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拍價上億 古琴投資強勢暴發
2011-06-03   作者:吳偉忠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5月30日,來自全國各地近10家、200余張各式新舊古琴匯集在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記者 江宏景/攝

    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名家字畫、明清瓷器等歷來是拍賣領域的大項,成交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古琴則屬于雜項范疇,而雜項從來也沒在藝術品市場唱過主角。但最近幾年來,以古琴、高端鉆石、名家紫砂壺為代表的一些雜項珍品逐漸在藝術品市場脫穎而出,拍賣價格逐年走高,尤其是古琴,已成為雜項拍賣領域的一支生力軍。

  唐代古琴拍出1.15億元人民幣

  在5月22日舉行的中國嘉德2011春季拍賣宮廷御瓷珍玩專場中,一件唐代“大圣遺音”伏羲式古琴經過眾多買家的激烈競拍,最終以1.15億元的高價成交。中國古琴拍賣價自2010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中首度突破億元人民幣大關后,又一次登上億元成交榜,可見其升值潛力已絲毫不比名家字畫和明清瓷器等傳統大項遜色。
  據介紹,“大圣遺音”古琴為伏羲式, 桐木胎,圓池上刻草書“大圣遺音”四字,池內納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隸書“至德丙申”四字年款,池下有“困學”、“玉振”兩方印。
  此琴迄今已有1250年歷史,琴之足孔四周漆多剝落,木質亦接近朽蝕,足端雖纏裹織物并嵌塞木片仍難固定。為此王世襄先生特請專家制作銅套并仿舊染色,并邀請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安裝銅足套于孔內,不僅天衣無縫,且琴音絲毫無損,效果極佳。管先生曾笑曰:“又至少可放心彈五百年了。”
  據中國嘉德市場部介紹,此琴原為北京著名琴家錫寶臣先生所藏。1948年,文物收藏家、鑒賞家王世襄、袁荃猷夫婦以三件飾物、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再加三枚翠戒指換得。

  屢創新高 拍場稱雄

  雖說古琴問世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一直屬文人雅士的珍藏,尋常人家根本難見其蹤影,尤其是清末民初以后,社會動蕩加劇,古琴的存世量日漸稀少,古琴已漸漸被現代社會所遺忘。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不斷紅火,昔日養在深閨的古琴逐步進入公眾的視野。古琴從剛參拍時的不為人重視發展到今天的受市場熱捧,已發展成為投資理財領域不可或缺的收藏佳品,內地不少一線拍賣公司也開始重點打造古琴拍賣專場。
  其實,早在2003年7月,古琴就開始在拍賣市場嶄露頭角。在中國嘉德2003春拍中,一件唐代“九霄環佩”琴,就曾創造了346萬元的當時古琴拍賣的最高價格;同年11月,號稱“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夫婦收藏的唐代“大圣遺音”伏羲式琴又以891萬元的高價成交,對當年的藝術品市場來說,這可說是一個非常高的天價了。但是,在隨后5年多的時間里,雖說看好古琴投資前景的人不斷增多,但藏有古琴的賣家卻不愿輕易脫手,故這幾年里拍賣市場很少見到珍稀古琴的身影,古琴收藏陷入了盤整狀態。
  盤整了數年的古琴行情終于在2009年的藝術品秋季拍賣市場中強勢暴發,一批珍稀古琴驚艷亮相,高價成交,轟動一時。如在2009年嘉德秋拍中,一件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萬元的成交價再創古琴拍賣紀錄新高;在隨后的匡時秋拍古琴專場中, 吳景略先生收藏的唐代“太古遺音”琴、宋代“龍升雨降”琴和元代“朱致遠修百衲”琴又分別以2072萬元、1232萬元和582.4萬元的不俗成績落槌。
  進入2010年后,古琴拍賣更是天價迭出,風光無限。如在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件晉太康二年“猿嘯青蘿”琴以1904萬元成交;在2010年11月中旬舉行的蘇州吳門十周年慶藝術品拍賣夜場上,一張明代晚期的孔府“御書堂”乾隆御用無底蕉葉古琴以5800萬元的天價拍出,又創出中國古琴拍賣有史以來的最高價。緊接著,2010年12月上旬北京保利五周年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銘的“松間石意”琴又創新高,竟破天荒地以1.36億元的天價成交,中國古琴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該琴之所以能以1.36億元成交,除了古琴本身所具備的收藏價值外,更重要的是因為該琴除了宋徽宗御制外,還有乾隆皇帝的御題,最終才能錦上添花,身價倍增。

  文人雅藏 源遠流長

  在中國的民族樂器中,古琴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歷史。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創始之初,它同瑟與玉磬,被列為堂上之樂,可禁心載道宣德,地位較高。它的音韻深邃蒼遠、空靈飄逸,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古琴由于其特殊的制作過程和材質等原因,每一張琴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古琴形制為7弦、13徽,一般長約3尺6寸5(約120-125厘米左右),象征一年365天。一般寬約6寸,厚約2寸。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征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制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幾部分。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琴、棋、書、畫”一直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修之課。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形成“士無故不徹琴瑟”,連孔子亦向師襄學《文王操》,并自作《龜山操》、《將歸操》等古琴曲。
  據史料記載,孔子、司馬相如、蔡邕、蔡文姬、嵇康、歐陽修、蘇軾等都以能彈琴而著稱。現存于世的七百余首古琴曲譜,大多數也都出自古代文人之手,尤其是流傳千古的《高山流水》,即“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至今仍回蕩在人們心間,古琴成了文人雅士的珍藏。
  古琴的衰落始于明清時期的社會變革,隨著當時國勢飄搖,文人士大夫優裕的生活逐漸喪失,宮廷專職琴人日趨減少。特別是清室,與明室琴風盛行不同,皇族不習琴,所藏的古琴僅被視為古董,琴的實用性減弱,宮廷琴藝基本停滯,清末廢止科舉制度,文人入仕無望,琴的保存和發展大受影響。
  看一張古琴的收藏價值究竟如何,除了看其本身的年代外,琴的材質、品相、樣式及音色等也不可小覷。此外,琴的銘文也格外重要,自古以來凡良琴則必有銘文。銘文多刻在琴背,內容一般為琴名、題名、制琴時間、閑印、藏印和跋語等,也有刻在龍池上下和兩側。此外,還要看它是否屬名家藏琴,是否傳承有序,這也是買家們所看重的,有時一些名琴家也是名書畫家,他們的書法題刻銘文也會大大豐富古琴的文化內涵,使琴的收藏價值得以提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十余件郵品春拍價格破萬 2011-05-03
· 法國:第一夫人"自畫像"拍價6500歐元 2010-07-09
· 第一夫人"自畫像"拍價6500歐元 2010-07-09
· 法國:約瑟芬皇后書信拍價創新高 2010-04-02
· 美國:超人漫畫首發刊拍價再創新高 2010-04-0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怀仁县| 望江县| 永州市| 哈巴河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