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不要扶貧,要公平發展機會
評《糧民:中國農村會消失嗎?》
2010-08-23   作者:潘啟雯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愛新覺羅·蔚然 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如果我們長久以來的努力,是為了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安全感,也許,我們的目的已經或正在達成。當然,如果是在農村,這里的“我們”,其實只是代表著那些享受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新農村建設”等政策帶來的各種果實的人們。而更大范圍的“我們”,生活是否都已好了許多呢?這個問題著實令人疑惑。
    研究“三農”問題的青年學者愛新覺羅·蔚然,在《糧民:中國農村會消失嗎?》中,試圖通過百萬字的考察日記和近萬張記錄照片給出答案。只是他沒有給出結論。中國農村問題太過復雜,復雜到令絕大多數身處問題之中的人,甚至都忘記了思考。也許,這正是本書最大的意義所在:沒能告訴答案,卻促使我們去找尋。
    蔚然于2004年在上海創立了民間公益社團幸福發展促進會,由此開始“專職”幫助農民脫貧、解困、發展,同時也致力于農村、農民問題研究——于2006年啟動幫扶“萬村行”工程,立志用25年走遍全國貧困農村,幫助貧困家庭走上健康、良好的發展之路。本書正是他在2006年至2009年期間,在青海、甘肅、陜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深入農村考察的成果。
    相比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和韓少功的《山南水北》,可以說,蔚然再現了一個更為真實的鄉村。農村留守兒童的無望,農民養老、教育、醫療的缺失,農村環境的破壞,農村家庭的裂變,農民“性福”的危機,農村金融的混亂,新農村建設的留于“形式”……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于建嶸的評價是:“蔚然所記錄的真實中國農村的貧困,遠遠超出了我們從一般媒體上所接受的資訊,甚至超出了普通城市居民或富裕地區民眾的想象。這本書中的‘故事’,用‘個人史’的方式描述出社會的一個斷面,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社會,對中國問題增加幾分必要的焦慮感和緊迫感。”
    以農村小額貸款為例,銀行借錢給農民解農業生產之急,本是一件好事,然而,作者在深入考察中卻發現,某些地方“貸款”的獨特走向及其局限性,使得農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兩大“黑色漩渦”。
    其一,貸款之前,信用社就已為貸款設定了“行走路線”,也就是說,農民始終看不到現鈔,只能從出售化肥種子的農資供銷商那里拿走相應的農資產品,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從“情理”和“政策”的表面看,這是為了保證資金的專用,但實際上由于其他更有前景的項目無法使用貸款,從而大大局限了農村小額信貸資金的合理有效利用,同時也為農資供應貓膩行為的滋生提供了空間。
    其二,由于傳統的慣性思維,農民往往只計算賣了糧食還了貸款還剩多少糧食,而不怎么計算生產成本。現實情況卻是,如果核算生產成本,把農民的勞動力(比照當地勞動力的日平均工資)計入生產成本,農民每年的收入往往已是負數。換句話說,農民每年種地即是虧本,不但得不到應有報酬,還要為放貸方交付貸款利息。在這樣“畸形”的借貸關系下,與國家的扶農、支農政策精神背道而馳,那些貸款的農民一年比一年更窮。
    那如何使“支農貸款”不再成為“坑農貸款”?蔚然給出的建設性意見是,首先從用于農業生產的金融體系入手解決;其次,不妨借鑒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例如,美國加州的杏仁協會對協會成員的資金幫助,就是通過協會內部金融運行的方式合理支持成員解決生產所需的資金問題。
    作者在考察中也體察了中國農民的“樸素”。農民們在貧困中毫無怨言,貧窮、沒有退休的權利、創業無門……都不能破壞他們對生活的信心。他們不僅是“良民”,而且是真正的“糧民”——不僅“民以食為天”,而且為城市持續提供著食糧。
    當然,作者觀察和了解到的中國農村問題和現象還遠遠不止這些。在逃離了饑餓與物質奇缺的折磨之后,當下的農村又陷入了林林總總的生存危機和恐懼之中:“繼水污染之后又有三大危害已威脅到農民的健康和生命”;“80歲第一次有了存折,唯一的10元‘存款’還被村干部騙走”;“被愛情遺忘的村莊,娶妻生子只能靠夢想”;“農民疾呼新農村建設不要再讓縣鄉(鎮)干部亂花國家錢了”……
    為什么城市戶口者生來占有眾多資源,而農村戶口者則需要艱難掙扎?如果仔細地分析,其本質就是一個不公平的問題。深入思索這件事,很容易令人憤怒,但是,正確的態度,應是本書作者所持的這種:既然問題已積淀了那么久,那么多,就只剩下正視與解決這一條道路可走了。作者也借許多有良知的專家學者之口,道出了解決中國農村問題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一條,便是打破城鄉界限,建立健全全民社會保障制度,即“不要扶貧,要公平”。
    “中國農村會消失嗎?”——這本書的副標題本身就是個世紀的叩問,也是包括作者在內的千百萬中國人對農村命運的擔憂。一旦土地和“糧民”消失,豈不埋葬了我們祖先和無數先輩的夢想?蔚然體驗式的精神還鄉,不過是暫時離開水泥地面到鄉村里接接地氣,從農村的土地上獲得一些力量。我們每個人現在所能做的,便是有所警醒,感受到這種彌漫于四周的“不安”與“不公”背后的力量,并且積極努力地促其改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價值投資者的必讀書 2010-08-13
· 深圳讀書月"全民閱讀網"上線 2010-08-11
· 第六屆江蘇讀書節在南京開幕 2010-07-20
· 深圳民間讀書會網羅愛書人參與 2010-07-20
· [讀書]《五常學經濟》 2010-07-0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惠水县| 蒙山县| 遂川县| 嘉义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