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經濟理論
保障糧食安全的“中國經驗”
2010-07-14   作者:田野  來源:半月談
 
  古往今來,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干旱等極端天氣頻發,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糧食安全問題已超越其傳統意義上的食物供需范疇,越來越成為制約有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際安全穩定的全球性、綜合性戰略問題。國際社會應從維護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高度予以重視,加強合作。
  全球范圍來看,糧食安全依舊是一個困擾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難題。以非洲國家為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目前全球饑餓和營養不良人口總數首次突破10億,其中3億多分布在非洲,占非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為什么非洲人民長期受困于糧食安全問題之中呢?雖然21世紀以來非洲農業增長率已經達到5%,然而非洲的實際農業生產力水平仍然很低,糧食單產還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大多數非洲國家糧食自給率都在50%以下。非洲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合理,出口的經濟作物占的產值較高,而糧食生產不能滿足非洲人口的消費需求,除了玉米基本能滿足地區需求、國際市場進口額僅占非洲消費總量的5%以外,非洲國家消費的水稻和小麥中,45%的小麥和80%的水稻都依賴進口,資料顯示,非洲53個國家中,有21個國家需要糧食援助。據糧農組織估計,2007年的價格上漲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又有2400萬人陷入了饑餓,人均糧食占有量僅為148.4公斤。饑餓發生率已經超過15%的16個國家中,非洲占了15個,這說明非洲國家特別容易受較高糧價的危害。而聯合國糧農組織2009年的數據則顯示,在受金融危機影響而激增至10.2億的全球饑餓人口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所占比例高達26%。因此,我們可以說,就糧食安全而言,非洲國家還處在糧食不安全的狀態。
  與非洲國家相比,中國農業發展則是成功的。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已經達到甚至超出了FAO的食物安全標準,創造了用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世界20%人口的奇跡,糧食自給率超過了95%。農業生產呈現出快速穩定的發展特點,中國的糧食基本實現自給,溫飽問題基本解決。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中國和非洲國家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亦即中國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學習呢?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曾用用兩句話進行了概括。一句話是糧食是安天下的戰略產業,解決好13億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另一句話是我國是人口大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基本自給的方針。中國人的飯碗不能端在別人手里。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依托政府干預確保糧食生產是中非農業發展戰略和政策的主要差異。中國的農業戰略始終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將糧食安全置于首位。在保障農業戰略和政策的實施方面,中國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農業行政管理體系,確保在各級政府和村莊層次上迅速地宣傳、動員和推廣。同時,中國以國家正式部門為主導的農業教育、科研、推廣體系長期以來作為政府智囊,在政策制定、試點、實施和反饋周期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定、實施和反饋系統,使中國的農業戰略和政策能夠不斷地調整、修正,并為廣大農民所接受。
  其次,中國政府財政支農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政府支持與市場化進程并行的機制,保障了對農業生產的投入。中國循序漸進的市場化進程也能夠為非洲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提供借鑒。農業經營制度的改革、農產品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用工業的發展在推進中國有效的農業市場化進程中缺一不可。而且,這個過程中優先發展農產品生產,構建了農民的購買力的基礎;繼而才放開生產資料市場,同時還注重生產資料的生產,保障市場供給,這些經驗也值得非洲農業發展中加以借鑒。
  在國家政策的強有力的支持下,中國農民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好的調動,使得農民與國家農業政策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雖然中國和非洲各國的農業都是以小農家庭經營為主體,以家庭為基本單元進行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但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卻呈現了巨大的差異性。在土地利用方面,中國不同區域的農戶按照當地氣候、時令和降雨量等自然資源對土地資源實行最充分的利用。在勞動力配置和性別分工方面,中國小農家庭在滿足自身糧食消費之后,由于考慮到農業比較效益低下,因此家庭生產組織過程中的勞動力資源配置則顯示出農民的理性選擇:大多數男性勞動力外出打工,許多婦女則留守農村從事農業生產。農民在保證自身糧食安全的同時,在客觀上給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條件。
  相比之下,非洲的國家、市場和農戶從未形成這樣的合力。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非洲農業發展常常陷入過度依賴國家或過度依賴市場的陷阱。非洲國家從未形成具備中國政府這樣的動員能力的政體,對外部支持和援助的一貫性依賴又使非洲國家在不斷強調治理能力的同時,卻無法兌現其政治承諾和財政投入。另一方面,從歷史上看,非洲的小農相對缺乏中國小農以家庭為單位集約經營的傳統,這也就導致小農的作用從未進入國家的視野,小農在相當程度上被市場排斥和剝奪。因此,非洲應當加強國家的農業戰略和政策制定實施的能力,合理利用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改造小農的生產系統,從而實現糧食自給。
  此外,就國際社會保障糧食安全方面而言,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國際戰略學會會長馬曉天在1日舉行的“糧食安全: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各國應從自身實際出發,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率,努力提高糧食自給水平。為此,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應加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市場、信貸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第二,加強國際合作,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各國應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取得積極成果。發達國家應在談判中體現更大誠意,削減農業補貼,消除貿易壁壘,建立公平合理、持續穩定的國際農產品貿易秩序。
  第三,推進體系改革,完善全球糧食安全治理機制。盡快推動國際社會建立集早期預警、緊急救援、宏觀調控于一體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制定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糧食安全戰略。
  第四,堅持統籌兼顧,努力實現全面均衡的發展。國際社會應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對農業領域的影響,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合作;重視生物燃料產業發展對糧食生產可能帶來的影響,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避免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實現能源安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2009中國經驗:大國之聲 2010-01-11
· 美國發展高鐵將學中國經驗 2009-11-19
· 美國發展高鐵將學中國經驗 2009-11-19
· 美國中小銀行倒閉潮給中國經驗教訓 2009-11-05
· 應對金融危機,世界需要“中國經驗” 2009-03-09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楊濤:政府儲蓄合理規模是多少·[思想頻道]左曉蕾:完善市場制度才是樓市調控之本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宝坻区| 建德市| 肇源县| 宁海县| 明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