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從進口產品量價看結構優化緊迫性
2011-02-14   作者:梁達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加入世貿組織9年來,中國每年新增進口規模均接近或超過千億美元,進口貿易在世界進口貿易中所占份額也由過去的1%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8%。不僅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也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
  去年中國進口出現量價超預期增長,進口商品結構有所變化,但存在的一些問題值得重視。尤其是一些商品進口價格的上漲幅度要遠高于出口商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反映貿易條件有所惡化,進口商品結構亟須優化。
  從進口情況看,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初級產品進口大量增加。由于受大范圍自然災害等影響,導致對農產品等大宗商品需求回升。2010年,谷物及谷物粉進口量同比增長81.2%,進口額增長70.1%;大豆進口量增長28.8%,進口額增長33.5%,進口均價為每噸457.7美元,同比上漲3.6%。
  二是資源性產品進口繼續增加。2010年,我國鐵礦砂進口量6.2億噸,同比微降1.4%;進口均價為每噸128.4美元,同比上漲幅度達60.6%。由于價格猛漲,使進口額大增58.4%,則進口同樣多的鐵礦砂,多支出了一半多的外匯。
  三是機電產品進口保持快速增長。2010年,機電產品進口額66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4%,其中進口小轎車34.4萬輛,同比增長1.1倍,進口額增長1.2倍。
  四是大量增加了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2010年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同比增長33.24%,一些國內需要的技術產品得到補充。

  進口貿易存在五大問題

  1、進口地區仍不平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實施了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國內投資和消費持續快速增長,帶動了進口需求的猛增。2009年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等不少國家對華出口增幅仍在20%以上,中國成為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市場。美方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額比2009年同期高36%,比2008年高16%;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商品出口額比2008年同期水平低8%。
  在中國不斷開放國內市場的同時,一些國家卻人為設置障礙,對本國企業對華出口作出種種限制。比如,由于美國在對華高技術出口方面的諸多限制,2001年美國產品還占中國高科技產品進口總額的18.3%,但到2008年已降至7%。堅持出口管制政策,不僅不能解決所謂的貿易不平衡問題,還會損害本國居民和企業的利益。據測算,因在高技術產品上的對華出口限制,近10年來美國企業損失了上千億美元的貿易額。
  2010年,在與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中,中歐雙邊貿易總值4794億美元,增長31.8%。同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3853億美元,增長29.2%。與日本雙邊貿易總值為2978億美元,增長30.2%。其中,我對日本出口1211億美元,增長23.7%;自日本進口1767億美元,增長355。對日本貿易逆差為556.5億美元,擴大68.5%。
  2、部分資源品出現量價背離。近幾年來,根據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大量進口了一些資源性產品。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進口額占初級產品進口總額的比重,由2002年的6.5%提高到2009年的12.3%,非食用原料所占比重由7.7%提高到14%,而2010年兩者比重分別達43.6%和48.8%,這些資源品的進口額增幅也大大超出進口量的增幅。
  如2010年原油進口額同比增幅達51.4%,超過進口量增幅33.9個百分點;成品油進口額增長31.3%,進口量下降0.1%,兩者相差31.4個百分點;鐵礦砂進口額同比增幅快于進口量59.8個百分點;其他一些主要資源品如天然橡膠、原木、鋸材、紙漿、鋼材、銅及銅材等也都出現進口額增幅大大高于進口量的增幅。
  這一現象表明進口同樣多的商品要支付更多的外匯,或要花更多的錢才能買到過去同樣多的東西。其原因主要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但也不能排除進口貿易選擇的有利時機不當與把握機遇不佳等因素。
  3、貿易條件趨于惡化。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我國進口價格指數快速下滑,使我國貿易條件短暫改善,但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攀升,我國進口價格指數又迅速拉高,使我國貿易條件再一次惡化。預計未來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仍有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加上人民幣升值可能給我國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2011年我國貿易條件可能進一步惡化。
  目前一些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出口價格漲不上去,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幅度要大于出口商品價格上漲的幅度,或者是在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出口商品的價格卻不能相應上調,而且交易量大幅萎縮,這說明中國的貿易條件有所惡化。對此,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4、生產消費性進口偏多,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偏少。目前,在進口商品中主要以生產資料為主,而在生產資料中又以加工貿易所需的零部件和生產中所需的能源為主,屬于生產消費性的商品多,引進性的進口如先進設備、工藝等的進口偏少,導致大量消費性進口支撐著低效率、粗放型增長模式的運轉。
  據了解,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進口存在嚴重依賴,這也是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盡管增長速度很快,但整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少,國內尚未形成高新技術產品配套服務的制造技術平臺,因此高新技術產業中許多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工藝裝備等均嚴重依賴進口。
  近10多年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進口來推動的,這種情況造成了國內高新技術產業同其他產業間的關聯度不強,高新技術產業應有的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大的效果不明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也很有限。
  5、部分高檔商品進口過猛。從2007-2009年的進口數據來看,2007、2008年中國汽車進口量和金額均維持30%以上的同比增長率。2009年在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下,進口量僅比2008年增長2.8%,進口額僅增長1.4%,而2010年的汽車進口則出現井噴現象。2010年,共進口汽車和汽車底盤81萬輛,比上年增長93.4%;進口額為305.8億美元,同比增長99.1%。
  據了解,在進口汽車中多為大排量高檔豪華汽車。進口汽車猛增一方面不利于節能減排,容易增加城市污染,也不利于抑制奢侈消費;另一方面,目前國內汽車產業已能滿足各種需求,進口猛增容易形成國內汽車的產能過剩,影響該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降低汽車對經濟的拉動力。

  采取措施進一步優化進口結構

  一是要通過主動利用戰略進口和國內產業轉移、開放,搞活國內市場。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將培育企業的自生能力必須與進口選擇相配合,通過發揮我國擁有國內大市場優勢的主動權,戰略選擇有利于本地企業成長和發展的進口技術、商品結構,以拉動內需并提高本地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國內地區間產業轉移和開放,加強地區內部的經濟合作、促進地區間貿易和資金的流動,不僅使得這些地區獲得更多的技術模仿、學習機會,而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增強當地企業的自生能力。
  二是積極鼓勵海外投資和產業外移,促使中國企業主動加快融入全球和區域經濟體系,提高中國企業的自主能力和定價權,真正實現進口服務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調整。
  三是要靈活運用貿易政策引導進口。要進一步出臺新的鼓勵措施,特別是對先進適用技術、設備、儀器、材料的進口,尤其是集成電路、半導體、納米材料、航空航天設備、醫療設備、多類儀器、能源設備、信息通訊技術產品等等,由于這些產品總體上同發達國家差距明顯,大力引進應當作為今后相當長時期的重點,大力推動進口增長。
  四是要擴大國內食品等農副產品等進口,緩解國內的供求矛盾,降低通脹壓力。要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健全重要資源的進口機制,盡快制定和實施石油、鐵礦砂、銅精礦以及糧食等重要資源的進口戰略,建立石油和其他戰略物資的儲備體系,努力開辟穩定、順暢、安全的多種進口渠道。適時擴大原油進口,充實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對能源和資源類產品,要實行多元化戰略,并加強進口的協調和管理,避免能源和資源進口風險,確保能源和資源進口的安全和穩定。
  五是要積極開拓高技術產品進口,增加高科技含量進口商品的比重。既要努力突破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高技術出口的管制和限制,實現高技術產品進口的多樣化,適當降低這類產品的進口關稅,同時更要大力推動和鼓勵國內企業和產業的自主創新,逐步實現高技術產品的進口替代。一是要注意進口商品與出口商品在品種和特色上的互補性,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是要增加科技含量高的進口商品比重,以充分提高我國可利用的技術存量,學習并掌握國外的先進技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大眾進口汽車Tiguan R-Line上市 2011-02-10
· 商務部稱今年要拓寬糧棉等進口渠道 2011-01-28
· 計算機與數碼相機等商品進口稅率下調 2011-01-27
· 中國今年或從美國進口逾700萬噸玉米 2011-01-27
· 看標簽條形碼 辨進口葡萄酒 2011-01-2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連續降雪相當于一次加息·[思想]從進口產品量價看結構優化緊迫性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鄱阳县| 宾川县| 庆云县| 西平县|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