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歐元搶占先機碳貨幣之爭難以避免
    2010-04-07    作者:新華社經濟分析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全球碳交易市場規模的發展趨勢

全球主要碳交易市場交易情況

資料來源:新華社多媒體數據庫

    ●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預測,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為1400億歐元(約合1900億美元),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將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場,而碳排放額度也將取代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商品。
  ●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機構、風險投資、基金等紛紛涉足碳金融領域。全球碳金融競爭的戰略實質就是參與各方希望通過發展碳金融,掌握未來碳交易的全球定價權。

  全球碳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

  《京都議定書》生效以后,全球碳金融交易市場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交易制度不斷完善,市場參與主體日益增加。
  1.碳交易規模呈現爆炸式增長
  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碳交易量從2005年的7.1億噸上升到2008年的48.1億噸,年均增長率達到89.2%;碳交易額從2005年的108.6億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263.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26.6%。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預測,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為1400億歐元(約合1900億美元),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將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場,而碳排放額度也將取代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商品。
  2.碳交易機制不斷完善
  碳交易現貨、期貨和其他衍生產品的交易市場陸續推出。2008年2月,首個碳排放權全球交易平臺BLUENEXT開始運行,該交易平臺隨后還推出了期貨市場。其他主要碳交易市場包括歐盟的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EUETS)、英國的英國排放交易體系(UKETS)、澳大利亞的澳洲國家信托(NSW)和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也都實現了比較快速的擴張。加拿大、新加坡和東京也先后建立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機制。
  3.市場的參與主體日益多元化
  隨著碳交易規模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多的經濟主體開始參與到國際碳交易當中。除了碳排放權的最終使用者和提供者之外,金融機構已成為碳交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機構、風險投資、基金等紛紛涉足碳金融領域。
  國際領先的商業銀行已經成為碳交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業務范圍滲透到市場的各個交易環節。如在原始碳排放權的生產中,商業銀行向項目開發企業提供貸款;在二級市場上充當做市商,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動性;開發各種創新金融產品,為碳排放權的最終使用者提供風險管理工具等。目前,全球已有40多家國際大型商業銀行加入旨在推動環境保護的“赤道原則”,同時有60多家金融機構宣布采納該原則,在全球范圍內積極開展碳金融業務。投資銀行則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參與碳市場。摩根士丹利2006年10月宣布投資30億美元于碳市場;2007年3月參股美國邁阿密的碳減排工程開發商,間接涉足CDM(清潔發展機制)的減排項目;8月成立碳銀行,為企業減排提供咨詢以及融資服務。世界銀行目前已設立了10個碳基金,總融資額超過25億美元。私募基金也越來越關注碳資產投資。截至2007年底,私募資本主導的碳基金數量已超過政府機構或組織主導的基金。目前全球共有58個碳基金,規模達118億美元。

  碳金融主導權之爭日趨激烈

  從19世紀的“煤炭-英鎊”體系,到20世紀的“石油-美元”體系,與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的計價和結算綁定權是貨幣奠定全球霸權地位的根基。全球碳金融競爭的戰略實質就是參與各方希望通過發展碳金融,掌握未來碳交易的全球定價權。
  目前,無論在全球碳交易的配額市場還是項目市場,歐元都占據著相當大比例的使用空間,是碳現貨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場的主要計價結算貨幣。隨著各國在碳交易市場參與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也試圖提升本幣在碳交易市場體系中的地位。日本試圖使日元成為碳交易計價結算的第三貨幣,美國更是在美元逐步失去全球儲備貨幣信用優勢之時,試圖為美元找到新的出路。此外,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也試圖將本幣與碳交易掛鉤。
  美元是美國主導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工具,也是美國經濟霸權的基石。從歷史上看,美國的國際戰略是基于石油展開的,隨著石油被新能源所替代,這一根基也將隨之更替,從“石油-美元”轉向“碳排放-美元”。由于歐元已經搶占了先機,一場碳貨幣之爭難以避免。目前,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擁有企業VER(自愿參與減排)定價權,歐洲氣候交易所掌握EUA(歐洲排放單位)碳期貨的定價權,歐洲能源交易所占據EUA碳現貨的定價權。

  全球碳金融發展面臨的風險

  雖然國際碳交易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并日益成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機制,但是由于碳交易市場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源于人為制造的需求,這使得供求關系影響價格的機制在碳金融中的作用很弱。碳金融發展仍面臨諸多難題和風險,容易受到很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市場分割的問題。目前國際碳交易市場多以國家或地區為基礎發展而來,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在相關制度安排上存在很大差異,比如,排放配額的制定及分配方式、受管制行業的規定、是否接受減排單位、如何認定減排單位以及交易機制等,這些差異導致不同市場之間難以進行直接的跨市場交易,形成了國際碳交易市場高度分割的狀態。
  其次是政策風險的問題,“后京都時代”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政策走向,將對今后全球碳交易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由于各國就對當前實施的《京都議定書》中的有關規定存有廣泛爭議,2012年以后相關政策的延續性仍是個未知數,這將成為未來國際碳交易市場發展面臨的最大政策性風險。
  第三是交易成本的問題。較高的交易成本也會對市場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其中也包括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道德風險。監管部門要求指定的運營機構負責減排項目的注冊和實際排放量的核實,涉及的費用較為高昂。由于目前缺乏對中介機構的監管,有些中介機構在材料準備和核查中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這在無形之中加大了市場的交易成本,不利于項目市場的發展。 (執筆:新華社經濟信息編輯部李真盧德坤楊曉靜  參與調研人員:新華社經濟信息編輯部低碳經濟研究小組)

  相關稿件
· 拜耳29億歐元研發投入創德企紀錄 2010-04-02
· 歐元區2月份失業率升至10% 2010-04-01
· 歐元區:解困咋就這么難 2010-03-31
· 歐元告急 誰能挽救? 2010-03-30
· 歐元區3月份經濟信心回升 2010-03-30
 
汉源县| 论坛| 龙井市| 湘潭县| 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