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廣東:補齊經濟“短板” 防范“拉美陷阱”
積極應對四大挑戰
    2007-03-30    本報記者:黃玫 趙東輝    來源:經濟參考報

    廣東經濟逐步轉入質量型、效益型增長軌道,成為全國發展較“經濟”的經濟大省。(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人均GDP2003年達到1090美元,經濟社會正進入一個充滿機遇、面臨風險的關鍵發展階段。先行一步的廣東率先遭遇挑戰,擺在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應對得當,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如以前的“亞洲四小龍”;另一條則是應對不力,踏入“有增長無發展”的“拉美陷阱”。

挑戰一:廣東城鄉和區域發展仍不平衡,山區、東西
兩翼成為經濟發展的“寒極”,與珠三角發展差距較大。

    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使廣東同時擁有全國最發達的地區和最落后的地區。廣東21個地市中,僅占全省面積23%的珠三角七市,集中了全省78%的經濟總量和85%的財稅,而粵北山區七市和東西兩翼七市各自的人均GDP,僅是珠三角的1/5和1/7。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0至2005年廣東各區域人均GDP的基尼系數逐年增大,由0.2647上升到0.3057,擴大0.041,顯示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程度逐漸加深。
    為了讓落后地區煥發“后發優勢”,2007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廣東將對山區、東西兩翼各市和江門市各安排一億元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支柱產業發展。同時推進山區工業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大型基礎項目。加快粵東石化帶和能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粵西重化工業、臨港工業和區域物流業。推動東西兩翼傳統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農業、資源加工業和海洋產業發展水平。
    除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外,廣東下放地級市的經濟管理權限到縣,實行財政激勵型轉移支付機制,激發基層干部群眾的積極性,狠抓縣域經濟,落后地區呈現強勁的發展態勢。
    這些地區依托資源優勢,形成具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體系,和珠三角展開“錯位競爭”。擁有萬綠湖優質水資源的河源市,大做“水文章”,引導發展與水密切相關的飲料業和綠色食品工業,并將建成亞洲最大的飲用水生產基地之一。梅州市做大做強手工藝品、木制家具、紡織服裝等特色產業。西翼的湛江市依托天然良港打造華南地區的海上物流中心。

挑戰二:廣東的“外源”型經濟存在風險,“內源”經濟實力較弱,
資源環境約束明顯,煤電油運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緊張的狀況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廣東高新技術產業以加工裝配為主,大多處于國際分工體系的中低端環節,核心技術、關鍵部件和主要裝備基本依賴進口或為外方所控制。近年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中加工貿易占87%左右,一般貿易所占比重較小。即使是發展較快的珠三角地區,許多部門和行業的核心技術仍受控于人。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成建三說,大力發展“三來一補”企業、大量吸引外資曾是廣東經濟騰飛的翅膀,但由于資金、技術、市場等受制于人,外源型經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廣東重引進更要重自主創新。
    廣東出臺了《促進創業投資發展暫行規定》,通過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創業投資企業。同時,廣東編制并實施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領域指南,加快建設現有各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科技園區,出臺“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規模”的加快民營高科技企業發展的措施。
    在這些措施的合力下,廣東工業正從以加工裝配為主向以研發制造為主轉變,并推動“廣東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中從參與初級分工轉向參與中高級分工。目前全省已建成159個專業鎮,成為發展高技術最具活力的地域。

挑戰三: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經濟增
長方式粗放,高投入、低效益的問題沒有根本改變。

    近年來,廣東高技術產業發展迅猛,高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等規模指標連年高居全國首位,增長速度高于全國水平。
    盡管如此,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困擾廣東乃至全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難題。廣東高技術產業的高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投入產出率徘徊在較低水平,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均增幅比產業增加值增幅高出約七個百分點。專家認為,廣東要改變過去靠投資拉動、靠資源消耗的發展模式,就必須盡快向投資拉動與創新拉動并重的階段轉變,最后進入創新拉動階段。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鵬飛介紹說,廣東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要主動彌補自主創新這塊“短板”,逐步形成“創新拉動經濟”的發展模式。
    廣東先后出臺了《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決定》、《產業技術自主創新“十一五”專項規劃》等,提出建設創新型廣東,積極組織實施生物技術、軟件、現代農業等領域11個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發展項目計劃,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的帶動、積聚、輻射效應。
    廣東省提出,2007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將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快創新型廣東建設。建立健全自主創新體系和機制,以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為重點。鼓勵大中型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推進公共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和高校、科研院所的重點學科、科研基地建設。以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為重點,梯度推進自主創新,完善區域創新體系。

挑戰四:快速發展在帶來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帶
來諸多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廣東率先進入了矛盾凸顯期。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06年進行的一項社會抽樣調查顯示,當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中,排在前三位的突出矛盾依次為貧富差距、社會治安、社會保障等問題。
    為此,廣東積極打造社會矛盾化解、利益調節的長效機制,把各類矛盾解決在前面、解決在基層。廣東在全國首創了信訪督查專員制度,集中解決在土地征用、城鎮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過程中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重視發揮人民調解的“第一防線”作用,完善縣(市)、鎮(街)、村(居委)、村(居)民小組四級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在社區和鎮村建立首席調解員制度,在鎮法庭設立人民調解窗口。
    自2003年9月起,廣東實施“十項民心工程”,分別在全民安居、擴大就業、教育扶貧、濟困助殘等方面實施政策扶持。其中全民安居工程力爭用五到七年時間對農村15萬戶危房進行改造。在農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解決住房難、行路難、飲水難、讀書難、看病難等“一保五難”問題,實施“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和“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計劃”。

  相關稿件
 
康保县| 岢岚县| 汪清县| 望都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