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銀行·保險
小心銀行理財產品高收益“陷阱”
2010-08-26   作者:  來源:中國保險報
 

    看著宣傳單上高達10%的預期收益率,小楊不禁心動,在年初買了某銀行的理財產品。然而,前兩天那期理財產品到期時,小楊卻發現它的收益水平遠低于銀行的宣傳。
  近來,這樣的投訴屢見不鮮。許多投資者反映,他們前往銀行存款時,卻稀里糊涂地被銀行銷售人員誤導買了所謂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可是,到期后才發現收益根本達不到銷售人員介紹的水平。所以,投資者在投資時,千萬不能輕信銷售人員天花亂墜的推廣,而一定要認真理解產品的特性及產品說明中的條款,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財富和權益。

    高收益成“大忽悠”

  筆者鄰居張阿姨最近遇到了煩心事。2009年,她到一家銀行存錢,銀行工作人員向她推薦了一款理財產品,說是利息高、能分紅,還能隨時支取。前些日子家里急需用錢,取錢時她才發現,手里的存單竟是一份保險單。
  目前,銀保業務迅速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特別是不規范經營、銷售誤導行為的存在,對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有業內人士說,個別銀行甚至給工作人員定下保險銷售任務,致使一部分銀行業務人員向客戶介紹產品時,故意夸大收益、隱瞞風險,誤導消費者。
  一些代理保險產品的銀行工作人員往往利用消費者信賴銀行的心理,謊稱某種保險是該銀行的理財產品,誤導消費者購買。對銀行來說,如果沒有如實告知,就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涉嫌欺詐。而作為消費者,在辦理銀行柜臺業務時,則一定要認真閱讀有關條款,學會自我辨別,不可輕易簽字。

  風險提示不夠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一些銀行網點擺放的彩色精美宣傳資料,風險提示并不醒目,且不明確。尤其是一些銀保產品,風險提示的字號遠遠小于宣傳收益的字號,有的說法含糊,并未明確預期收益不能作為承諾。
  比如,一位未購買過理財產品的客戶,打開宣傳頁看到的都是放大字號的預期收益率有多高,一時糊涂就忽略了其存在的風險。只有當投資者要求看更詳盡的資料時,客戶經理才會另打一份內部共享的某款理財產品資料。
  同時,客戶是否有提前終止合同的權利,在宣傳頁上只字未提。在某一產品宣傳頁上明確表示,不收取認購費用、申購費用、贖回費用或手續費。某銀行客服經理透露:“銀行不是不收取手續費,只是給客戶看的資料里,預期收益率是已經刨除手續費的收益,所以當客戶提及時,自然會說不收取。”
  專家指出,不要輕易迷信銀行高收益保本的理財產品,很多都不保本,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將預期收益率標得如此之高,有明顯誤導投資者的嫌疑,銀行的廣告宣傳不應只講可能的收益,卻避而不談潛在的風險。投資者如果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不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的收益計算細則,而僅僅為銀行給出的高額收益所吸引,那么最終很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損失自己的時間和金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理財產品霸王條款遭受質疑 2010-08-25
· 收益率45%有多大概率?理財產品銷售"三宗罪" 2010-08-25
· 結構類理財產品受關注 2010-08-25
· 銀信合作松綁 信貸理財產品回潮 2010-08-23
· 在售銀行理財產品[2010-08-20] 2010-08-20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三論通貨膨脹是生產力現象·[思想頻道]查處閑置用地不會解決房價問題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丹阳市| 安宁市| 阳春市| 武宁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