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控制流動性重在調整資金流向
2010-11-30   作者:高偉(外交部經合辦一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 流動性過剩已成為熱點問題
  ● 既要“堵”又要考慮如何“疏”
  ● 引導資金流向資源閑置領域
  ● 改造低產農田完善農村設施

  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已達70萬億元, M2/GDP達到1.9,世界罕見。流動性過剩成為熱點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控制流動性是必須的,否則那么多錢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會引起價格飛漲,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們都有切身感受。控制流動性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搞不好還會引發社會問題。央行9天之內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每次0.5個百分點,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升至18.5%,其他中小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也得到提高。但即便如此,也就回籠6000多億元。由此看來,控制流動性不能光靠堵,還需要開拓思路,調整資金流向,引導資金流向資源閑置的領域,開發閑置資源,服務實體經濟,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率。
  農村就是引導資金流向的好去處,因為農村閑置的資源太多了,比如農田改造。我國有18億畝土地,每年糧食產量1萬億斤左右,平均畝產量不過300公斤,實在是太低了。多了不敢說,如果我國的土地平均畝產量能達到500公斤,那我們就可以挺起胸脯說:我的糧食除了養活自己,還可以出口,養活整個東亞都沒問題。那么,為什么我國的糧食產量這么低呢?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糧田是以中低產田為主,高產穩產田占比低,而中低產田改造成高產穩產田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我們做個粗略的估算:在我國18億畝土地中,高產穩產田不足1/3,中低產田至少有12億畝,改造每畝中低產田按投入2000元計算,那么,我國僅農田改造這一項大工程就需要投入2.5萬億元。從長遠看,農田改造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工程,可以保障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屬于準公共產品。從近期看,農田改造的過程就是資金與生產相結合的過程,是在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創造實實在在的財富,增加貨真價實的GDP。錢流向農田改造,絕對比流向其它行業更有價值。在我國廣大農村,像農田那樣閑置的資源還很多,比如小流域治理,水庫建設,偏遠落后地區的道路改造,等等。這些資源都是必需的,只要開發得當,都能更好地創造財富。在筆者看來,這些都是資金流向的好去處,都是擴大內需的好途徑。
  我們都知道,資金流動的過程就是財富分配的過程。資金流到哪里,財富也就流到哪里。在我國農村,廣大樸實的農民不缺乏向社會貢獻財富的能力,而是缺乏表現農民創造財富價值的貨幣。在農村,不是錢太多了,而是錢太少了。從整個社會看,資金流向出了問題,流動性之所以看似過剩,主要是因為它在城市里打轉轉,甚至是在金融系統里打轉轉。
  那么,如何改善資金流向、引導資金流向農村?筆者認為,需要更好地發揮財政的撬動作用和銀行的網絡作用,努力引導錢流向農村,流向改造農田的農民,流向修建水庫的農民,流向……只要這些錢和生產建設相結合并服務于生產建設,就會創造價值,不會引發通脹。在這方面,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1953年的日本還處于戰后恢復階段,國力談不上強大,但日本政府卻把對農村的補助金從1951年的256.66億日元增加到556.16億日元,引導資金流向農村。日本政府這么大規模地增加農村投資,是因為日本城鄉都存在可以創造財富的資源,特別是日本人堅信,把農村經濟搞上去了,整個國民經濟必然能夠發展起來。20年后(1972年),農民的收入水平就超過了城市藍領階層,實現了城鄉居民收入均等的發展目標,農村徹底現代化了。中國現在的發展水平絕對比上個世紀50年代的日本高,政府也很有錢,今年財政收入有望突破8萬億元。多了不敢說,每年再多拿出1500億元搞財政貼息,至少可以撬動5萬億元銀行資金流向農村。如果是那樣,我們還需要為流動性過剩發愁嗎?解決金融問題,要有全局觀念,要有了解中國實際的真功夫,切忌就金融談金融,在金融圈里打轉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外匯占款創新高 "回收流動性"難度加大 2010-11-29
· 緊縮以回收流動性和打擊炒作為主 2010-11-26
· [博客]流動性過剩凸顯中國經濟內生性失衡嚴重 2010-11-26
· 從源頭開始控制流動性 2010-11-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于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天柱县| 翁源县| 乌苏市| 怀来县|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