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36個細節天書 解構理財品說明書
2012-04-05   作者:  來源:理財周報
 

    如果你對理財感興趣,而又沒有太多時間詳細地閱讀理財產品長達幾十頁的合同,那么,你有必要讀懂薄薄的一兩頁的理財說明書。
  當你走進大大小小的銀行網點時,那些封面上標注的“理財產品”、“XX基金”的小冊子實際上就有可能是某款理財產品的說明書。
  它們一般內容簡潔,一般用黑色或其他顏色的彩色符號顯示這款產品最引人關注的投資點。但是,投資者要真正讀懂并理解這些字里行間的含義還真不容易。
  在本期的主題報道中,理財周報將為讀者揭開理財說明書中的秘密。
  這些秘密有:如果你是保守的投資者,如果你只想穩定地拿到利息,如何避免買到一款并不保本的理財產品?事實上,并不是每一份理財產品的說明書都會明確表示產品是保本的或是不保本的,有時,理財產品說明書的內容和合同中的內容都不完全一致呢。
  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也許你想當然的認為理財產品說明書里稱的預期收益率就是實際收益率吧。恰恰相反,有時預期收益率高達10%以上的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可能是負數,也就是虧損。
  更耐人尋味的是,買入理財產品的時機也會影響你的收益,尤其是偏股型的理財產品。
  姑且不論復雜的掛鉤型和杠桿型的理財產品,僅僅是最簡單的固定利率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你是否又注意到它的一些細節,例如管理費等等。有時,管理費甚至可以奪走你50%的收益。
  最后,你還要讀懂,當你決定不陪銀行玩這款理財產品,決定贖回抽身時,你有提前贖回的權利嗎?

  2步看懂理財產品說明書

  中資行產品說明書信息簡單,很少涉及資金用途;外資行金融用語晦澀難懂,結構類產品收益率常成“望梅止渴”
  美聯儲調息、LIBOR、匯率掛鉤、iSharesMSCI韓國指數基金,面對這樣一大堆外資行“天書”里的名詞的時候,不知道各位投資者會不會茫然不知所措呢?
  如果你想購買這樣的產品,讀懂產品說明書的名詞其實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要搞清楚收益率和掛鉤標的的關系,然后才決定是否購買。不過,你有這么多的時間和這么大的耐性嗎?
  或許你只是匆匆看一下潛在最高收益率和投資期限,便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理財周報記者走訪滬上多家銀行網點發現,有的銀行并不提供詳細的產品說明書,而有些銀行的產品說明書則包含很多專業晦澀的內容,普通投資者想要搞清楚自己可能獲得的實際收益率需要一定的專業。然而,這個過程總是讓人疑惑和迷茫。
  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便是兩個“極端”。那么,理財“小菜”們應當如何練就一雙金睛火眼呢?

  中資行產品投向是“謎”

  木木,女,畢業于上海某知名高校,銀行卡上躺著一大筆活期資金,在一些同事建議下,準備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然而當她打聽過幾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后,卻更加困惑了。
  中資行的理財產品宣傳單上一般只有三類數字——起點金額、預期收益率和投資期限。
  而外資行的產品說明書動輒厚達十幾頁,其間充滿了“超現實主義”的圖表和板塊般啃都啃不動的金融詞匯。不過,看到最后,投資者興許也只會明白了兩類數字——預期收益率和投資期限。
  如果信息過于簡單,投資者可能缺乏對該理財產品的了解;而如果產品說明書晦澀難懂,過于復雜,則讓一些非專業人士在閱讀時遺漏掉很多細節。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理財周報記者發現,在中資行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要比外資行多。尤其是在上午,中資行的理財經理往往忙不過來。大部分的客戶并不會細看說明書,而是直接在合同上簽名。這類客戶一般都是中年人而且也是老客戶。
  當記者詢問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設置和資金投資配比。有趣的是,即使是專業的理財經理,也只是了解資金投向的部分配比。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上并不會向投資者披露具體的比例。
  資金用途上的表達模糊,是很多中資行存在的問題。
  按照國內的金融法規,中資行募集到的資金大多投向國債、央行票據、協議存款、期貨擔保金、大宗購買擔保金和短期融資券。因此,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幾乎都在4%-5%之間。
  這也造成了風險評級表述上的混亂。
  交通銀行個人金融部人士承認,“不同銀行對理財產品有不同的風險評級,因此,投資者在這家銀行看到的理財產品風險評級,在另一家銀行可能并不適用。”
  譬如,東亞銀行最近就推出了一款產品叫“牛熊雙盈”,產品推介書上寫著,該產品風險評級為1,即適合所有客戶。但是,對于一個沒有任何投資經驗的客戶來說,即便風險測試表明他的風險承受能力達到該級別,這款產品也真的適合他嗎?

  外資行產品收益掛鉤復雜

  和中資行相比,外資行的產品說明書比較詳細。外資行的預期產品收益率普遍比中資行高,產品多掛鉤股票、匯率和指數等結構性產品,對產品收益率和掛鉤標之間的關系表述也很詳盡。但是,存在的問題是,有多少一般投資者可以花費那么多的精力去一個個搞懂它?
  也許,正因為過于“專業”,反而導致投資者容易誤解。
  比如前文提到的東亞銀行的牛熊雙盈,產品宣傳書的第二頁上寫著“該保本投資產品將于該觀察日所屬的觀察組別之收益支付日提前終止”。那投資者需要從語言角度讀通這句話,其次要去具體了解三個概念:觀察日、觀察組別和收益支付日。
  此外,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率相對較高具有一定誘惑性,但首先要搞清楚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結構性的理財產品中,掛鉤標的是怎么回事?什么叫結構性產品?
  經過木木的一番了解后,她終于發現,原來這個掛鉤指的就是收益率和銀行所指定的一個或多個國際的金融指標掛鉤,比如東亞銀行就有和澳元對美元的匯率掛鉤的產品,還有和香港盈富基金、ishares MSCI 臺灣指數基金等一系列指數型基金標的掛鉤的產品。而收益率的情況要看這些標的的波動是否在他們銀行所規定的區間里,在區間里不同的波動方式對應不同的收益率
  比如牛熊雙贏的收益高達7.5%外加7%的潛在收益,它和四個標的掛鉤,只有這四個標的達到交易日波動幅度、觀察組、觀察日等幾項指標的要求,投資者才能獲得投資期間每天年收益7%的潛在收益。
  聽起來很復雜吧,簡單的解釋一下,就是符合這些條件的難度很大。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一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雖然和掛鉤標的波幅有關,但并不一定具有正相關關系。有些結構性產品的設定是,只有掛鉤標的下跌時,投資者才能獲得預期收益。

  6行信用卡“小額貸款”不差錢

  春天來了,年輕的心是否也跟著悸動:想旅游?想結婚?抑或想留學?可惜口袋空空,好差錢。
  從去年以來,銀行貸款越來越難,信用卡的預借款業務也悄然升溫。不過,選擇不同銀行的該項業務,投資者所付出的代價也有高低之分。你會用多大代價來買瀟灑?

  興業、平安5萬可申請額度最高

  提到信用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透支還款業務,目前各銀行信用卡都有提供取現服務,但有兩項收費:一是取現金額收取1%到2%不等的手續費;二是取現金額收取日萬分之五的利息。除去手續費,折合年利率超過18%,高利率讓人望而卻步。
  然而,一些股份制銀行新推出的信用卡“小額貸款”業務解決了很多人的資金燃眉之急。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銀行會根據持卡人申請,在持卡人信用額度內將現金轉到持卡人名下的借記卡內,持卡人根據還款期數不同,支付不同利率。據了解,目前推出該項業務的銀行有6家,分別是興業、廣發、中信、華夏、浦發和平安銀行。
  不過,每家銀行信用卡預借款業務的最高貸款額度并不一樣,最高的是興業和平安,可達5萬。而中信銀行和浦發銀行是按照信用額度比例設置貸款限額的,浦發最高達信用額度的100%,中信銀行也可申請最高90%的信用額度。

  期數越少費率越低,中信浦發最抵,興業最高

  在分期還款上,中信、浦發和華夏最多可分36期,而平安銀行最長可分12期。一般來說,一期對應的時間是一個月。
  貸款額度和分期期數不同,對應的費率也有所區別。浦發銀行的年利率約為8%,平均每月是0.67%。而廣發銀行每期手續費按照本金的0.75%收取,比浦發要相對高些。
  而興業銀行和中信銀行雖然均是根據期數確定費率,不過同樣的期數,兩家銀行的費率也不盡相同。比如分6期,興業銀行每期的費率為0.8%,而中信的則是0.66%。如果是分12期和24期,興業銀行平均每期手續費率分別為0.8%和0.75%,而中信的費率都比興業銀行低。

  華夏銀行申請條件最嚴苛

  銀行在推介該項業務時,多打4張牌:無抵押、門檻低、申請易和成本低。申請有多易,每家銀行的標準判斷不一樣。
  一般來說,都規定只有同時擁有該行的借記卡和信用卡才可以申請。申請程序非常簡單,持卡人只要通過電話或者網銀預約,銀行最快1天就能將信用額度轉至持卡人的借記卡,最長一般也不超過3個工作日。興業銀行就連新客戶也可以申請,不過卻只能由銀行主動邀請,中信亦如此。
  投資者有無申請信用可預借款業務資格,還是由銀行決定。平安銀行規定這項業務僅限主卡持卡人申請,附屬卡持卡人不能申請。廣發銀行規定只有開卡滿半年才能申請。華夏銀行對持卡人的申請資格則規定比較詳細,除了年齡和籍貫的要求外,對申請人的地域也有要求。
  具有申請資格只是第一步,能申請到多大額度也是銀行說了算。如平安銀行的“靈用金”最高申請額度是5萬,而客戶一般可申請到信用額度的80%。
  “‘易達金’的年費率為9%,但其貸款的額度是根據申請者的工資定額的,若工資為每月5000元,則最高可申請4萬元。”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上海營銷中心的客戶經理汪身熙表示。
  國際金融理財標準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峰則提醒消費者:“不管以什么樣的噱頭推廣,信用卡本身就是一種貸款方式,而且利息是很高的。雖然免息,但手續費高得驚人。”

   理財產品16個陷阱

  中資銀行的理財產品說明書一般比較簡單,外資銀行的相對復雜。但是,即使是最簡單的理財產品說明書,其中都蘊含著風險。實際上,僅僅是結算點,不同的銀行就有不同的做法。而類似習以為常卻能影響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的“陷阱”就至少有16處。

  不容忽視的結算點

  很多外資行的產品都和一些具體的國際金融指標掛鉤的,相對中資行大多為全或無的結算方式,外資行的盈利結算方式顯得復雜得多。
  這類理財產品通常會給出掛鉤指標的一些條件,按照不同的條件,收益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很多時候還有潛在收益和紅利的組合搭配。
  如果是短期的產品,通常會設定一個比較單一的獲利標準,比如東亞銀行的匯率掛鉤保本產品,只要澳元對美元的匯率在他規定的區間波動,就計息。
  而對于一些長期的產品,比如五年的,通常都會設置一個觸發事件,當觀察日的時候觀察到了這個觸發事件,那該理財產品就在此觀察日所屬的觀察期的最后一個觀察日提前結算。正因如此,部分銷售人員也將之作為短期產品推銷給顧客。
  東亞銀行徐匯支行的陳小姐就表示“我不能保證你在第一個月就能達到觸發條件,當然我們的確有客戶三個月就提前終止,難道收益了,但一般我都會跟客戶講,這個錢要準備投資一年的時間吧”。
  投資了理財產品,一定想知道究竟什么時候才能獲利吧?一般而言,產品盈利的結算起點是從交易日開始的,然而,認購期截至點和交易日會相差2到3個營業日。
  較長期的產品會有冷靜期。冷靜期一般是認購期到認購期結束后往后推的一個營業日。這個時間里投資者可以享受銀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并可申請撤銷投資。但是,現在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基本都不支持提前贖回,如果提前贖回,可能遭受本金超過30%的虧損。

  浮動收益產品收益可能為零

  如果你認為外資行里風險評級為1的產品,就代表著該產品毫無風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翻開很多外資行的“天書”,里面都赫然印著到期保證100%的本金安全,但這類產品其實蘊藏大量風險。
  一般來講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大致有下面9種:本金風險、收益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信息傳遞風險、對沖交易風險、其它風險。
  對于保本型理財產品而言,銀行通常會承諾,到期后保證100%的本金安全,但也有一些情況例外,比如因為投資者自身原因(例如提前全額贖回)導致本產品提前終止,投資本金可能會因市場變動而蒙受損失;對于非保本類理財產品是高風險投資產品,投資者的本金可能會因市場變動而蒙受重大損失。
  銀行的理財產品有些是固定收益的,有些則是浮動收益的。其中浮動收益的產品實際收益率取決于投資標的的市場表現,產品投資標的的價值受市場等多種要素影響,投資者可能面臨零收益風險會很多,且投資標的如在國外資本市場交易,受其它國家法律法規約束,又會額外增加一些風險。比如2004年北京某女士購買了某銀行的與LIBOR負掛鉤的產品,誰知2005年進入了美元加息周期,導致收益變為了0。

  通貨膨脹也是潛在風險

  有些市場和經濟的變動也會影響產品的風險,這些因素包括利率調整、通貨膨脹(實際以及預期)以及理財產品市場總體下降等。理財產品所涉領域的整體市場走勢,也可能影響到個別理財產品的價值和價格。
  投資者作為銀行的無擔保一般債權人,當此銀行發生資不抵債時,也有可能面臨風險,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收益或本金。
  因為現在大多數理財產品在投資期限內都不得提前贖回的,這樣投資者資金流動性勢必會受到影響,資金緊缺的時候理財產品很難馬上填補。
  投資者購買的如果是非本國貨幣理財產品,還會面對匯率變化的問題,甚至可能因匯率變動而造成投資本金的損失。另外,銀行在使用金融衍生品操作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抗因素,比如法律改變等,也可能會使得理財產品產生風險。當然自然災害、戰爭等一些天災人禍也會影響產品的安全。

  影響你投資3大核心細節

  在銀行大廳的理財窗口,不時上演著這樣的場景:銷售經理一番高談闊論后,手持余錢的大爺大媽們,便毫不猶豫地在產品合同上簽字。
  合同講了什么,其實大多人并未認真研讀,會仔細研究產品說明書的只是少數。況且許多寫得猶如“天書”般的說明書,閱讀起來苦不堪言。懷疑自己理解力的投資人,索性不看只聽。
  但是,不管理財產品說明書是不是“天書”,對于投資者來說,有3大細節必須了然于心。破解“天書”的第一步,就是從模糊的字里行間尋找到核心細節。

  保本其實并不一定保障本金

  如果你手持二十萬閑錢,買不了房,炒不了股,買基金怕虧錢,存銀行又怕利率跑不過CPI。作為純穩健型的投資人,聽到“保本”兩字馬上眼前一亮。但甄別所謂保本的理財產品是否真能保本,則需要發揮一下“摳字眼”的能力。
  當你拿到一份產品說明書時,基本要素欄中通常都會明確標明是否保本。無論是“保本固定收益”還是“保本浮動收益”。
  “我們這個產品從歷年情況看,都能做到保本……”上海肇嘉浜路某銀行支行銷售人員稱。但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并沒有出現“保本”一詞。等到期執行時,如果資金運作虧損,投資者經常有賠本的情況發生。屆時,銀行并沒有責任兌付全部本金。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理財產品只是部分保本型的,比如設定90%保本,則本金最多虧損10%。
  其實,據理財周報記者調查,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保本產品,都是“有條件保本”。例如,多數銀行會在產品說明書上用小字注明“本理財計劃有條件保證本金,即投資者持有本理財計劃到期或銀行提前終止該理財計劃時,承諾理財本金保證,超出銀行保障范圍的本金損失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
  不少投資者有個誤區,認為保本型理財產品在整個投資期內都可以100%保障本金,其實,提前贖回并不在承諾范圍內。
  違約贖回價格通常根據市場價格計算該理財計劃的公允市值。假如理財本金為10萬元人民幣,違約贖回價格為9800。投資者違約贖回本金=投資者認購總份數/計息單位份額×違約贖回價格=100000/10000×9800=98000。這樣一來,投資者將有2000元的損失。

  掛鉤標的越少越好

  若要比拼誰的產品說明書更像“天書”,各大外資行則贏定了。結構化產品占據了它們的大多數業務。翻開產品說明書,有時,僅僅是一些簡單的圖表就讓人頭暈目眩。
  產品掛鉤的標的也各式各樣,有貨幣匯率、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個股、指數、基金等等。
  這些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明顯比非結構化產品高出很多,但相應的風險更大。產品說明書中往往“暗藏殺機”。
  結構化產品,通常會限定一個范圍區間,掛鉤標的是否漲出或跌出該區間,決定了投資者到期能否拿到相應的年化收益。
  一些產品采用“籃子掛鉤標的”模式,即掛鉤多個標的物。其產品結構設置更加復雜。
  2008年曾引發香港投資者抗議的一些理財產品,表面上是投資于債券,但是這些債券又是衍生品的派生產品。后來造成投資者虧損。
  事實上,即使是保本投資產品,如果其掛鉤標的很多,也往往不會達到說明書中稱述的預期收益率。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獲得8%-10%的收益其實很難。“掛鉤標的多造成同時滿足條件的概率急劇下降。”

  產品投向的債券也有風險

  中資行的理財產品,多屬于非結構化產品,投資方向主要是國債,央行票據,企業債券等。這類產品年化收益率大約在4%-5%之間,相對結構化產品要低一些。但這類理財產品并非沒有風險。其風險大多取決于銀行信用。
  非結構化理財產品的投資人多為銀行的無擔保一般債權人,當銀行發生資不抵債時,有擔保債權人將對本行資產享有優先于無擔保一般債權人的受償權,投資者可能損失其本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外資銀行秘密:貸款不及理財收益 2012-04-05
· 金字招牌褪色 渣打銀行理財產成投訴重災區 2012-03-31
· 短期理財品收益跳水或殃及中長期 2012-03-30
· 在售銀行理財產品[2012-03-30] 2012-03-30
· 澳聯儲加息刺激澳元理財收益提升 2012-03-2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琼中| 祁东县| 从化市| 海盐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