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如何成為哈利波特那樣的優秀公民
2011-08-12   作者:  來源:外灘畫報
 
【字號

    去年10月,英國杜倫大學教育系開設了一門《哈利·波特與幻想時代》的選修課程,將“哈利·波特”的內容與現實議題相結合,探討偏見、公民責任等現代社會命題。“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們十分具有社會正義感,是好公民的典范。”
  7月中旬,隨著“哈利·波特”第八部電影《哈利·波特與死圣(下)》在英國與北美拉開序幕,橫跨10年的該系列電影終于畫上了句號。
  去年,《哈利·波特與死圣(上)》在英國上映前夕,大批杜倫大學的學生紛紛涌入學校的報告大廳,去聽一堂名為《哈利·波特與幻想時代》的公開講座。主講人是杜倫大學的教育系主任馬丁·理查德森教授。
  事實上,理查德森的這堂講座是在為下學期開設的同名新課程預熱。這門2010年10月開始的大二選修課,共有22個課時,借助《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的內容,探討包括偏見、公民責任等在內的現代社會命題。作為一門選修課,它在學生最后的總評分里大約占到7%的比重。
  “‘哈利·波特’表面上是個童話,但它并非一個簡單的故事,”理查德森在接受《外灘畫報》記者采訪時說,“它是一輛車,帶我們駛入世界的更深處,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現實世界,和我們所處的位置。”

  將“哈利·波特”引入教學大綱

  1958年出生的理查德森坦言,自己是個高齡“哈利·波特”迷。
  “我覺得這個故事構思精巧,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特點和無傷大雅的小缺陷,令人印象深刻。”理查德森接受采訪時說。他也很喜歡由全英國班底打造的同名電影,認為電影加深了人們對小說的理解。
  21年前,英國女人J·K·羅琳在從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列車上,萌生了創作一個魔法少年的故事念頭。此后,以男主人公“哈利·波特”打頭的七部小說,在14年里總共賣出了4.5億本;而根據小說改編的前七部電影,則累積獲得了近64億美元的票房。這股“哈利·波特”熱潮也讓理查德森意識到,也許可以把“哈利·波特”的故事引入到自己的教學大綱。
  大約5年前,理查德森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在他教授的一門歷史教育課中,他將《哈利·波特》和《湯姆求學記》進行比較,后者是一個背景設定在19世紀寄宿制學校的故事。幾年后,他又在公民教育課上,以哈利·波特為模板,與同學們討論如何做一個像哈利·波特那樣負責任的優秀公民。
  在理查德森看來,《哈利·波特》很適合作為文化和教育類課程的參考文本,而學生也對此頗感興趣。許多學生都在課下問他,是否能開設更多以“哈利·波特”為基礎的講座。“之前已有不少學生拿‘哈利·波特’來寫作業了。”理查德森說,“一個中國學生曾交給我一份分析‘哈利·波特’和法律之間關系的論文,我給了她很高分。”
  隨著理查德森對J.K·羅琳所創造的世界的深入研究,他發現“哈利·波特”并不只是個簡單的魔法故事,它的核心是探討人性和人的處境。鄧布利多在第二部小說《哈利·波特與密室》里所說的一句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決定我們成為什么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在學生強烈的要求下,理查德森設計了一門全新的教育系課程,并列下了這門課的目標:“學生們通過學習這門課,應該學會如何獨立思考,發展出我們獨特的個人價值體系。”
  得到教學委員會的批準后,《哈利·波特與幻想時代》課程正式誕生。

  利用流行文化的投機主義?

  杜倫大學并不是第一所開設“哈利·波特”課程的高校。2007年,愛丁堡大學便曾有過一門與“哈利·波特”內容相關的夏季課程;而美國的耶魯大學與堪薩斯州大學,也分別開設過“哈利·波特”與基督教、與少年文學的課程。
  不過,用理查德森自己的話說:“這門課開在杜倫大學,實在是太合適了。”
  熟悉杜倫大學的人,一定不會對 “哈利·波特”走進該校而感到意外。與“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茨魔法學院一樣,杜倫大學也是一所分學院制大學。從學校附近的火車站望去,同樣由中世紀古堡構成的杜倫大學,看上去與電影里的霍格沃茲很像。在一些正式的晚餐會上,杜倫大學的學生們也會身穿長袍,和導師們一起在高桌上吃飯。
  事實上,杜倫大學的開放大講堂曾經被選作“哈利·波特”第一部電影《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分院帽測試一幕的拍攝地,可后來因為講堂的高使用率,劇組改去了劍橋。理查德森的不少學生,都曾做過前兩部電影里的群眾演員。“每天我走在走廊上,仿佛都會看到斯內普教授拖著長袍。從走廊盡頭走過的樣子。”理查德森對記者說。
  自去年10月開課以來,《哈利·波特與幻想時代》在學生中引起了極大反響。事實上,現在這批念大學的孩子,正是伴隨著“哈利·波特”這一流行文化符號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即所謂的“哈利·波特一代”。在理查德森的課堂上,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表示,曾為自己11歲生日時沒能收到霍格沃茲的邀請信而失望。
  然而,這門課也激起了外界不小的爭議——“哈利·波特”的內容真的適合作為一門專業課程來學習嗎?反對意見大多集中在,《哈利·波特》不過是一套淺顯、通俗的小說,它的成功更多程度上歸結于媒體的炒作和聰明的營銷,而杜倫大學開設這門課,無疑是一種“利用流行文化的投機主義”。
  “我不同意這個看法。”理查德森說道,“無論人們對小說本身的看法如何分化,作為流行文化符號的‘哈利·波特’都無法被忽略。大學開設這類課程,是對新的社會及文化現象做出的反應。高等教育理應去探索這類與當今社會息息相關的命題,而J.K。羅琳的作品也完全經得起學術分析。”
  當理查德森為《哈利·波特與幻想時代》備課時,曾一度擔心由于太過細致地研究“哈利·波特”,自己可能會不再喜歡它。“但事實上,通過這些研究,我萌發了更多探索的欲望,”理查德森說,“許多上完課的學生也都有和我一樣的感受。”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斯內普和馬爾福

  B=《外灘畫報》
  M=馬丁·理查德森

  B:你說到《哈利·波特與幻想時代》課程的核心,是借助“哈利·波特”的內容探討現實話題。能舉個例子具體說說嗎?
  M:比如說一個人的權利和責任——對朋友的、對學校的、對社區的,以及對政府的。哈利和他的朋友們十分具有社會正義感,他們面對社會不公常常挺身而出,對于正確的事情有堅定的信仰,是好公民的典范。但他們也有各自的缺陷,比如,哈利經常不守規則,沖動行事;而羅恩有時也會有社會偏見,思想狹隘;羅恩的父親——完美的韋斯萊先生,身為禁止濫用麻瓜物品的魔法部員工,卻把一輛麻瓜汽車改裝成神奇的飛行器。按照職責,他或許應該逮捕自己,把自己關進阿茲卡班!

  B:在《哈利·波特》小說里,你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社會或道德議題?
  M:我覺得這個故事里最有意思的角色,是伏地魔。他生來就那么邪惡嗎?有誰是生來邪惡的呢?他的一生是否受到幼年時被母親拋棄的影響呢?家庭生活對人的影響很深,和他人建立關系也十分重要,那為什么小天狼星在16歲時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如果哈利被分進斯萊特林學院會怎么樣?斯萊特林的學生就是壞的嗎?野心是他們的信條,那么,擁有野心是一件壞事嗎?

  B:的確很有意思,但我們也聽到不少來自文學界的批評,認為《哈利·波特》小說并沒有多大的價值,不過是個老套的正義戰勝邪惡的童話。
  M:我不同意這個看法。《哈利·波特》小說具有一種全球吸引力,羅琳的寫作也擁有足夠的文化參考,讓人覺得真實可信。雖然在這套書結尾,還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終極較量——善與惡的較量,但這正是她的天才之處。表面上,這看起來只是個簡單的道德故事,而實際上遠比這復雜。就像在現實生活中,事情并非總像看上去的那樣,非黑即白,而是大量變化的灰色陰影。

  B:有人評價說,“哈利·波特”幾乎造就了一代人,你認同這個看法嗎?
  M:的確是這樣。第一本書在15年前出版,“哈利·波特一代”就從那時候開始成長,跨越了年齡、性別、種族、文化和國家的界限。更重要的是,這些書不僅是孩子們在看,大人們也看。我覺得英國出版商Bloomsbury很偉大,也很有遠見。它在印刷這些書籍時使用了兩個封面,一個是針對大人的,另一個是針對小孩的,盡管內容幾乎是一樣的。
  當然,“哈利·波特”里最核心的主角還是孩子們,尤其是“鐵三角”——哈利、羅恩和赫敏。但是,那些成人角色也幾乎獲得了相同的關注,不僅是鄧布利多、伏地魔和斯內普,還有其他的小角色也有各自的追隨者,像馬爾福、莫麗?韋斯萊、盧平教授和小天狼星。這是十分聰明的做法,它使得讀者群得到了擴大。
  “哈利·波特”另一個偉大之處,就是書與電影的緊密聯系。如果說書的近5億銷量不過是個文學現象,那么電影則放大了這一切。從第一部電影開始,“哈利·波特一代”便幸福地看著年輕的小演員在銀幕上長大,就像他們的朋友一樣。
  當讀到或看到“哈利·波特”里的角色時,我們常常會把自己代入其中,包括我們的責任感和身份感。這些超越時間的主題永遠不會過時,也沒有文化或國籍上的障礙,這才使得它具備國際吸引力。當鄧布利多說“決定我們成為什么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這句話時,他是在對哈利說,也同時是在對我們說。

  B:“哈利·波特”體現了哪些英國傳統的價值觀?
  M:對于英國人的價值觀,我必須一開始就強調,要明確定義恐怕是不可能的。不僅如此,總有許多相悖的證據可以說明,并不是每個英國人都享有同樣的傳統價值觀念。對于這一點,我恐怕暫時沒時間深入解釋其中的矛盾。
  許多英國人稱,忍讓是他們的優良傳統。當人們想起“哈利·波特”里那些偏見與歧視時,他們可以很清楚地看見,作者J·K·羅琳賦予了主人公忍讓的可貴品格,和反面人物難以隱忍的性格缺陷。同樣,英國的戲劇傳統,甚至是競技體育也都展現了這種品格。 在魁地奇比賽中,格蘭芬多與斯萊特林就分別扮演了制度遵守者與破壞者的兩個極端。
  此外,英國人喜歡塑造“特殊群體”這個概念。他們往往僅包括一小部分成員,但他們反抗不公和不合理的制度。這些人物在英國歷史中比比皆是。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在伏地魔威懾下的魔法部,被塑造成一個不合理的專制獨裁機構。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作者塑造了許多為爭取自由、反對壓迫的非凡人物群像,其中總會有一些小人物,他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幫助推翻了專制統治。這些人包括納威和羅恩,他們都是取得對伏地魔最終勝利的最有趣、也是最關鍵的人物。
  雖然我必須強調,這些英國人所謂的傳統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世意義,但我想這些角色還是能很好地體現這些價值。

  B:你是如何把哈利·波特與現實議題聯系起來的呢?
  M:在我關于偏見和英國主義的講座中,我很關心與現實結合的問題。例如,我會拿艾滋病與狼人做比較,后者也是因為遭到血液感染而造成的。以英國人的角度,我們會分析“哈利·波特”是否代表了舊式(或是理想的)的英國社會,而非今日日趨復雜的英國。

  B: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
  M:這很難回答!如果是讓我從“鐵三角”中選一個最喜歡的角色,就容易多了。我一開始很欣賞斯內普教授,認為他不簡單,并不像是一個思想狹隘、只會啃書的老師。但之后, 德拉科?馬爾福也讓我感觸良多,特別是在最后一部書中,當哈利等人被抓到馬爾福莊園,他并沒指認哈利·波特。我們該明白的是,我們對這些人物的了解其實少得可憐。要論及最喜歡哪一個,恐怕選擇太多了。

  B:你如何看待《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M:這些電影很精彩。事實上,除了最后一部電影里的兩個場景以外(我不會提前告訴你是哪兩個),極少有其他地方能讓我挑出瑕疵。影片中的“鐵三角”至關重要,我們見證了他們十年來的成長之路。我們從電影中看到的,是“真實”人物的行為舉止、面部表情和情感波動。事實上,有人懷疑羅琳在后面幾部小說中為哈利、羅恩和赫敏設計情節時,腦海中浮現的正是三個主演的形象。。
  我最近在課堂里使用的,是《哈利·波特與死圣(上)》里的一場戲:哈利與羅恩大吵一架,羅恩憤憤離去,在他離去前,他問赫敏是和他走,還是留下和哈利在一起。這一段有著強烈的戲劇沖突,而電影很完美地將之展現出來。我還問了學生們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赫敏,你會如何抉擇?”他們的回答非常有趣!我想這是電影比書本更具感染力的最佳證明,因為多年來我們知道有這么三個具象的真實人物。
  同一部電影中還有個場景,即影片開始時,赫敏將自己從家庭相冊中一一刪除。電影中的這段情節十分動人,但在書中,赫敏僅僅告訴哈利和羅恩她消除了父母對她的記憶,絲毫未提及相片。這是很好地證明了電影如何加深我們對于小說理解的例子。

  B:“哈利·波特”對你個人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M:很顯然,我現在成了研究“哈利·波特”的專家,每天我都會花時間研究哈利·波特是如何對社會議題產生影響的。結果,我花了很多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拜讀小說、觀看電影,觀察它們商業化的進程,也關注媒體的報道以及“哈利·波特”學科同仁的研究成果。我同樣也為媒體撰稿,接受訪問,為公眾演講,同樣也像許多人一樣靜靜地等待羅琳的新“哈利·波特”官網上會出現什么讓我驚喜的東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哈利波特 黑色終結 2010-11-30
· 《哈利•波特》首版軟皮本拍出近2萬美元 2009-03-16
· 《哈利•波特》作者狀告“粉絲” 2008-04-18
· 《哈利•波特》電影完結篇將分為上下兩部 2008-01-23
· 羅琳新書拍賣 告別哈利•波特 2007-11-1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鱼台县| 苗栗县| 富民县| 靖江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