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培養思辨性應是教育轉型的方向
——訪《24堂財富課》作者陳志武
    2009-08-10    本報記者:李曉輝 文/攝    來源:經濟參考報

  陳志武,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中國金融博物館首席顧問,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經濟學家之一。
    陳教授擁有國內經濟學術界少見的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學視野,“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金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金融發展對社會的意義是什么”等觀點啟發了更多人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經濟的思考。

    近聞陳志武回國辦事,《經濟參考報》記者與其相約中國大飯店。大堂一隅,陳志武教授正與如家連鎖酒店創始人沈南鵬先生交談甚歡,倆人均對中國隨后幾個月的經濟形勢表露關注之情。忙碌的陳志武,只給了記者一小時的采訪時間。
    “經濟學真的貼近人的天然本性,只要你對人、對社會有足夠的敏感度并細心觀察,即使像陳笛(其女14歲)這樣的小孩子,在還沒有學過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她照樣能想到如何管理公司、領悟到不同商業模式的訣竅。”陳志武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道出了他與女兒交流對話的感受。

    與子女交流感興趣的話題

    《24堂財富課》是陳志武與女兒談商業模式的對話集,IDG全球常務副總裁熊曉鴿稱其為“陳志武的‘私塾’教案”。同是為人之父的我們,談話自然離不開教育的話題。
    “中國的家長大多與孩子談論更多的是在校學習中的問題,關注的是孩子考試成績和作業完成情況,從書中可以感覺到,您是位有心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比如您的小女兒對經商有很強的好奇心,總想著創業和賺錢,甚至想著哪一天能成為億萬富翁。您采取的做法不是去抑制孩子這些天真的想法,而是根據孩子的興趣,巧妙地將富豪如何創業及商業模式融匯到談話之中。您是怎么想的?”記者問道。
    “首先,這些話題都是沒有經過設計的,是很隨機的。”陳志武說。
    “《24堂財富課》中的第一個話題‘蓋茨的商業模式’,就是一天早晨7點多,我帶著陳笛和她姐姐去上學,收音機里面正好說到美國最新富豪排行榜,講到蓋茨排首位,有500多億美元。陳笛就問他怎么會有這么多錢,他一天也是24小時,不可能比別人時間多,他再怎么勤勞,再怎么不睡覺,在24小時里面通過一雙手直接能夠創造的價值肯定不可能那么多。為什么他可以是500億美元的富翁,這個道理到底在哪里?”
    陳志武接著說,“根據微軟的例子有很多可以講下去的思路和線索。其中我向她灌輸了只要是人人都要用的,不可或缺的東西,這個市場就會很大。如果在商業模式上做得好,能夠產生銷售和總的利潤空間,可以按照不同數量級的方式去增長。”
    陳笛很喜歡錢,書中并不畏言。陳志武還給記者講了件有趣的事。
    “陳笛的姐姐有時需要妹妹幫她保護一些不讓爸爸、媽媽知道的隱私,陳笛就會利用這點向姐姐要錢。結果,陳笛把姐姐未來兩年的零花錢都已經提前預收了。”聞聽此言,我們捧腹大笑,好一個鬼精靈。
    “后來我說陳笛你怎么忍心,把你姐姐未來兩年的零花錢都給你了。她說,我姐姐不想要錢。再一個我知道怎么掌握她最痛的地方,所以她每次求我的時候,我就找她最痛的地方去談價錢。”陳志武笑著說。
    “陳笛的這種趨利性,你是否擔心她將來的道德觀?”記者問。
    陳志武認為,與孩子談賺錢、談商業模式,并不影響對孩子傳輸做人的道德、倫理。
    比如說書中有一集陳笛花很多天的時間琢磨一件事。因為那段時間她自己很喜歡吃糖,她就想到,中國的兒童那么多,如果在每一個小學、幼兒園的門口都開一個糖果店,將其做成連鎖店的商業模式,肯定很賺錢。
    “后來我把這個話題轉變成道德方面的探討。”陳志武說。
    我說,你知道媽媽不讓你每天吃糖,你也知道吃糖以后會發胖,對身體不好,你還要去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讓更多小孩去買糖,這個在倫理上、道義上有一點過不去。
    “她那次跟我針鋒相對,她說,‘你不是每天去星巴克喝咖啡嗎,咖啡難道對你身體好嗎?為什么星巴克公司在全球開了幾萬家分店,他們怎么不考慮賺的是好錢還是壞錢,不顧道德上的考慮而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擴張呢?為什么你可以說星巴克商業模式很好,而我這個就不行?’”
    陳志武說,我向來主張跟學生、子女討論的時候不一定非要有一個結論,更重要的是能夠把一個話題從不同的方面盡量都講出來,讓他們自己去判斷。
    談起女兒,陳志武滔滔不絕,舐犢之情溢于言表。

    中國的教育體制束縛產業結構升級

    《24堂財富課》中陳笛問了一個問題,就是杰克讀完耶魯后,為什么還要去哈佛商學院讀書?這也是我關心的。記者請陳志武談談中美兩國的教育體制。
    “我在書中提到,耶魯本科教育是注重全方位的基礎教育,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數學與工程等等各方面都要學,目的是首先教每個學生怎么做社會中負責任的公民、怎么獨立思辨。”
    “美國教育體系側重通識教育,即培養通才,而不是教學生的謀生技能。”他說,美國在小學、甚至是幼兒園時期,就非常注重全方位的基礎教育。從小培養美國孩子“全球化”的視野與思維。
    “謀生技能,或對某專業學科的深入研究,這些是大學畢業后、讀研究生時期的任務。”陳志武說。
    談及中國的教育體制,陳志武站在更高的角度詮釋了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與教育體制的關系。雖然制約產業結構升級的因素有多種,但他認為,產業結構的變化與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結構的變化總是相輔相成的。
    他指出,中國的教育與美國相比更側重硬技術,由此產生的人才結構,使中國即使想實現從制造業到服務業的轉移也非常困難。從上幼兒園到讀研究生,中國教育一直強調死記硬背應對考試,強調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技能。這樣的教育體制培養出的也只能從事制造業。建立創新型社會必須側重思辨能力的培養,也必須重視綜合人文社會科學的訓練。只看重硬技術、偏重訓練工程思維,而離開市場和人性的研究,難以建立價值觀。
    美國的教育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人學會思辨,讓學生聽到任何話都自然去懷疑、審視,然后去尋找證據證明這個話在邏輯上、事實上或數據上是否站得住腳。這種習慣看起來簡單,但卻是培養自主思考非常重要的開端。目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產業結構升級、創新型國家建設等多方面渴求,實現這種教育轉型尤其重要。

    國有化不是解決危機的必要手段

    在《24堂財富課》一書中,記者看到了一章很有意思的話題。
    原由是一天早晨陳志武帶陳笛去一家名叫Dunkin’Donuts的甜餅店購買食品,陳笛依然要了她最喜歡吃的炸面球,付了6個的錢,售貨員卻給了10個,這引發了她對公司不是自己的,賺多賺少與員工無關的思考。進而陳志武與陳笛交流了國有經濟與私有經濟孰優孰劣的問題。
    事實上,美國政府為了渡過危機,介入了一些公司和銀行。中國在航空業、鋼鐵業、公路建筑業以及房地產等行業,也出現了“國進民退”的現象。記者就此現象請陳志武談一下他的觀點。
    “很遺憾,這次金融危機讓很多人得出了一些在我看來是很荒唐的結論。”陳志武說。
    以為由國家和政府來主導經濟,通過宏觀調控甚至于微觀調控,可以更好地抑制金融風險和經濟危機的風險。這種結論跟整個人類經濟史是相悖的。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全世界范圍內都在進行私有化改革,這種潮流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現象。我們不能目光短淺地認為,由政府來經營經濟可以更加繁榮。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美國政府介入一些公司和銀行是其短暫的解決危機的手段,政府并不是從此以后就作為利益主體直接去經營這些公司和銀行。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還是有許多人并沒完全理解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全球化帶來的紅利如此之大,以至于這種不理解并沒有妨礙中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長遠來看這些結論肯定會誤導人。

  相關稿件
· 世界數字圖書館正式啟用 2009-04-22
· 日本書店熱賣奧巴馬圖書 2009-01-23
· 工商聯出版社重金引進一批精品圖書 2009-01-05
· 圖書大廈設"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專柜 2008-12-10
· 河北省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優秀圖書書稿 2008-11-24
 
冀州市| 黄浦区| 都兰县| 前郭尔|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