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美國人為何害怕中國?
2013-07-26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戰爭的悲憫》(中信出版社2013年6月版)一書中對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了全面反思。尼爾·弗格森還原百年前的歷史指出,那場戰爭具有根本的荒謬性,根本不是后來那些輕浮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所稱的不可避免,而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今來看,英國和德國為代表的交戰雙方,不僅推行了錯誤的外交政策,而且也放縱了國內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一戰開戰前,這些國家都出現了頗受公眾歡迎的預測戰爭爆發的文學作品,極力夸大對手的軍力,妖魔化式的描繪敵國統治者的殘暴,大有“再不行動起來就晚了”的意味。

    喚起和強化某種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可能對于某些政治和經濟群體來說,具有“操控”的作用和價值,但這樣的情緒一經生成,就必然超出原先的“操控者”的掌握。正如我們通過《戰爭的悲憫》書中所讀到的,當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沖突形成的局部性危機上演時,民眾情緒對于促成英德等大國倉促參戰發揮了很大作用。

    在美國,而今再次出現了政治和公眾輿論將另一個國家進行全面妖魔化的現象。一戰和二戰期間,德國都曾是妖魔化的靶子;而在1980年代,莽撞的日本銀行家、政客和實業家致使自己的國家被定義為美國經濟霸權的挑戰者。1990年代以來,法國和俄羅斯在多個領域挑戰美國,這種挑戰被證明為虛弱不堪,因而法俄還不值得被妖魔化。

    2010年10月,美國民間組織“公民反對政府浪費”組織制作了一組“2030年的北京”的廣告,全部由漢語普通話配音并打上英文字母,廣告講的是如果美國政府繼續擴大預算赤字和債務,終將落得國家衰亡,到頭來美國政府和公民都將成為中國的奴役對象。而在另一組電視競選廣告中,一位支持自由貿易的候選人被指責說,其政策會將美國的工作機會拱手讓給中國。美國民間不少組織都開展過“承認中國威脅”、“中國是美國最大競爭對手”的調查,這種調查的唯一意義就在于起到強化這方面的公眾意識的作用。而美國作家撰寫的中美貿易戰乃至軍事沖突的作品,更是如百年前英國作家們假想的德國入侵小說那樣,受到了市場的極大歡迎。

    紐卡斯爾大學國際政治學院講師邁克爾·巴爾在英國、美國、埃及和中國都生活過、工作過,對美國、中國的發展情況及中美關系有較深的理解。在他所著的《中國軟實力:誰在害怕中國》一書中,對美國等“外國”對中國的肆無忌憚想象的現象給予了分析,警告指出越是妖魔化中國,越是無中生有、“小事做大”的夸大中美之間的矛盾,反而可能如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所說的那樣,最終成為沖突的起因。邁克爾·巴爾認為,盡管中國體現出某種程度的崛起,也在努力打造新的國家形象,但無論是軟實力還是硬實力,都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威脅美國乃至世界的程度——那些夸大中國威脅的人,“想象中的中國權力源于”假想。基于誤解和恐懼,促成了至少一部分美國人對中國的認知,扭曲為不真實的“想象的共同體”,可能會帶來中美兩國之間的大麻煩。

    《中國軟實力:誰在害怕中國》這本書就試圖回答以上設問。從美國、美國人一方來看,之所以認為中國成為一種最大威脅,即是海德格爾所說的,公眾陷入了某種集體無意識中的恐懼:將注意力都放在中國對美國(人)就業機會、國家競爭力、文化沖擊等方面的威脅,并且極大的放大這種威脅,忘記了自己的選擇。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新版的中國威脅論被提出并流行開來,跟中國有關方面的對外宣傳、形象塑造活動的努力有關,也就是說,這些活動本身起到了適得其反的作用。中國此前在海外推出過兩部國家形象宣傳片,第一部是在2009年年末通過CNN播映的反映中國企業與外國公司分工合作的短片,旨在回應外界對中國制造業搶走外國崗位、技術以及中國產品質量問題等負面報道;第二步則是“人物篇”,展示了分別來自體育、科學、商業和娛樂等領域的中國名人,在幾個國際主流新聞網站上播放。這兩部短片實際上強調了中國在財富創造和科學方面等方面的成就,并沒有展示出中國的平民、中國的發展不平衡性、中國的困難等方面,因而進一步引起了美國人等外國人對中國力量的擔心。

    同樣,中國某些部門和部分媒體企業的領軍者在談及其“打破西方的輿論壟斷和話語霸權”時的生硬表述,傳遞給國外媒體和公眾的,其實更多的是反感。這也使得旨在提高中國軟實力的許多舉措,比如擴大中國媒體的國際覆蓋面和影響力而開展的投資,效果是非常糟糕的。

    有趣的是,在中國國內評價并不高的中國藝術和電影,反而更為有效的提升了中國軟實力。《中國軟實力:誰在害怕中國》就指出,盡管許多藝術家和電影導演對審查體制都發表了很多批評,在社會問題上也表現得頗為激進踴躍,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及其作品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中國的軟實力代表。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對外塑造形象,構建軟實力,在文化、傳媒、藝術領域,官方需要向草根階層和被稱為體制外獨立藝術家的一群人學習,學習用自我批評而非浮夸的方式去描述真實的中國,從而贏得其他更多國家公眾的認可。

    邁克爾·巴爾認為,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臺上,阻礙中國提升和發揮軟實力的重要問題,實際上是中國長期過度依賴經濟利益的外交邏輯。這一點也是中國國內不少公共知識分子所指出過的。《中國軟實力:誰在害怕中國》書中密集提及白巖松、胡錫進、韓寒、《南方周末》、陳季冰、趙汀陽等中國國內的知名文化符號,顯示出邁克爾·巴爾對中國國情有很深了解。

    在對中國國內公共知識分子和知名媒體的分析觀點表達部分贊同的同時,邁克爾·巴爾還進一步分析指出,在政治層面上,西方公眾恐懼中國,更在于無法弄清中國對外傳遞的“和平發展”信號究竟代表著什么。按照他的看法,孔子學院在全球的推廣,過度顯露出政府主導和包辦的色彩,因而很容易被自然而然等同于中國式政治價值觀的硬性強推(無論是美國、法國,還是德國、日本,此前都未曾如此明顯的在他國進行過類似的文化推廣行動,更接近于近代歷史上西方國家教會在華的活動方式)。而另一方面,中國對外強調自己的崛起是“和平崛起”,屬于和平發展,這反過來束縛了中國的對外行動選擇,比如海軍外交的空間、維護南海諸島嶼的主權,等等。邁克爾·巴爾總結指出,中國在將多樣性“吸收”進自己價值體系方面很有經驗,但是不太擅長應付自己文化框架外的“不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書店倒閉并非因不讀書 消費習慣改變成主因 2013-07-15
· 總理都能“抽出時間讀書”,您呢? 2013-05-27
· 第18個世界讀書日 各地溢書香 2013-04-25
· 世界讀書日:數字化時代的思考定力 2013-04-23
· 全國書博會揭曉“十大讀書人物” 2013-04-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沂源县| 北宁市| 兖州市| 北碚区|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