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福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破繭之旅
    2010-08-04    作者:記者 葉建平/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由“火焰山”到“林果山”的漸變,是長汀的一次破繭之旅。
  福建省長汀縣曾經是我國南方紅壤丘陵區(qū)中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份之一,水土流失歷史之長、面積之廣、危害之大,一度居福建省之首。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過去的“火焰山”逐漸變成林草滿山、果木飄香的風景名勝,其治理模式被譽為中國水土流失治理的優(yōu)秀品牌,更被兩院院士稱為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隨全國政協(xié)和水利部的專家團來到長汀,隨行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巡視員張學儉對記者說,長汀的許多做法,對全國革命老區(qū)水土流失帶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客家首府”一度面目全非

  古客家人依汀江而居,遂成綿延千年的閩西大邑、客家首府、今日長汀。今天,站在長汀的山上了望,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高速公路在云端盤繞,山腳溪邊是如畫般的田園農舍。這樣的畫面斷難與“火焰山”、泥石流等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
  但長汀的苦難確是不爭的事實。長汀縣縣長林旭說,這里的農民歷來有砍林燒柴的習慣,水土流失就是“燒”出來的。“百姓問計于山林,窮索取而失度,致植被遭毀。四周山嶺,盡是紅色,閃耀血光,土石裸露,溝壑縱橫,泥沙淤塞,年復一年,河比田高(《長汀河田新志》)。”“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是長汀以河田為中心的水土流失區(qū)生態(tài)惡化、居民貧困的真實寫照。
  據(jù)1985年測定,長汀水土流失面積達146.2萬畝,占全縣面積近1/3。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強度級的水土流失區(qū)。
  長汀的水土流失狀況得到歷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1983年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就曾寫下《水土保持三字經》,親自指導督促長汀的水保工作。從2000年開始,福建省在財政并不富裕的情況下,每年給長汀縣安排1000萬元的專項治理經費,從而拉開了長汀大規(guī)模治理水土流失的序幕。
  長汀縣一方面整頓稀土礦點采石場,搗毀非法礦點,治理廢棄礦山,迅速恢復被破壞的山體植被;另一方面加強氣象觀測、水文控制和土壤監(jiān)測網絡的建設,從政策到機制上探索符合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新路子,并重點處理好預防與治理、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長遠的利益關系,從而使生態(tài)環(huán)境大為改善,動植物多樣性逐漸恢復,治山與治窮同步進行。

  “三個結合”完成一種創(chuàng)舉

  將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保護、經濟發(fā)展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用“反彈琵琶”的思維創(chuàng)新理念和技術,這是長汀的經驗。中國工程院院士馮宗煒在考察后評價說,這種治理方法順應了自然規(guī)律,是一種創(chuàng)舉。
  “等高草灌帶”便是長汀人的一種嘗試。他們把坡面工程與造林技術結合起來,通過水平溝整地截短坡面的長度,借以削減徑流沖刷力,攔截坡面徑流泥沙并沉積養(yǎng)分,形成一條條水平生長的茂密草灌叢。這一做法尤其適用于極強度的水土流失區(qū)。
  “草牧沼果”是長汀人的另一種嘗試。以草為基礎,沼氣為紐帶,果、牧為主體,形成植物生產、動物養(yǎng)殖與土壤改良三者鏈接的良性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轉化系統(tǒng),從而達到治理水土流失、抑制亂砍濫伐、增加農戶收入的目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縣已建設沼氣池6800多口,覆蓋了近1/5的農戶;全縣10年新增果業(yè)面積近4萬畝,植被覆蓋率由30%提高到75%。
  創(chuàng)造條件多方吸引社會資本,也是長汀人的一種嘗試。縣里采取拍賣、租賃、承包等方式,建立山林權流轉制度;規(guī)定山林經營權一定30年不變,每畝租金在28元以下;對項目區(qū)種果給予種苗、肥料、蓄水和撫育管理補助,且免交管理與生活用建筑的各種費用;路網統(tǒng)一由政府組織施工,無償提供業(yè)主使用;建立開放式、多元化博士生工作站,為高校、科研單位提供實踐平臺和應用基地,提高治理科技含量。
  良好的政策自然得到社會的響應。農民劉靜美承包了河田鎮(zhèn)一塊林場,總面積4770畝。他動員在深圳當企業(yè)家的兒子回來投資430萬元,種植杉樹、馬尾松等,迄今已造林2820畝。他對兒子說:你不會虧的,家里有你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
  廈門樹王銀杏制品有限公司也在長汀扎下了根。他們在策武鄉(xiāng)開發(fā)了一個銀杏基地,十年來已投入800多萬元,植樹4.7萬株、2309畝,畝產值達3500元。在取得豐厚回報的同時,也為村里人每人每年增加近600元的收入。

  為全國老區(qū)治理提供范本

  經過治理,長汀水土流失區(qū)占總面積的比例已從原來的近1/3降到7%左右。長汀的成功實踐,為革命老區(qū)走出水土流失與貧窮陰影提供了范本。
  目前全國1300多個革命老區(qū)中,絕大多數(shù)存在著水土流失問題,水土流失面積占其總面積一半以上,有的縣甚至高達80%至90%。
  目前全國水土流失的地域,按土壤侵蝕類型可分為西北黃土高原區(qū)、東北黑土區(qū)、北方土石山區(qū)、西南土石山區(qū)和南方紅壤丘陵區(qū)五種。長汀所在的南方紅壤丘陵區(qū),其面積之大,涉及農業(yè)人口之多,均居各類型區(qū)首位。
  近30年特別是近10年來,水利部、財政部牽頭組織了一系列以革命老區(qū)為主的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工程投入嚴重不足,財政補助標準不高,水土流失治理范圍不大。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涉及的老區(qū)縣僅86個,不足全國革命老區(qū)總縣數(shù)的7%;涉及水土流失面積10萬平方公里,不足全國革命老區(qū)縣水土流失面積的10%。
  兩年前,水利部組織了兩院院士對革命老區(qū)進行了調研。據(jù)此,孫鴻烈等10位院士向溫家寶總理和回良玉副總理呈送了“關于加大革命老區(qū)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的建議”,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2008年8月,兩位總理做出了明確指示,要求水利部、財政部盡快組織編制《革命老區(qū)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規(guī)劃》。
  據(jù)了解,目前該規(guī)劃已基本成形,正準備上報國務院。此規(guī)劃將涉及20個省份的491個水土流失重點縣(市、旗、區(qū))。按此規(guī)劃,今后10年,這些縣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3.1萬平方公里,總投資650多億元。其中,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海南7個省147個縣,皆處在南方紅壤丘陵區(qū)。
  水利專家認為,紅壤丘陵區(qū)的治理要充分利用豐富的水土資源,改坡地為平地,改旱地為水地,建設高產穩(wěn)產田,做到糧食自給有余;實行喬、灌、草結合,建設植被;利用豐富的植物資源,建設“名、優(yōu)、特、新”經濟林和果品基地,發(fā)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在這一方面,長汀顯然可以提供長足的經驗。

  相關稿件
· 水土流失現(xiàn)狀摸清 2008-11-21
· 調查顯示:我國近四成國土面積水土流失嚴重 2008-11-21
· 2006年中央斥資14.57億元綜合防治水土流失 2007-02-26
· 漢江水土流失威脅南水北調工程 2006-12-28
· 水利部:治理現(xiàn)有水土流失面積還需四五十年 2009-06-30
 
眉山市| 杭锦后旗| 乌兰察布市| 宽城|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