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農村金融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012-05-14   作者:康泉(福建龍巖市新羅區曹溪信用社)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基于7.5億農村人口的需求基礎,加之隨著國家對“三農”的不斷投入以及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金融市場潛力巨大,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一片“藍海”區域。當前農村金融市場發展存在金融組織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融資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投融資體系有待進一步培育、金融生態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問題,為此提出貼近市場、堅持服務“三農”是關鍵、拓寬融資渠道,服務經濟發展、優化信貸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加快金融創新,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優化金融發展環境等對策。
  雖然農村金融市場依然面臨著金融基礎設施不足、業務成本高效益低等諸多不利因素,但巨大的市場也正吸引著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的激烈爭食。在這過程中,作為發源于農村并長期根植于農村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占有諸多先機。

  一、現狀——潛力巨大步履維艱

  1、巨大市場潛力

  農村金融一直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經濟發展水平滯后、金融業務發展起步晚、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使得我國大部分農村依然存在金融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嚴重不足等諸多現實問題。
  銀監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農戶貸款只有2.6萬億元,占全部貸款總額的5.1%。從貸款種類上看,農業貸款只占貸款總額的近5%。截至2011年9月末,全國金融機構空白鄉鎮依然高達2087個。但發展的滯后也意味著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待開發。
  有研究指出,農村金融市場極為廣闊,覆蓋7.5億農村人口和日益增長的中小企業,地域4萬個鄉鎮和大約40萬個村。2007年至2008年間,我國農村金融領域總資產實際增長率為21%,是除了政策性銀行之外的所有類型的金融機構實際增長率最高的。
  而未來幾年,在國家支持“三農”政策的傾斜下,農民創業和農村中小企業發展將噴發更大的金融服務需求,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也蘊藏著巨大的金融需求。巨大的市場潛力將有利于金融機構實現業務轉型、調整業務結構、形成新的增長點。
  政策方面,“十二五”期間,推進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設,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將成為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重點。金融機構開拓農村金融市場也因此將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創新發展的廣闊空間。

  2、引起多方爭食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金融市場規模高速膨脹,金融競爭也不斷趨于白熱化,特別是城市金融市場已經成為競爭激烈的“紅海”,而農村金融市場成了相對缺乏競爭的“藍海”區域。但這種局面正在快速地發生改變。
  前些年,工農中建等銀行商業化改革,更加注重經營效率,從農村大量撤并網點,導致農村金融服務渠道減少。但近年來,郵儲銀行、農行在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指引下,正在不斷加大農村金融市場的開拓。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乃至外資銀行正不斷通過參股建立村鎮銀行等形式,大肆進入農村金融市場。
  農業銀行于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特別成立了農村金融事業部。2008年,各地郵儲銀行掛牌成立,截至2011年10月底,郵儲銀行總資產規模近4萬億元,遍布城鄉的營業網點37000多個,其中有24000處網店分布在縣級以下農村地區。
  村鎮銀行是中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中涌現的新生事物,但短短幾年的發展,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村鎮銀行已達537家。
  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吸引了眾多外資銀行的參與爭奪。匯豐銀行2007年12月13日在湖北隨州曾都成立了中國首個外資村鎮銀行,成為中國最早也是目前開設網點最多的外資機構。目前匯豐擁有包括5家村鎮支行在內的12家村鎮銀行,遍布湖北、重慶、北京、廣東等地,形成了覆蓋全國西部、中部、華東、華北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花旗、渣打、東亞銀行、澳新銀行等都已在中國開設了村鎮銀行,外資村鎮銀行遍及華中、華南、西南以及華北地區。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家金融政策對“三農”領域的傾斜,將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得以進入農村金融市場,該市場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未來“藍海”將成為和城市金融市場一樣的“紅海”。

  3、普遍嘗到的“苦”

  巨大市場潛力的背后是殘酷的現實。金融意識淡薄、金融基礎設施發展不足因素決定了農村金融市場這塊誘人的大蛋糕吃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風險大、業務成本高、收益低是各家爭食農村金融市場的金融機構普遍嘗到的苦。
  首先農村金融業務風險控制難、風險高。導致業務風險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農村金融業務很多是服務于農村農業生產,而農業生產則面臨著自然因素和市場因素雙重風險。在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農業生產貸款損失經常成為金融機構難以追回的損失。農民信用意識薄弱也嚴重影響了農村金融業務的資產質量。目前,我國農村居民征信體系尚未建立,金融機構在信貸投放及防范風險方面缺乏有效支持。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1.3億農戶建立起了信用檔案,對8000多個農戶進行了信用評級。但這與我國超過7.5億農民的龐大數量相比依然有很大的距離。
  缺乏有效擔保物也是業務風險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作為農民最大資產的農村土地和住房不能抵押,導致農民資產變現難,大部分農戶貸款只能為信用貸款。而在信用意識和信用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信用貸款風險也就難免居高不下。
  其次是業務經營成本高。由于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和農民現代電子金融意識薄弱,諸如ATM、電子銀行所需的網絡設施建設落后等,導致農村金融業務經營成本遠遠高于城市地區。有調查顯示,農村金融機構網點的人均存貸款、單筆業務額度遠低于城市地區,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多數欠發達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甚至出現成本收益倒掛,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再次,在業務風險和經營成本居高的情況下,加之單筆業務金額低、業務手續繁瑣等原因,導致農村金融業務的收益相對較低。

  二、目前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金融組織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現有金融機構發展不平衡,銀行機構發展較為迅速,保險機構發展相對滯后,證券機構整體發展緩慢,典當機構、信托機構發展嚴重不足,融資擔保體系建設不充分。為中低端客戶服務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力量薄弱,縣域經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2、融資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縣域經濟增長依然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信貸推動特征,融資結構存在嚴重問題,多層次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直接融資比重小,上市公司數量明顯偏少,而間接融資中又以短期融資為主,不能滿足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

  3、投融資體系有待進一步培育。在開創多渠道投融資方式、引進與設立風險投資公司、設立小額貸款機構與村鎮銀行、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規范與探索民間金融和互助融資、完善企業投融資體系等方面有所不足,融資難問題依然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4、金融生態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政府與金融機構間的信息交流共享機制有待常態化;現有征信系統的信息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擴展;非法集資活動形勢嚴峻,各部門協力維護金融穩定秩序壓力增大;社會失信懲戒機制不健全,金融債權訴訟存在“執行難”現象,金融司法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擔保體系不完善,產權制度亟待完善,產權需進一步明晰;信用評級、信用獎懲、信用文化不夠健全。

  三、完善農村金融市場主要對策

  1、貼近市場、堅持服務“三農”是關鍵,充分發揮農信社的作用。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能力,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有效開發農村金融市場,對于保持可持續發展和業務轉型也有重要意義。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如何有效滿足農村客戶需求、更加貼近市場則是制勝關鍵。在這方面,起源于農村并長期根植于農村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則具有諸多先天優勢。
  在我國,農信社長期全面承擔著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面向廣大農戶的國家政策補助資金的發放工作,是農村地區機構網點分布最廣、支農服務功能發揮最充分的銀行業機構。這也使得農村信用社在農村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認同感。據銀監會的統計,目前,農信社發放的涉農貸款占各銀行業機構的三分之一以上,發放的農戶貸款占78%,肩負了98.4%和67.7%的金融服務空白鄉鎮的機構覆蓋和服務覆蓋任務。
  但農信社也面臨著比其他金融機構更為嚴峻的挑戰,那就是吸收存款的不足和未能實現跨省業務經營的制約。
  存款是金融機構的經營基礎,效益之源,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農村信用社的存款來源卻面臨著越發嚴峻的挑戰。一方面,農民收入水平不高,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導致大部分農信社資本規模較小。另一方面,具有大額資金的存款客戶或出于更好的合作關系,或出于更便利和全面的服務,偏向選擇農業銀行這樣的大型銀行,甚至是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客觀上制約了農信社存款的增長。
  此外,農信社雖然已經大部分實現了省內異地存取和跨行服務,但暫時還無法做到全國范圍的異地存取和跨行服務,這也成為很多客戶放棄選擇農信社服務的重要因素。
  有先天優勢,有嚴峻挑戰,在現有的客觀條件下,農信社如何揚長避短,在農村金融市場中占領先機?
  一些地方的農信社積極創新,給我們提供了諸多寶貴經驗。首先,開拓農村金融服務,要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方向不動搖,根植廣袤農村市場。
  其次,要下沉服務重心,真正了解和把握農民需求,并有針對性地創新使金融機構、農民“雙贏”的金融產品。事實也證明,只要通過充分了解農戶需求,把握農戶資金使用情況,農戶貸款的風險也可以降到很低。
  第三,要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從過去的坐等農民求上門轉變到主動上門談合作,拉近與農戶的關系,避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合作不順和合作失敗。
  第四,綜合提升服務便利度。通過擴大網點和服務覆蓋面,采取簡易營業網點、定時服務點、金融便利店、小額支付便民點等方式,讓金融服務真正進村,走近百姓。

  2、拓寬融資渠道,服務經濟發展。在當前經濟金融發展的新形勢下,尤其是巴塞爾協議III出臺以后,銀行信貸擴張將受到制約,未來必須拓寬融資渠道,增強金融服務經濟的能力。在政策趨緊中更加重視直接融資工作,努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一是拓展銀行融資產品。通過買賣貸款、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加強信貸資產運作,調整信貸資產結構。二是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探索建立股權交易市場,為企業搭建股權交易平臺,促進股權流動、優化資源配置。扶持股權投資機構的設立和發展,引導產業資本及風險投資基金進入投融資領域。三是發揮保險資金融通功能。積極引導保險企業在強化管理和內部控制的基礎上,加強宣傳,培育市民保險意識,努力挖掘保險市場潛力,繼續完善原有險種,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特別是以參與設立產業發展基金、投資入股等多種形式支持重點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引導和規范民間融資健康發展,充分調動和運用民間資金。在推進金融科學跨越發展中,必須借助利率市場化作用,引導逐利資金投向新興產業以及特色產業。

  3、優化信貸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緊密結合產業優化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不斷增強金融服務產業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助推力。鼓勵面向中小企業信貸的金融產品創新,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需求大、質押品少的特點,積極宣傳和推廣中小企業股權質押、倉單質押、票據融資、集合債券、專利權質押等金融產品,加強開發適宜保值避險、非信貸金融工具等適合于不同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多樣化的金融產品。

  4、加快金融創新,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加大在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網絡金融服務手段的投入,快捷便利地解決公眾日常金融需求。大力推進中間業務的創新發展,從提高服務層次、優化收益結構、分散經營風險、提高綜合競爭力的戰略高度,提高中間業務比重。特別是在個人金融服務方面,重點推廣個人消費貸款、理財金賬戶等與各類金融市場相關聯、具有較強綜合服務功能的產品,拓展高技術含量、高收益、高附加值的業務,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產品服務體系。通過業務品種、技術和營銷創新,進一步大力擴展結算業務市場,為大型集團企業、行政管理機構、金融同業提供高附加值的資金結算和清算服務,努力形成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共同發展的多元化服務模式。通過采用聯保方式、小額信用創業貸款來支持農民工的生產和生活,推出針對農民工的信貸、理財、保障類金融業務。

  5、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密切關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期和長期風險,及時出臺政策舉措,優化金融發展生態,確保地方金融穩定發展。一是要繼續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切實加強央行專項票據兌付后續監測考核,繼續加強監管,確保低風險運營。二是健全風險預防與保障機制。加快制訂困難企業的預警機制和高危企業的風險報告制度,積極探索建立宏觀經濟分析預測部門與金融機構信息共享、風險聯防的長效機制,鼓勵支持銀行業聯合實施銀團貸款和聯合貸款,分散風險。三是加強規范金融市場秩序。推動金融機構加快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健全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民間非法金融活動的查處,嚴厲打擊高息放貸、非法集資、騙貸等擾亂金融秩序的不法行為,探索規范民間資本活動的方法和手段,切實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發展。四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和再擔保體系,設立中小企業再擔保專項調節基金,增強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實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3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負債同比增18.4% 2012-05-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乃东县| 晋城| 浪卡子县| 延川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