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把握經濟運行態勢和宏觀調控新變化
2011-01-10   作者:劉樹成(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了2011年的經濟工作,并分析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以來我國經濟運行態勢的新變化,相應地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了調整。深刻把握經濟運行態勢和宏觀調控的新變化,對于在新形勢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運行態勢的變化:由“回升向好”轉為“穩定增長”

  近兩年多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過程中,我國經濟運行已由增速大幅下滑轉向總體回升向好,又進一步轉向新一輪的穩定增長階段。所謂穩定增長階段,是指經濟運行處于既不偏熱也不偏冷的適度增長區間。當前,我們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穩定增長”不是自動實現的。進入穩定增長階段,不是自動實現的;進入這一階段之后,其延續也不是自動實現的。這些都與正確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有關。為了盡可能長地延續經濟穩定增長階段,保持經濟更長時間的平穩較快發展,在宏觀調控中就要確定和把握好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不宜定得太高,以利于引導各方面把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來,放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來,放到促使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上來。如果經濟增速過高,將會產生“四高”的壓力,即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通脹的壓力,將會破壞經濟正常運行所必需的各種均衡關系,不利于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同時,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也不宜定得太低,以利于保證社會就業、有效利用現有產能、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擴大居民消費、不斷改善民生、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和維護社會穩定,并有利于應對目前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成果。如果經濟增速過低,將會給人民生活、企業經營、社會發展等帶來一系列困難。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為8%左右是比較適宜的。這是一個經過努力可以達到且留有一定余地的預期目標。
  “穩定增長”并不意味著沒有波動。在實際經濟運行中,由于會受到國內外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因素的影響,經濟增速會有波動。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就是平抑經濟過大的波動,防止經濟增長大起大落。這就需要不斷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及時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時機、節奏、重點和力度。而經濟增速在一定幅度內的波動是正常的、合理的。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經濟增速8%是一個底線,而在實際經濟運行中有可能會超過這一底線,但這個“超過”應有一定的上限約束。從我國以往的經驗教訓看,經濟增速的上限不宜沖出10%。經濟增長在8%至10%之間輕微波動、平緩起伏,屬正常狀態。這對宏觀調控的政策含義是:就年度或季度看,當實際經濟增速高于10%時,就要實行適度的緊縮性宏觀調控政策;當實際經濟增速低于8%時,就要實行適度的擴張性宏觀調控政策;當實際經濟增速處于8%至10%的區間時,可實行中性的宏觀調控政策。
  “穩定增長”并不要求各地區以同一速度增長。我國東、中、西部各地區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化“危”為“機”,抓住機遇,都相應調整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具體措施和經濟結構,為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提供了廣闊空間。但各地區原有基礎和初始條件不同,目前的發展階段和發展程度也不同,因而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按照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要求,合理確定本地區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和相互攀比、層層加碼,特別是要堅決防止借“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盲目大干快上,防止借領導班子換屆之機大搞“政績工程”。歷史的經驗教訓一再告誡我們,經濟增長率的“大起”必然導致“大落”,“大起大落”的要害在于“大起”。2011年,從全國看,在經濟增速的跟蹤和把握上,宏觀調控主要應防止經濟增長向上偏離正常軌道,即防止經濟增長由平穩轉向過熱。

  宏觀調控側重點的變化:由“保增長”轉為“穩物價”

  前兩年,在應對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為了迅速扭轉經濟增速明顯下滑趨勢和促進經濟企穩回升,宏觀調控的側重點放在了“保增長”上。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樣,“穩物價”即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宏觀調控最緊迫的任務。
  2010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逐月攀升,從1月份上漲1.5%到11月份上漲5.1%。物價問題直接涉及千家萬戶,群眾對于物價上漲感受靈敏、反應強烈。我們要正確估計群眾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度。一來,物價上漲直接影響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的現實生活水平。廣大居民切身感受到的不是籠統的物價總水平上漲4%或5%,而是其中食品類特別是糧食、食用油、蔬菜、蛋類、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10%甚至是20%以上。二來,從改革開放到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化的推進,一般居民家庭多少都有了一些預防性儲蓄,即備用于醫療、教育、住房、養老、失業等預防性支出的儲蓄。而一旦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居民儲蓄將縮水,家庭資產將蒸發,這將嚴重影響群眾的情緒,影響群眾未來生活的安定,影響群眾對政府的信任。物價問題是關系民生、關系經濟健康發展、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問題,決不可輕視。
  分析物價上漲的原因,不外乎五大類,即供給面的成本推動和供給不足因素、需求面的需求拉動因素、國際上的通脹輸入因素、市場上的投機炒作和監管不力因素、人們心理上的通脹預期因素。前三類是基本性因素,后兩類是增強性因素。這次物價上漲,從供給面看,成本推動因素比較廣泛,主要包括6種成本的上升,即勞動力成本、生產資料成本、運輸等流通成本、資源環境成本、土地成本、住房成本均有上升和傳導作用;加之全國從南到北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特別影響到一些品種的農產品供給。從需求面看,主要拉動因素是貨幣信貸超常增長,其存量規模較大,對物價上漲的壓力要逐步釋放。這是近兩年多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為迅速遏制經濟下滑和有力拉動經濟回升所不可避免的一些副作用。從國際上看,主要通脹輸入因素有:全球流動性泛濫、境外熱錢流入、美元貶值、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世界自然災害導致國際農產品供給緊張和價格上揚等。從市場管理因素看,一些社會游資乘機囤積居奇、惡意炒作、哄抬物價,而市場監管有所疏忽。從心理因素看,社會各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定的通脹預期。
  穩定價格總水平的24字原則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綜合施策、重點治理,保障民生、穩定預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就是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把市場價格穩住;同時,考慮到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成本推動因素等可能會長期起作用,所以要把采取短期應急措施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綜合施策、重點治理,就是要打好“組合拳”:針對供給面的因素,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合理利益,保障主要農產品和重要農用生產資料的供給,完善儲備制度,合理降低運輸等流通成本;針對需求面的因素,有效管理流動性,控制物價上漲最基礎性的貨幣條件;針對國際上的通脹輸入因素,密切跟蹤和防控境外熱錢流入,搞好重要農產品和大宗商品的進出口調節,增強國家儲備的吞吐調控能力;針對市場管理因素,把維護市場正常經營活動與打擊價格違法行為相結合,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重點打擊串通漲價、變相漲價、囤積炒作等不法行為;對于政府所管價格特別是上游資源性產品價格,要把握好調整的時機、節奏和力度。保障民生、穩定預期,就是要保障好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完善補貼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險標準等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同時,針對通脹預期因素,做好輿論引導工作,澄清各種不實報道,客觀分析物價變動趨勢,穩定各方面的價格預期。從一定意義上說,穩定價格預期比穩定現期價格更為重要。
  應當看到,目前也存在一些阻止物價上漲的因素。首先,糧食總量供求基本平衡。2004年至2010年,我國糧食生產連續7年增長,為穩定整個物價提供了基礎。其次,大部分工業消費品仍然供大于求。這表現在當前的物價結構上,就是交通和通信類價格、衣著類價格仍處于下降中,家庭設備用品類價格也只有輕微的上漲。再次,經濟增速并沒有過熱。從我國以往物價變動的一般規律看,物價的過高上漲主要與經濟增速的過高、過快上升密切相關。而此次物價上漲,經濟增速并沒有過高、過快上升。歷史經驗表明,只要經濟增長不出現全局性過熱,社會總需求不出現全面膨脹,物價上漲就好控制。防止經濟增長由平穩轉向過熱,是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前提。“穩增長”與“穩物價”是相輔相成的。綜合考慮以上推動物價上漲和阻止物價上漲的各方面因素,特別是當前群眾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度,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漲幅控制在4%左右是比較適宜的。

  宏觀調控取向的變化:由“積極、寬松”轉為“積極、穩健”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實施宏觀調控的兩大主要政策。前兩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國實施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1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因而,宏觀調控兩大主要政策的導向和搭配有了調整,即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而貨幣政策則由“適度寬松”轉為“穩健”。
  之所以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要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緩慢,復蘇動力不足。國際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國際金融危機并沒有結束,不能排除出現反復的可能。在這種國際經濟背景下,為保證我國經濟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轉變,仍然需要積極財政政策的支持。具體地說,完成近年來新增中央投資的續建項目,啟動“十二五”規劃的重大項目,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加大對“三農”、欠發達地區、困難群體、社會事業等的支持力度,都需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但與前兩年有所不同的是,隨著經濟運行態勢的變化,積極財政政策的規模和重點要有所調整、力度要有所微調。
  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調整為“穩健”,是宏觀政策導向的一個重要變化,是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時的“非常狀態”向經濟穩定增長的“正常狀態”回歸。由“適度寬松”轉為“穩健”,一方面,適當收緊貨幣信貸,這主要是為了應對國際流動性嚴重過剩,應對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抑制資產價格泡沫,穩定通脹預期;另一方面,轉為“穩健”是轉為“中性”,并不是轉為“緊縮”,貨幣政策要更好地服務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主要包括:按照總體穩健、調節有度、結構優化的要求,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等價格工具和數量工具,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把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防范金融風險,監控跨境資本流動,嚴堵境外熱錢流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在經濟運行中確保貨幣的均衡運轉 2010-12-03
· 宏觀經濟運行比預期要好 2010-07-27
· 丁茂戰:宏觀經濟運行好于預期 2010-07-27
· 經濟運行良好調控目標仍須堅持 2010-07-13
· [博客]宏觀經濟運行仍存四大風險 2010-06-1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彭阳县| 永德县| 齐河县| 鄱阳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