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藝術品拍賣會不是競技場
2010-12-29   作者: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字號

    現在中國的收藏家,100個里只有不到10個人收藏的東西是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剩下的90個人,不是買到贗品,就是買到“裝飾性”和“學術性”的藏品,投資價值幾乎沒有
  “四不像”---這是66歲的臺灣收藏家徐政夫對自己30年收藏經歷調侃式的總結。
  上世紀60年代,臺灣有一批文學家和導演發起了“鄉土運動”,很多電影和文學作品都充滿著“復古”和“ 懷舊”情調,知識分子中間彌漫著懷舊、復古熱潮。
  當時的徐政夫是一所大學的教書匠,受到“鄉土運動”的影響,他對臺灣原住民文化很入迷,開始收藏與之相關的藝術品、手工藝品。
  當經營百貨公司、同樣對收藏很感興趣的蔡辰洋邀請他負責籌辦“寒舍”---臺灣第一家大型古董店的時候,愛好和獨特的商業敏感,讓他嗅出了一個收藏“大時代”在臺灣即將到來的氣息。
  90年代初的“寒舍”,玉器、書畫、瓷器什么都有,可以說是臺灣最大的古董店。當時知識階層和上層社會的人,如果沒去過寒舍,都會被笑話沒有水準,不夠時尚。
  而徐政夫與大陸收藏界打交道,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2008年,徐政夫的觀想藝術中心在北京成立。30年的藝術品投資經驗,讓他成為大陸企業家的藝術品投資“經紀人”;學者的背景,使他和大陸文物界專家的關系非同一般;擁有價值過億的收藏品,也讓他成為國內外許多知名博物館的策展人、供貨商和座上賓。
  正是這種收藏家、學者、經紀人和策展人重疊的“四不像”身份,讓他對兩岸以及國際藝術品市場,能夠冷靜地對比和分析。他把當下中國的這股收藏熱,稱為收藏業“熱烈競爭”的繁榮。

  中低檔的收藏品是最易破碎的泡沫

  《望東方周刊》:現在大陸的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非常熱,在大陸收藏家中,是否存在一些共同的認識上的誤區?
  徐政夫:首先,我把購買藝術品分為投資和收藏兩種形態,大陸和臺灣最大的區別,就是投資大于收藏。收藏分三種類別:學術類的、裝飾類的和藝術類的。如果要用收藏品投資,只能投資到藝術類的收藏品中,而什么是藝術品,這是需要鑒定的。
  曾有很多大陸的收藏家請我到家里去“喝茶”,其實就是讓我去欣賞藏品。但是我很少應約,并不是沒時間,而是實在“不忍心”揭穿。現在中國的收藏家,100個里只有不到10個人收藏的東西是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剩下的90個人,不是買到贗品,就是買到“裝飾性”和“學術性”的藏品,投資價值幾乎沒有。
  “學術類”的藏品,就是在考古中發現的,類似于史前陶器和北京猿人骨頭之類,有學術價值但是不美觀的東西,“學術有價值,市場無價格”。
  “裝飾性”的藏品就是類似于山西家具、徽州磚雕、木制門窗、民窯瓷器、奇石等等,可以放在家里做擺設,美化環境,但是不要希望它能賺錢。
  值得投資的收藏品有一個共同點:人見人愛。現在許多專家把投資收藏品說得很復雜,其實最核心的要看它是否有足夠的藝術性。 唯有藝術品才能可長可貴,畢加索、梵高如此;張大千、齊白石如此;青花瓷、琺瑯彩如此;商周銅器、北魏石刻亦如此。

  《望東方周刊》:大陸的拍賣會中,越來越多的藏品拍到億元天價,這是否標志著收藏業進入了黃金發展期,是否有泡沫存在?
  徐政夫:真正的藝術品,不管是現在的還是過去的都很貴。當代名家的畫作,一張也要幾千萬,古董賣到上億元也就不算奇怪了。
  1990年左右,臺灣的收藏非常熱,當時有很多人買古董、買藝術品、買油畫,已經可以轉手賣到上千萬。因為當時大陸很多文物流到港澳、歐美、日本,我們也從歐美購買。所以90年代臺灣成了中國文物的重要集散地。現在,臺灣由買方變成了賣方市場,成了供給方,很多收藏家賺了大錢,因為大陸對收藏品的需求量太大了。
  從世界范圍來說,什么地方收藏力量大,經濟實力雄厚,就會成為文物和藝術市場的中心。90年代時,世界文物中心在英國倫敦;2000年后轉移到美國紐約;再經過四五年轉到了香港;現在世界上拍賣量最大的地方是北京。
  從拍賣量來講,中國已經是世界文物中心了,但是從影響力來說,還沒有成為核心。我們很少召開世界性的博覽會,中國的拍賣行還沒有能力去紐約開拍賣會,我們依然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繁榮”,遠沒有完成國際化的過程。
  現在大陸收藏家更偏重于投資和保值,這種情況下,藝術品的價格就受到經濟起伏的極大影響。投資性的收藏越多,收藏市場的變化就越大。一個人買了2億元的藏品,當經濟出現問題,他就要拋售,這會造成收藏市場供需的不穩定。投資收藏的人越多,經濟不穩定時,泡沫風險就越大。
  另外,藝術品投資應該是世界性的,你買的東西,必須是各國收藏家都趨之若鶩的。但現實是,在國外的拍賣會上,你會看到為一件拍品爭搶的都是中國人自己,外國人不感興趣,這就不是國際性的投資,所以風險就很大。外國人看重銅器、三彩、雕塑、佛像,而中國人喜歡買名畫、宮廷御用品、犀角玉器。
  不管是否有泡沫,最好的方法就是買真正有藝術價值的、重要的藏品,即使遇到金融風暴,幾年過去,真正好的作品價格還是會漲回來。如果大勢衰退,第一個受影響的都是中低檔的東西,高端藏品至少是保值的。

  買當代藝術品不是投資,是投機

  《望東方周刊》:近5年來,當代藝術品投資經歷了從繁榮到蕭條的過程,這是否對現在的古董熱有提示性作用,當代藝術品的投資功能是否不如古董有前景?
  徐政夫:1999年,我就開始到大陸買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實際上,2004年油畫的興起,跟我也有一點關系。2004年以前,只有嘉德華成兩家大陸拍賣行拍賣油畫,都是慘淡經營,讓他們真正活起來的,其實是2004年上海保利與北京翰海加入拍賣當代藝術品的那一波熱潮。
  2003年秋天,中國水墨畫出現了大崩盤,100萬的藏品,僅僅半年時間,價格就掉到了40萬左右。當時我投資了上海保利和北京翰海兩家大陸拍賣公司的油畫部門,在2004年秋天,我從臺灣帶了很多當代油畫進大陸,進行了兩次拍賣---在上海的保利拍賣會,一件作品拍到6000多萬;在北京的翰海拍賣會,一件作品拍了7000多萬。當代藝術品投資一下子就火了。
  對大陸的拍賣市場來說,2004年的秋拍是一個轉折點,從那以后,當代油畫價格開始狂飆,當時的情況,和現在的古董行情相似。還記得現在一幅至少5000萬的曾梵志的作品,當時僅以25萬拍出。
  其實那個時候,我只是想知道大陸喜歡誰的畫,兩年之內,吳冠中、林風眠等一線畫家的畫因為藝術性,劉野、周春芽、曾梵志、劉小東等當代藝術家因為創意高強脫穎而出,一直到現在,他們的畫也非常值錢。同時也有熱昏了頭的,一幅作品三年漲50倍甚至100倍,畫家一夜暴富,而購買這些畫作的收藏家后來全被套住。
  收藏這個行業,興在百業前,也衰在百業前。2008年金融風暴前,我就勸誡一些畫家,賺的錢不要亂花,結果很多人不聽,現在窮得連畫室也不能做了。在經濟不景氣的階段,很多人才會對藝術市場進行“盤整”,也就是過濾,才會理性看待作品真正的含金量。
  買古董是投資,只要買的是對的,就很安全。但正因為它是已經蓋棺定論的,信息很透明,所以想用它做短線投資,買進賣出賺大錢,是不容易的,比較適合長期投資。
  投資當代藝術品是投機,如果碰對了,可以翻幾十倍上百倍的價錢。但是買對了也不簡單,是一個大學問。

  拍賣場不能是嘉年華或競技場

  《望東方周刊》:近年來,各種拍賣會在大陸很多,而且場面都非常火爆,這是不是好現象?
  徐政夫:現在的拍賣會上,這種你爭我搶的繁榮,其實是一種不規范、不成熟的表現。
  大陸的拍賣會,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現場規模巨大,很多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像是競技場,又像是嘉年華。
  拍賣會似乎是表現個人魄力的機會,甚至很多人是幾個朋友一起來,相互撐面子。這種現象在國外比較少。我在英國倫敦參加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賣,拍賣場很小,頂多坐80個人。紐約的拍賣場,通常只有五六十個座位。而且參加拍賣會的都是熟人。
  西方一些收藏者買東西不會自己到現場去買,都是請經紀人,而經紀人之間基本都認識,所以沒有太多爭搶,甚至在拍賣會前大家都已經溝通好了,誰拍哪個,這樣反而給雇主省了錢。我們的拍賣會,都是企業家或者收藏家“御駕親征”,參加拍賣的時候熱血沸騰,但是其實并不太懂行。不知道圖冊和實物的差別,它在世界上的數量和稀有程度,無法正確估算投資價值。
  另外,在國外,經紀人必須是一個誠實、專業、有經驗的人。這就避免了很多買假的情況,而且在國外收藏品投資都是隱型投資,這對收藏者來說是一種保護,風險最小,不會有輿論壓力。在大陸,很多企業家以自己或者自己企業的名義去拍得某件藏品,過幾年再賣出的時候,會有人猜測是否該企業遇到財務困難,這對企業是很大的幾害。
  現在大陸的藝術品經紀人制度沒有建立,這個市場上大部分都是非專業的愛好者或者純粹的投資者,其實大陸很需要好的藝術品經紀人,為藏家做規劃,不管是做博物館,還是用于投資,可以避免買假和盲目投資的幾率。

  收藏已經變成資本市場

  《望東方周刊》:現在大陸的收藏市場,“假拍”和“拍假”的現象很多,這是否是收藏的必經階段,是否有規范市場的有效方法?
  徐政夫:大陸目前的收藏交易市場比較混亂,倫理道德沒有建立好,賣的人和買的人心態都有問題。
  俗話說,“從南京到北京,賣的總比買的精。”賣家總有一套說辭,讓你上當。而現在大陸法律并未對此進行規范,法律的制衡作用是沒有的,只能靠自律。
  買東西的人,要有品位,有理智,不要想著一夜暴富或者占便宜。現在市場有兩個特征,以前賣古董可以開張吃半年,現在已經不可能了,小資本投入也不能做收藏。收藏已經變成資本市場,古董商和畫廊,沒錢的人難開好店。專家也要有真才實學,不能不懂裝懂,這幾個因素都達成了,市場才能規范。
  其實,大陸的收藏還處于自由競爭階段,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
  現在大陸拍賣公司實在是太多了。這跟收藏業的發展階段有關系,我們畢竟只有20年的發展經歷。目前已經有幾家信譽比較好的拍賣公司,他們要慢慢積累口碑和可信度,這需要時間。小的拍賣公司也要慢慢被越來越規范的市場淘汰掉。將來會好的越好,差的越差,慢慢形成理性穩定的行業規則。
  西方已經有300多年成熟的收藏市場管理經驗,我個人比較欣賞英國對收藏市場的規范方法。不是說在英國假貨不存在,而是分級非常鮮明。現在在大陸,不管你是在潘家園還是在古玩城,甚至在拍賣公司,買到的東西都不能確定其真假。
  英國的收藏市場分為三級,最低一級是跳蚤市場,這里只賣舊貨,不管真假,價格都在3英鎊到5英鎊之間;比較好的一部分,進到相當于我們的“古玩城”的地方,在那里大概有80%都是真貨,當然價錢也比較高,這是第二級;最高一級就是古董店,多是大古董商或者知名藏家開的,大多都有上百年歷史,是名牌店。里面賣的東西,很多都是皇族用品,有的店門口還有皇冠標志。這里面的藏品,擺出來的可能不到20件,但件件是精品,價格可能比拍賣行還高。在這里不太可能買到假貨,店員或者店長會給你親自解釋,這些人或者是學者,或者就是收藏家本人。所以,在英國有些收藏家根本不去拍賣場,把一切收藏的事都委托給古董店去辦。
  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一家真正的古董店,這需要經驗積累、人脈,沒有三五個億的資金,不在圈內混出名氣和信譽度,是沒法做成的。將來只有靠好的中國藏家來開好店,其實,在北京的琉璃廠、南京的秦淮河早就有過這段輝煌繁華的日子,只是好像我們都忘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歲末藝術品拍賣市場盤點之書畫篇 2010-12-27
· 藝術品拍賣熱瘋 如何選擇潛力股 2010-12-22
· 藝術品拍賣盛筵背后的警醒 2010-12-21
· 保利秋拍52.8億元 創中國藝術品拍賣單季紀錄 2010-12-09
· 嘉德秋拍成交41.33億元刷新中國藝術品拍賣單季紀錄 2010-11-2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嘉义市| 文安县| 永嘉县| 兴仁县|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