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東歐經濟“重感冒” 尚未傳染全世界[圖]
    2009-03-02    本報記者:王云 張莫 實習生:周玉潔 鄭娥    來源:經濟參考報

  行人從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歐盟理事會大樓前經過,大樓的玻璃外墻上貼有歐盟27個成員國的國名縮寫。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商場里,人們在大量搶購商品。因為盧布不斷貶值,預支出去還能算是保值,這應該算是居民的自我保護吧。工廠倒閉的消息不時傳出。另外,也有一些群體性的上街活動,或者說是游行也好,反對派開始活躍。俄羅斯對外國人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物價一直在漲,老百姓都非常關注通貨膨脹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同時還擔心失業。”住在莫斯科的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建民如此描述身邊的生活。她說,東歐其他國家也陸續爆發游行示威活動。
  外債與GDP比率居高不下、外國直接投資銳減、匯率劇烈波動、失業率上升……東歐目前的境況不禁讓人聯想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有分析人士表示,東歐有可能爆發與那次危機同等規模的經濟動蕩,與東歐市場“唇亡齒寒”的西歐銀行恐也將受到直接連帶沖擊。因此有人驚呼,金融海嘯“第二波”已經或即將來臨。但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東歐危機只不過是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在歐洲的蔓延,并且是地區性的,不至于引發全球性恐慌。

金融業痼疾成隱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東歐金融體系的痼疾為這次危機埋下了隱患。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溫彬博士列出了東歐金融體系的三個特點。首先,東歐是一個由外資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在東歐國家中,除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中外資銀行股權占全部銀行股權的40%以下外,其余國家外資銀行股權占比均超過了70%,而斯洛文尼亞和愛沙尼亞幾乎完全被外資銀行控制。一個國家一旦失去了金融領域的主導權,當然就更易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沖擊。
  其次,東歐地區銀行的經營模式存在脆弱性。外資銀行的經營模式主要是通過從母行拆借資金兌換成當地貨幣或直接發放外幣貸款,銀行負債來源高度依賴母國銀行。以匈牙利為例,該國銀行部門的負債來自國外借款的比例由2005年初的20%提高到2008年5月的35%。當前,由于這些外資銀行的母行面臨金融危機的打擊,難以繼續提供資金支持,進一步造成東歐銀行業面臨巨大的流動性危機挑戰。
  最后,東歐地區的金融中介非常發達。對借款人來說,中介機構向其提供免費的財務顧問服務,因此中介公司在向客戶介紹各類銀行產品時通常以自己能從銀行那里拿到多少傭金為標準,而不是以客戶利益最大化為原則。以匈牙利為例,新發放住房按揭貸款中由中介公司介紹的比例從2005年的30%提高到2007年的55%左右。對貸款銀行來說,雖然增加了客戶,但因支付中介費不僅降低了銀行收益,更主要的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客戶信用風險增加。有研究表明,中介公司介紹的客戶的房貸不良率是5.9%,高于銀行自己拓展客戶的2.2個百分點。
  另外,李建民還指出,東歐國家在加入歐盟的過程中,多數國家都放松了對資本的管制、主動解除了匯率的防火墻,實行浮動匯率制,目前卻沒有得到歐元這個新的防火墻的保護,全球金融海嘯蔓延引發那些實行浮動匯率制的東歐國家本幣匯率快速下跌。例如,俄羅斯本幣貶值從去年11月開始,貶值接近50%。貨幣的快速貶值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本幣來償還債務,因為東歐許多國家的企業和個人在泡沫時期借入的資金不是以本國貨幣結算,而是以歐元或瑞士法郎等其他貨幣結算。

唇亡齒寒 殃及西歐

  東西歐銀行業間的關聯已達到“唇亡齒寒”的地步。溫彬說:“由于地緣關系,在東歐劇變后,西歐的銀行紛紛進入該地區開設分行或建立子行,而且一些銀行還把在東歐地區的拓展作為自身業務發展的戰略重點。”
  李建民指出,東歐銀行和西歐銀行之間的債務關聯依存度非常高。從最近這幾年來看,東歐的貸款幾乎全部來自歐元區。例如,奧地利是東歐的最大債權國,僅奧地利銀行去年在歐洲新興市場的敞口就高達2700多億歐元,幾乎相當于奧地利國內生產總值的2/3。據國際清算銀行估計,奧地利、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和德國等歐元區國家的銀行對東歐地區擁有的債權金額高達1.5萬億美元,相當于外國銀行擁有這一地區債權總額的約90%。
  李建民表示,如果東歐的金融體系繼續惡化,大規模的外債一旦由于本幣貶值而無法償還,對西歐銀行業將造成致命打擊,對西歐的經濟產生非常嚴重的威脅。維也納的《標準報》報道說:“債務違約率達到l0%將導致奧地利金融部門的崩潰。”
  中投證券研究員李志坤指出,由于西歐銀行在東歐地區的分支機構在當地占有非常大的市場份額,因此一旦西歐銀行的子公司在東歐出現了問題,就會傳導給母公司,進而出現財務危機。母公司可能影響另外的子公司,影響就這樣不斷擴展開。
  李志坤認為,目前東歐國家回旋的余地不大。從貨幣政策方面看,通過降息讓貨幣貶值,從而增加出口不可行,因為在當前背景下,全球需求都在急劇萎縮,并且貨幣貶值還會增加還債壓力。從財政政策方面看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這些國家沒有這樣的實力。
  不過溫彬認為,目前歐洲幾家主要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率還在正常范圍內。在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東歐的金融體系能否逃過這一劫還需繼續觀察。

“第二波”說激起千層浪

  東歐經濟崩潰會否在歐洲以外地區引發骨牌效應?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氏的一份報告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該報告稱,東歐形勢不斷惡化引發了該地區市場的動蕩,并可能波及到西歐乃至紐約。
  哈佛大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說:“國際信貸市場彼此相聯系,東歐和巴爾干國家滾雪球式的信貸危機可能導致紐約市政債券下跌。”他還擔心,隨著歐洲大陸經濟情況的惡化,規避風險的做法可能迅速擴散到世界其他地區。一些因為歐洲市場大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將不得不出售美國資產以籌集資金,給美國股市造成進一步壓力。
  英國《泰晤士報》日前發表文章指出,經過幾個月的悄然醞釀,第二輪全球金融危機向我們逼近,最近受到打擊的是東歐經濟體。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日前也發表題為《不拯救東歐將導致全球崩潰》的文章指出,俄羅斯、烏克蘭及一些東歐的歐盟國家不斷披露的債務已經達到了極其危險的程度。如果世界決策機構對這個問題處理不當,這場災難將非常嚴重,足以摧毀西歐脆弱的銀行體系,并引發第二輪金融危機。
  國內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認同“第二波”的提法。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表示,各國救市政策并沒有阻止金融危機蔓延,金融海嘯第二波必然很快來臨。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分析師潘向東說:“雷曼兄弟等投行的破產可以說是金融危機的第一波,第二波金融危機也已來臨,它以美國花旗銀行陷入困境為標志。東歐目前顯露出來的問題只是加劇了第二波金融危機對歐洲的沖擊,并且表明第二波金融危機的主戰場也將從美國轉向歐洲。從目前來看,第二波金融危機至少持續到5、6月份。國有化是一個解決辦法,第二波金融危機很可能將以歐美大型商業銀行的國有化而告終。”

全球影響有限

  對金融危機“第二波”的看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學者認為,東歐目前的困局是地區性的,還不至于引發全球性恐慌。
  李建民不太愿意用第二波這一概念,她認為“第二波”的說法很不嚴謹,東歐和俄羅斯也有第二浪潮的說法,她覺得它就是一種老問題的反復和深化,而不是真的第二波。她說,第一波浪潮過來的時候,各國政府出臺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有的得力,有的可能不是那么得力,一些老問題沒有辦法得到解決,因此進一步深化或者惡化了。如果說東歐的炸藥桶引爆了西歐,它也是地區性的,應該還不至于對全球金融體系或者經濟帶來太大的沖擊。
  李志坤認為,金融危機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所謂的“第一波”、“第二波”只是人為的強制性劃分。在次貸危機爆發后,房地產商、商業銀行等相繼出現問題,它們其實是在一個金融危機鏈條上,并不存在第一波過去了,下一波接著過來。另外對浮動利率抵押貸款(ARM)指標的跟蹤發現,它其實是在慢慢降低的,從這個角度上說,談不上第二波比第一波更強,它其實是一個逐漸衰減的過程。
  中國社科院東歐研究室主任孔田平也對媒體表示,這次東歐經濟體顯現的問題,確實是金融危機的癥狀,但并不會引發新一輪國際性金融危機,它只是美國國際金融危機蔓延的一個環節。
  溫彬指出,雖然不排除會出現幾個歐美大型商業銀行被兼并重組甚至倒閉的可能,但全球金融體系徹底崩潰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下一階段金融危機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包括房地產、工商業、信用卡等在內的商業銀行主要貸款領域的不良率將呈現較快上升;二是新巴塞爾協議對銀行資本要求的剛性約束,使增加資本以應對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上升成為眾多銀行的當務之急,政府注資和銀行間并購重組將明顯增加;三是信貸緊縮將進一步加劇,2009年全球信貸增長有可能下降到零,從而對實體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加重全球經濟衰退程度并延緩經濟復蘇時間。

    [相關報道] 金融海嘯“第二波”傷得了中國的筋骨嗎

  “我們已經著手對東歐銀行危機和所謂‘第二波’金融海嘯問題進行研究,”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溫彬對記者說。從一紙評級報告暴露東歐地區銀行蘊藏的巨大風險,到歐美商業銀行紛紛將被國有化,“第二波”金融海嘯之說在國內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不論“第二波”的概念是否準確,金融危機這把大火從投資銀行燒到商業銀行、從美國蔓延到歐洲確是不爭的事實。那么,逐漸顯現出新特征的金融危機究竟會對中國產生多大影響呢?

相關鏈接

水深火熱中的東歐
  摩根士丹利首席外匯策略師任永力指出,東歐的外債總計約1.7萬億美元,多數借款將在短期內到期,今年東歐還款或再融資額為4000億美元,相當于該地區GDP的1/3。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預計,東歐銀行業的壞賬可能達到10%,有的地區甚至高達20%。
  從外債/GDP的比率來看,東歐國家都擁有較高的外債/GDP比率,遠高于其他的新興市場國家。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氏預測,2008年每個東歐國家的外債/GDP比率都高于50%。拉脫維亞為135%,居9國之首,保加利亞、匈牙利、愛沙尼亞等國也都高于100%。據悉,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一般為20%。
  據國際金融協會估計,今年流向東歐新興市場的資金將會大幅減少,由2008年的2540億美元,急劇縮減至300億美元左右。而外資銀行在該區域內的借貸估計將為負272億美元,即收回的借貸額將會多于批出的貸款。
  據悉,波蘭貨幣與歐元的比價自去年夏天的最高位已經下跌近50%,匈牙利貨幣的匯率下跌30%,捷克貨幣則下跌20%多。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日前發布報告稱,2008年凈虧損6.02億歐元(約合7.73億美元),是自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以來的頭一次。這些虧損主要是由該行在30個投資國的股權投資縮水所致。該行業績的急轉直下,反映出一年來東歐和前蘇聯國家的經濟條件惡化和股市崩潰是何等迅速。
  2008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8年東歐國家的實際GDP將由2007年的5.7%下降到4.2%,2009年將下降到2.5%。受影響最大的主要是那些在直接投資和出口方面高度依賴歐元區的國家,新加入歐盟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將面臨巨額經常項目赤字的危險。

  相關稿件
· 風險加劇 東歐或成新一輪金融風暴策源地 2009-02-25
· 經濟危機下的東歐新巨變 2009-02-24
· 東歐危機擴散 歐元跌至2個月低點 2009-02-18
· 通貨膨脹不斷上升 東歐國家面臨嚴重考驗 2008-05-20
· 奧地利第一銀行:新一輪通脹或將席卷中東歐 2007-12-13
 
镇原县| 大悟县| 奈曼旗| 克什克腾旗|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