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經濟“鉆石底” 貨幣放松要拿捏好
2012-08-03   作者:賈壯 許巖 鄭曉波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編者按:決策層近日再次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此基調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該怎樣調整?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如何把握?近日,證券時報通過圓桌論壇的形式邀請部分業內專家,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魯政委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祝寶良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
  沈建光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梅新育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經濟出現企穩跡象

  證券時報記者您如何看待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勢?是否存在“硬著陸”可能?
  魯政委:下半年的經濟形勢,一句話可以概括:溫和回升。基于當前政策的持續放松,特別是財政投資刺激政策的再度啟動并持續加力,從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來看,第三季度開始應該可以出現回升,第四季度將繼續延續這一趨勢。既然如此,也就意味著我們不認同所謂“硬著陸”的觀點。
  沈建光:下半年,要扭轉經濟下滑趨勢,政策需要繼續加碼。從消費來看,得益于當前依然良好的就業形勢,居民可支配收入會有所增加;同時,中國消費率仍然較低。對比日本、韓國相關階段的經驗,可以預見未來通信、醫療、教育、娛樂方面的消費有很大提升空間。而這一變化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已經有所體現。另外,政府政策支持消費的力度也會繼續加大。包括刺激節能產品消費、深化流通體制改革以及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等等。
  但也應看到,中國居民消費率較低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及居民消費習慣有關,短期內很難有較大改變。而且二季度消費對GDP的貢獻處于下降狀態,說明在經濟下滑中,消費如能保持穩定實屬不易,期待消費短期內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有些不切實際。
  未來穩定經濟增長仍需要穩定投資。但是,當前中長期貸款占總貸款比重僅在30%左右,低于以往50%的平均值,6月這一比例比5月也出現了下滑趨勢,反映信貸對投資支持的力度仍然不足,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而伴隨著相關投資項目審批加快,貸款的支持以及對地方融資平臺松綁,預計投資會在三季度有所提升。而海外經濟不確定性仍然較強,下半年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將為負。
  總之,下半年更加積極的刺激政策將是中國經濟的主題,也是確保中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關鍵。
  祝寶良:二季度已經是“鉆石底”,預計三季度GDP增長8.0%,四季度8.5%左右。從經濟總量、增長速度、物價、就業來看,經濟處于緩中趨穩,雖然增長偏弱,但仍處于合理區間。
  今年上半年的經濟下滑,主要是出口和房地產投資疲弱以及企業削減庫存,而出口和房地產投資尚無出現明顯好轉的跡象。主要貿易伙伴面臨經濟下行風險,具有領先意義的加工貿易進口增速和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仍在下降,出口不會顯著好轉。
  但從經濟運行看,二季度,包括電力、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建設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從一季度的1.8%躍升至8.2%,經濟已出現了企穩現象。
  梅新育:我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個人認為是低于50%的。從二季度的各方面數據來看,我們的經濟基本上已經是在筑底了。首先,從出口來看,5、6月份的數據表明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預期,出口規模也是在回暖;其次,從投資和消費來看,相信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從政府近期出臺的政策來看,投資和消費的增速在下半年應該跟得上,從而使得經濟有所回升。
  現在,我國宏觀經濟的風險和壓力主要體現在,一是外部沖擊不僅來自發達的歐美市場,也來自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的下滑。因為,去年我國出口中,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新興市場國家;而從今年上半年,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已經出現回落,明年有可能加速回落,加上全球金融市場的傳染效應間接沖擊更大。二是我國目前經濟仍要加快投資增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穩投資很有必要,資金上也沒有問題,但輿論環境很不好,有可能給未來經濟增長帶來麻煩。

  就業狀況好過2008年

  證券時報記者您如何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
  沈建光:若當前經濟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做對比,可以發現,目前經濟下滑趨勢,特別是很多經濟活動指標已經接近金融危機之時,但就業狀況尚好于金融危機之時。當時,諸多城市,特別是東南沿海出現了明顯的失業問題,而目前中國的就業市場仍然運行良好,大部分企業用工規模穩定增長。
  祝寶良:就業方面沒有問題,上半年新增就業600萬,農村轉移勞動力400多萬,從就業角度,看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合適的。雖然部分人擔心下半年的就業形勢,但是即使再差也不會像2008年那樣一下子解雇2000萬人。
  魯政委:靜態來看,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布的相關數據仍顯示,就業狀況仍然基本正常。首先,到第二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仍維持在4.1%這樣一個較低的水平上,而在過去,如此之低的失業率一般都對應著經濟較強的增長水平,這種情況只要持續一段時間,就可能會發生通脹;第二,到第一季度末,求人倍率仍在1.1左右,整體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第三,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就業人數來看,上半年全國新增就業694萬人,已完成全年計劃目標的77%。
  但是,必須提醒的是,就業是經濟增長的滯后而非先導指標,因此,一般要在經濟疲弱一段時間之后,才會出現失業率的上升。尤其是在前幾年中國經歷了“民工荒”、熟練工人一旦離開難以再回來的情況下,工廠在遇到困難的初期一般不愿意立即解雇工人,這樣就會使得就業相對經濟變化的時滯更長。從目前的物價變化來看,整個上半年GDP7.8%特別是第二季度7.6%的經濟增速可能已低于潛在增速,由此導致今年上半年全國工資平均漲幅較上年出現了下降,這已暗示目前就業形勢開始趨于疲軟。如果當前這種狀態持續或進一步惡化,未來失業狀況也將會不可避免地顯山露水。

  是否通縮取決于三因素

  證券時報記者隨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回落,越來越多的人擔憂中國會進入通縮,對此您有何看法?
  祝寶良:下半年CPI可能會穩在2%左右,明年可能往上漲一漲,但漲的幅度不會太大,要看貨幣政策調控的力度。
  至于擔心中國會進入通縮,可以說中國經濟沒有到這種地步,僅僅是庫存增加了一點就說陷入嚴重通縮是不嚴謹的,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也是一個正面的印證。
  魯政委:未來我國是否會進入通縮,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未來的中國經濟增速,從目前的情況,隨著經濟刺激政策的向前推進,未來經濟增長可望見底微升,這是有利于避免通縮的因素;二是人民幣有效匯率,目前人民幣有效匯率明顯偏高,匯率高估往往對應著國內的通貨緊縮,1998~2002年以及2009年都是如此;三是國際食品價格沖擊,目前美國出現了25年來最嚴重的干旱,由此可能導致玉米、大豆減產,目前國內食用油價格已因此而出現上漲,未來應關注其對國內的進一步影響。總體上,如果以CPI同比出現持續3~6個月的負增長為標準,我們并不認為在明年上半年之前我國會出現通縮。
  沈建光:6月份CPI同比回落至2.2%,為29個月以來的新低。預計7月通脹仍將延續下滑趨勢,回落至2%以下,為貨幣政策的放松創造空間。展望未來,受到國內外需求疲軟、翹尾因素回落、食品價格處于下行周期、廣義貨幣(M2)低于既定目標等原因的影響,通脹將繼續回落,預計全年通脹或為2.6%。

  貨幣政策要適時微調

  證券時報記者:貨幣政策正在積極為穩增長提供動力,但貨幣當局在放松力度方面似乎還有些猶豫,在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方面,您還有哪些建議?
  魯政委:說貨幣政策在穩增長面前“猶豫”并不恰當。既然是“穩”而不是“保”增長,要避免上一輪政策放松流動性“大水漫灌”的負面影響再度重現,那么,貨幣政策的放松就應該是“穩健”、“適度”的,避免要放松就一直松,而是要不時進行微調,既要保持流動性寬松,又要避免流動性泛濫。
  從目前來看,除了此前不到一個月連續兩次降息顯得有些倉促之外,央行的其他選擇特別是流動性管理上的操作還是基本合適的。只是在流動性的管理方式上,市場應該調整思路,不能再簡單認為流動性一緊張央行就應降低準備金率。從建立新政策指標利率的角度,對于小的流動性缺口,央行進行有規律的逆回購是正確的;只有在出現大的流動性缺口時,才應該降低準備金率。
  沈建光:貨幣政策方面,通脹下行為降息創造了空間,而海內外經濟普遍疲軟之時,中國貨幣政策有必要與全球寬松的步伐保持一致。另外,考慮到今年實際使用外資(FDI)下降、貿易順差回落、歐美形勢不確定性較大等原因,下半年外匯占款會繼續減少,需要繼續下調準備金率以對沖外匯占款下降的影響。預計下半年還有一次降息與兩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
  祝寶良:穩增長既要適度放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要防止銀行貸款再度飆升和投資過度反彈,特別要防止政府主導的投資反彈過快,應該看到地方政府追求高增長的動力還在。
  要穩增長就要增加一些投入,但錢要花在節能減排、職業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這些長期投入不足的地方,花在加大對新興戰略性產業支持和對中小企業支持上。而通過加快壟斷行業對民營企業開放、加快金融改革、加大對小微企業減稅力度和金融支持,是當前既不用政府花太多錢、又可以加速結構性調整,從而加快經濟增長的最優選擇。

  財政刺激誘發兩大隱患

  證券時報記者更多的人把穩增長的希望寄托于財政政策身上,對于具體的政策內容,您有哪些看法?
  魯政委:對于今年出現的經濟增速下降,如果簡單與去年乃至前年同期比較,似乎投資和出口下滑都是主要矛盾。從易于調節來說,毫無疑問應當采用財政投資、刺激內需。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內需,就發現我國內需從來都是不弱的。第一季度GDP增長雖只有8.1%,但內需增長8.9%;上半年GDP增長7.8%,但內需增速仍為8.4%。進一步回溯到2009年,雖然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只有6.1%,但內需增長仍高達10.3%。這些數據充分顯示,影響中國經濟疲軟的,其實是外貿部門,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應該是調整偏高的人民幣有效匯率,而不是進行財政刺激。可以說,目前的財政刺激政策是犯了方向性的錯誤,甚至還可能誘發長期的隱患。
  首先是結構隱患。上一輪財政刺激,已導致了鋼鐵等產能的進一步擴大和嚴重過剩;不僅如此,對過去數據的觀察發現,財政刺激消費往往主要是刺激了“政府消費”而非“居民消費”,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和貢獻的提高,其實主要是“政府消費”在最終消費中提高的結果。在過去30年中,政府消費在最終消費中的占比幾乎每10年就要上一個臺階,目前已占到了最終消費的近1/3。這與提高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對經濟帶動作用的初衷是相悖的,造成了宏觀經濟結構的惡化。
  其次是財政風險。匯率偏強導致出口乏力,進而誘發經濟不景氣,然后財政擴張進行緩沖,這正是20世紀80年代日本所選擇的政策。這種政策的便利之處是面對國際社會的協調成本最低,但是,很多財政支出是具有向上剛性的,而財政收入卻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只要未來經濟增長趨勢是放緩的,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會是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大。而目前日本的赤字率全球最高的現實和當前發生的歐債危機,已清晰昭示了“外病內治”政策選擇所潛藏的長期風險隱患。
  對于以上風險,我們必須要有清楚的認識。不能因為財政刺激對外協調成本低,我們過去經常使用駕輕就熟,就反復使用。
  沈建光:財政方面,應該進一步落實結構性減稅,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稅負。加大對民生領域、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的投入,比如,加大對“三農”、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投入,支持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建和續建項目、企業技術改造等。
  祝寶良:財政政策可以給企業減稅,減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考慮財政貼息。再就是長期需求結構政策,民營企業投資領域放開,壟斷行業放開市場準入這些解決了,再來解決企業融資的金融體制改革,還有城市化解決保障房、住房問題。

  讓市場來選擇怎樣調結構

  證券時報記者:穩增長和調結構存在一定的矛盾,現在政策重心轉向了穩增長,您覺得應該如何協調二者的關系?
  祝寶良: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企業經營困難,這些問題的產生,表面看與需要不足有關,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緩慢,體制機制不順。
  通過宏觀政策預調微調給經濟加點力,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必要的,但也要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更多地放在調整經濟結構上。
  沈建光:穩增長與結構調整之間存在矛盾。經濟結構調整需要放棄一直以來追求高增長的目標,而且有時可能需要容忍一定的經濟減速,但穩增長的要求是不能容忍經濟減速。而從中國的情況來看,調結構需要投資占GDP比重下滑,但消費對GDP的貢獻尚不足以抵消投資的大幅下降,投資的下滑導致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因此政府重新強調穩增長的關鍵仍是穩投資。
  魯政委:結構問題已被關注和“調整”多年,但按照政策設計者當初的標準,20多年過去了,結構問題不僅沒有實質改善,甚至還有所惡化。其實,什么樣的結構是最合理的,恐怕只有市場最清楚。所以,如果想要在穩增長的同時調結構,就必須把穩增長和促改革結合起來,讓市場在更大空間內發揮基礎性作用,讓市場來選擇結構,而不是人為地刺激或推動。

  未來經濟增長點在哪里

  證券時報記者中國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轉型,在您看來,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點在哪些領域?對于中長期的經濟增速有何預期?
  沈建光:當前政府刺激政策為諸多行業創造了機會。比如,強調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對工業生產部門、水泥生產企業是個利好。貨幣政策放松也有利于銀行業。而工資上漲與政府補貼加大也會利好消費行業。而從長期看來,中國經濟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階段,預計未來經濟增速比早前超10%的較高水平會有所下滑。
  梅新育:我也贊成中國經濟加快結構轉型,但也要注意目前市場上的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應該加快向消費推動轉變。實際上,我們現在仍然是個發展中國家,無論從發展階段,還是從發展水平,都還需要一定的投資力度。歐美國家的較高消費率,確實推動了經濟發展,但一個前提條件是建立在貨幣話語權的背景下,它們可以發很多貨幣,刺激消費需求,無償享受別國的經濟成果。未來的經濟增長點在于新興產業,特別是新興制造業,這是沒有問題的。從長期來看, 預計我國經濟保持7%的增速還能夠持續20年。
  祝寶良:明年GDP有7%~8%的增速就算不錯,還得看世界經濟的態勢,比如美國、歐洲出現新的增長點,新能源汽車、頁巖氣有突破性進展,整個能源價格下跌等等。
  從相關數據來看,影響中國經濟疲軟的,其實是外貿部門,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應該是調整偏高的人民幣有效匯率,而不是進行財政刺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經濟復蘇不能僅靠貨幣放松 2012-07-06
· 貨幣放松趨于謹慎 2012-02-13
· 國內貨幣放松或超預期 2011-11-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碌曲县| 宿迁市| 龙门县| 城步|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