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ITIRI2009:今年世界經濟將梯次復蘇
    2010-01-05    作者:季鑄(主撰稿人) 何燕 李磊 史守峰 高宏田 肖維 顧春月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綜合排名位次下降急劇前10個國家

2007-2009年中美經濟形態與復蘇路徑

    在過去的四年里,《全球100個國家國際貿易投資風險指數》(ITIRI)基于結構主義經濟理論和系統方法,成功地預測了這次全球經濟危機。2006年報告預測2007年“全球貿易投資風險狀況總體向好”,2007年預測“2008年世界經濟將進入8年周期谷底”,2008年預測“經濟緊縮的滯后效應可能使2009年經濟緊縮程度超過2008年”、“2009年后期世界經濟或將復蘇”。
  由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研究中心(WERCCN)、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國經濟指數中心(BCEIC)主任、遂寧綠色經濟研究院(SAGE)院長季鑄教授主持編制的《全球100個國家國際貿易投資風險指數》(ITIRI2009),從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政策風險和支付風險四個方面,系統分析了2008年全球100個國家的國際貿易投資風險狀況,并對2010年全球國際貿易投資風險提出預警。以下是該報告的部分內容:

  國家風險評級總體狀況不容樂觀

  從全球100個國家經濟風險評級情況來看,處于A級以上(含A級)的國家共有57個,其中AAA級國家有芬蘭、盧森堡、新西蘭三個國家,僅占總量的3%。AA級國家有澳大利亞、奧地利、巴林、比利時、巴西、喀麥隆、加拿大、智利、中國、丹麥、德國、希臘、愛爾蘭、以色列、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摩洛哥、荷蘭、挪威、秘魯、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突尼斯、英國、美國等30個國家,占全球100個國家總量的30%。另外,2/3的國家經濟風險處于A級以下,國家經濟風險較大。其中,津巴布韋最低,為CCC級,國家經濟風險極大。
  從100個國家債務風險評級情況來看,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智利、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日本、盧森堡、荷蘭、新西蘭、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美國等21個國家為AAA級,中國等15個國家為AA級,兩者相加,國家經濟風險狀況良好的國家占總量的36%。哥倫比亞等其余64個國家在A級以下,其中玻利維亞等17個國家評級在CCC級以下,尼加拉瓜和津巴布韋2個國家具有嚴重債務風險,評級為D級,國際支付風險極大。

  全球和平穩定總體趨勢繼續加強

  《全球100個國家國際貿易投資風險指數》(ITIRI2009)報告顯示,包括國際和平、國內穩定、法律效率三項指標在內的政治風險指數平均值為0.8561,比2008年平均值0.8401提升了2%,全球政治風險狀況進一步改善。
  2008年世界經濟繼續在和平的主旋律中向前發展。數據表明,在全球100個國家國際貿易投資政治風險指數中,前10名均是發達國家,后10名有7個國家是發展中國家。非洲的納米比亞在100個國家政治風險指數排名中首次進入前15名,而日本、法國、斯洛伐克這些發達國家由于受到國內政府更迭、參與國際戰爭等非穩定因素的較大影響,在本次排名中有較大的滑落。

  全球國際支付風險有所增加

  由于全球經濟放慢增長速度,市場明顯萎縮,多國金融紊亂和生產及出口下降,許多國家經濟出現衰退。事實表明,各國采取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刺激了經濟復蘇,但金融修復、庫存消化和生產復蘇仍需要一個過程。《全球100個國家國際貿易投資風險指數》(ITIRI2009)報告顯示,包括國際貿易差額占GDP比重和國家信用等級兩項指標的支付風險指數平均值為0.6874,低于2007年0.7128的平均值,下降3.5%,更低于同期全球100個國家貿易投資綜合風險指數平均值0.7431的水平,全球國際支付風險有所增加。
  總體來看,發達國家擁有自由的經濟體系、靈活的匯率制度和發達的金融市場,因此往往比發展中國家具有更良好的支付能力。政局不穩,經濟環境較差,體制不健全,使得非洲國家面臨更大的支付風險,在最后10名中就有6個國家來自非洲。
  2008年中國經濟總體穩定。中國支付風險指數0.9063,高于綜合指數0.8516水平,排在全球第24位,略低于綜合指數排名,AA級國家信用指數較好。外匯儲備充足,但使用效率不高,人民幣匯率缺乏彈性,潛伏巨大投機風險,中國支付狀況亟待優化。

  2010年:誰是新的爆發危機國家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出現危機往往是經濟危機和支付危機同時出現。2008年冰島國際貿易投資風險綜合指數從上年的第28位下降到第90位,同期國際支付風險指數從第67位下降到第95位,經濟風險評級為BB級,支付風險評級為CC級,支付危機和經濟惡化相互作用導致經濟危機。由此判斷,2010年可能出現經濟危機或支付危機的國家可能是尼日利亞,其國際貿易投資風險綜合指數從上年的第29位下降到第82位,同期國際支付風險指數為第97位,經濟風險評級為BBB級,支付風險指數為C級,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爆發危機的國家。
  數據顯示,津巴布韋、乍得、阿塞拜疆、牙買加、埃塞俄比亞、布隆迪、尼加拉瓜、馬達加斯加島、巴基斯坦、拉脫維亞、冰島、塔吉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尼泊爾、毛里塔尼亞、尼日利亞、愛沙尼亞是經濟風險最大的20個國家。
  與此同時,津巴布韋、尼加拉瓜、馬達加斯加島、尼日利亞、阿塞拜疆、冰島、保加利亞、阿爾及利亞、乍得、布隆迪、岡比亞、毛里塔尼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莫桑比克、玻利維亞、科威特、柬埔寨、卡塔爾、蒙古、牙買加則是支付風險最大的20個國家。

  各國經濟形態與經濟復蘇路徑

  為了更好地對世界經濟復蘇情況作準確、科學的判斷,我們以中美兩國2007-2009年經濟狀況作為考察樣本。
  1、中國由經濟膨脹轉向經濟實脹
  2007年中國處于經濟增長、價格上漲的“經濟膨脹”,2008年受世界經濟危機影響,中國四個季度經濟增長速度與物價變化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似乎要轉向經濟下滑、價格下降的“經濟緊縮”。不過,在中國采取大規模擴張政策后,這種經濟下滑的趨勢被扼制。從2009年二季度起,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反彈。然而,擴張政策沒有使經濟轉向預期的經濟膨脹。相反,在全球經濟危機、世界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比正常年份超出一倍多的過量投資加劇了生產過剩,市場供給大于需求,市場價格下滑,轉而進入經濟增長、價格下降為特征的“經濟實脹”。2007-2009年,中國經濟經歷了“經濟膨脹→經濟實脹→經濟復蘇”的轉變過程,而經濟復蘇的程度關鍵看2009年第四季度中國的價格能否轉向正增長。
  2、美國由經濟緊縮轉向經濟復蘇
  2007年美國已經出現“低增長、低膨脹”的經濟緊縮跡象。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經濟增長從2007年的2.3%降為2008年的0.4%,并在2008年下半年后期陷入經濟衰退。2009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以2.8%的速度強勁復蘇,取得了自2007年以來11個季度中僅次于2007年第二、三季度3.2%、3.6%的好成績,國內消費增長強勁,住房消費更是23%的高速增長。2007-2009年,美國經濟經歷了“經濟膨脹→經濟緊縮→經濟滯脹→經濟復蘇”的轉變過程。
  實踐表明,中美兩國經濟危機的性質、復蘇的路徑、發展的結果不盡相同。
  首先,經濟危機表現的性質不同。美國是金融危機,受其影響,國內企業一度因為資金短缺而生產困難。從邏輯上講,美國經濟只是出現暫時性“貧血”,資金短缺,不缺市場,美國企業沒有庫存拖后和市場過剩問題,只要解決了資金問題就可以恢復生產,就可以實現經濟復蘇。相比之下,中國則是工業經濟和出口受阻形成的生產過剩危機。由于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國際市場緊縮,出口下降,生產過剩,工業經濟結構與外向增長方式受阻,經濟轉向緊縮。
  其次,中美兩國的經濟復蘇路徑不同。美國經濟復蘇首先是市場復蘇,經濟稍后轉向增長,從而實現快速的“V”型復蘇。相比之下,中國經濟首先是在大量政府投資刺激下形成的生產復蘇,推動經濟快速增長,但是由于國外市場需求受限,生產越多,過剩越多,價格下跌也就越多,陷入經濟增長、市場過剩的經濟實脹。
  第三,經濟增長的結果不同。美國政府向金融機構大量注資符合國內經濟“貧血”的癥狀,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中國也采用同樣擴張政策,投資力度增加一倍,在客觀上只能進一步加劇過剩,使得經濟陷入難以治理的經濟實脹,經濟復蘇可能是“V”型復蘇,也可能是“W”型復蘇,這取決于市場價格何時回升。

  2010年:世界經濟將梯次復蘇

  統計分析,2007年各國基本處于經濟增長、價格上漲的“經濟膨脹”形態。2008年第一季度開始,泰國、丹麥、愛爾蘭、愛沙尼亞、羅馬尼亞、美國、加拿大、牙買加、新西蘭等一些國家已經出現經濟下滑的態勢,出現經濟危機的跡象;到2008年第四季度,已經有33個國家出現經濟衰退,進入“經濟滯脹”形態,占樣本49%的比例。同時,美國、加拿大、埃及、新西蘭等國經濟與價格雙雙下降,進入“經濟緊縮”形態,日本、愛爾蘭、英國、瑞士、葡萄牙緊隨其后,到2009年第一季度也都進入了“經濟緊縮”形態。此后,在各國政府擴張政策刺激下,經濟開始復蘇。截止到2009年第三季度,已經有韓國、印尼、美國、毛里求斯、埃及、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濟實現反彈,回復到“經濟膨脹”形態。
  《全球100個國家國際貿易投資風險指數》(ITIRI2009)報告顯示,由于世界不同國家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不同,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同,經濟復蘇的路徑、時間、效果也不同,預計全球經濟大致將經歷“經濟膨脹→經濟滯脹→經濟緊縮→經濟膨脹”的復蘇過程。從大洲來看,北美洲、大洋洲目前的經濟復蘇跡象較強烈,而歐洲處于經濟緊縮形態的國家比例比其它大洲要高,多數國家仍處于經濟衰退中,預計要實現全面復蘇仍需一段時間;同時,一些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較少受到這場經濟危機的影響。由于這次世界經濟危機源于美國金融體系循環貧血,而不是生產過剩,并沒有出現大的經濟結構變動,多數國家的經濟危機主要由外部劇烈沖擊所導致,本國經濟體系并未出現大的問題,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修復。總體來看,世界經濟梯次復蘇的信號非常強烈。
  目前,美國從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已經出現經濟復蘇,但失業率沒有下降,仍是淺度復蘇,而不是中度復蘇和深度復蘇。

  2010年:世界經濟進入周期上升過程

  國家經濟復蘇看增長和價格,世界經濟復蘇看美國。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已經在2009年第三季度實現初步復蘇,2010年世界經濟總體將轉向復蘇,并將進入V型波動、周期上升過程。
  總的來說,2010年世界和平發展的趨勢仍將繼續,各國政治穩定仍將持續,宏觀經濟政策會因為經濟危機而變得更加小心謹慎,但經濟危機中龐大的財政支出形成的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將成為影響宏觀經濟穩定的潛在不利因素。各國貿易政策盡管會有所變化,但在WTO剛性約束下,全球自由貿易環境仍將繼續。各國受到沖擊的支付體系也會在更加嚴格監管中完善修復。
  毫無疑問,經歷經濟危機的巨大沖擊,世界經濟面臨變革。世界各國對經濟危機進行深刻反思,人們逐漸認識到世界經濟不對稱、不平衡是導致經濟危機的根源。目前,美國和中國兩類國家面臨不同的經濟結構不對稱,也存在不同的經濟危機淵源。
  美國面臨的經濟結構不對稱是:一方面是國內經濟結構不對稱,包括金融機構大量向沒有償還能力的人提供貸款;另一方面,存在國際經濟結構不對稱,轉向服務經濟結構的美國需要大量進口工業產品,國際貿易嚴重逆差,國際金融大量順差。實際上,這種結構不對稱從全球看是對稱的,美國是服務經濟和進口增長型經濟,美國把相同生產要素從低效率的工業經濟領域轉向服務經濟領域,實現結構增長,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貿易逆差越來越大。但是美國服務產業創造的收益遠遠高于工業產業,美國在支付進口之后還有剩余。如同銀行一樣,只要美國服務產業經濟效率高于進口工業產品,進口工業產品對美國就是合算的,美國進口型增長的結構就可以持續。美國未來經濟應當不斷提升服務經濟水平,提高經濟效率,保持進口增長循環。與此同時,加強金融監管,防止金融領域及其他領域出現新的投機性不對稱。
  相比之下,中國是工業經濟和出口增長結構的國家,依靠出口增長的工業經濟結構在世界經濟危機、全球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出口受阻、增長放慢、庫存增加、價格下降、經濟緊縮,未來發展是轉向需求空間巨大的服務經濟,應當通過“結構增長+服務經濟”解決經濟增長、市場過剩為特征的經濟實脹,同時解決資源環境、社會就業、教育發展、醫療保障等社會經濟難題,真正走上效率、和諧、持續的發展軌道。

  相關稿件
· 樊綱:世界經濟越不明朗越要防范資產泡沫 2009-12-29
· 聯合國專家認為:世界經濟復蘇面臨六大挑戰 2009-12-17
· 對明后年世界經濟普遍不予看好 2009-11-26
· 五專家不看好明后年世界經濟 2009-11-26
· 陳德銘:服務貿易是引領世界經濟復蘇新動力 2009-11-25
 
东乡族自治县| 洪湖市| 永清县| 三明市|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