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當人們預期房價還將上漲時,增加的稅負,很容易被轉嫁到賣方頭上。在這一點上,2005-2010年,內地樓市也曾吃過類似苦頭。
  然而,我們卻不能據此否認稅收手段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重要作用。房地產調控可分為三種手段: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經濟手段主要包括信貸政策和稅收政策,其優點是對市場機制傷害小,不足是見效慢。行政手段主要包括干預需求和供應,比如當前內地實行限購和限貸政策,優點是見效快,缺點是損害市場機制。法律手段主要是通過立法來規范市場,尤其是保證住宅供應,重中之重是維護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權利。
  值得關注的是,10月12日-1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時表示:房地產調控初見成效,但依然不穩定,必須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今天的調控,包括房地產業的科學規劃、規范市場秩序、使價格合理回歸,都是為了促進房地產業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調控手段,從長期講還需要逐步完善,更加注重市場和法制手段。
  這充分說明一點:迫于房價連年上漲的壓力,2010年以來我國比較強調使用行政干預手段,但這絕非長久之計。正如溫總理所言,注重市場(相當于經濟手段)和法制手段,才是維護我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期之策。重稅之下,27日以來香港樓市出現“速凍”,雖然還需在長時間內觀察新政效果,但在缺少足夠的投資投機需求下,香港房價已不可能持續大漲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首只境外人民幣股票香港上市 2012-10-30
· 香港嚴控外地人炒樓 印花稅35% 2012-10-29
· 流入內地風險相對香港小 2012-10-29
· 借道香港 意在內地關聯資產 2012-10-29
· 香港助聽產品奪國際大獎 2012-10-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黄山市| 汤原县| 德兴市| 阜新|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