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次貸危機下金融掃盲時
    2008-04-21    作者:徐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惡劣影響波及整個美國和全球金融業,影響美國以至全球經濟,看似需由政府“救市”和“埋單”,實際卻最終將由納稅人、即普通民眾付出代價。
  金融,看似高深,實則并不全然屬于機構或專家行為。
  金融,看似抽象,實則并不超然于日常生活之上,換以“理財”表述,恰與普通民眾有著切實關聯。
  正因如此,一年前,美國國會眾議院以決議形式規定,把每年4月確定為“金融普及月”,或可稱作“金融掃盲月”。
  正因如此,次貸危機之下,金融掃盲尤顯必要。

個人無知

  本月9日,美國首都華盛頓,聯邦儲備委員會大樓內,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發表講話,提及向年輕一代普及金融知識的意義。
  “我們國家的年輕人作好金融知識準備,”伯南克說,“對(改善)他們自身的福利而言必不可少,而對(維護)我們大家的經濟前景而言則至關重要。”
  他強調,“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出現嚴重問題,提醒大家意識到,個人從年輕時就熟悉金融知識是何等重要……他們可以更好地作出抉擇,縱然金融市場日益復雜,也會有能力駕馭自如”。
  當天,美聯儲發布一份調查報告,揭示一系列數據:
  ——全美國范圍內,高中學生中,能對個人財務和經濟問題提供正確答案者平均僅為48.3%。
  ——同一批接受調查的樣本中,認為從出生至就讀大學18年間股票市場收益一般高于銀行儲蓄收益者僅為16.8%。
  ——相反,美國聯邦政府債券收益率相對較低、一般視為“最保守”投資手段,卻由37.3%的調查對象認定為收益率最高投資項目。
  ——依美國法律規定,如信用卡失竊、竊賊透支1000美元,信用卡持有者即使通報信用卡發行商,依然可能分擔至多50美元損失,卻有將近53%調查對象不知。能完整、準確作答者僅為13%。
  這項調查每兩年舉行一次,迄今為第六次,所獲結果不如2006年。
  兩年前的調查中,能對個人財務和經濟問題提供正確答案者平均為52.4%。
  任職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管理學院的金融及管理經濟學教授劉易斯·曼德爾解讀道:“這項調查顯示,即將從高中畢業的學生們依然在為最基本金融知識犯難。”
  同一項調查發現,與美國高中生相比,美國大學生中,能夠就財務和經濟問題正確作答者平均為62%。
  財務和經濟涉及收入,通俗表述即金錢。
  對金錢,普通美國人時下所持普遍態度和認識,依照約翰·布賴恩特的描述,可以歸結為:“人人都想要它,卻沒有人懂得它。”

個人權利

  布賴恩特說,在美國,“金錢是一項大禁忌,大家不會公開談論它。這就是有人會以次級貸款形式舉債的原因”。
  次貸舉債,一度讓不少低收入階層成員圓了住房夢,時下也讓其中不少人面臨無力支付高利率分期還款、房產可能遭放貸機構沒收的前景。
  “且排除(放貸機構)貪婪以及金融解釋誤導因素,”他告訴英國《經濟學家》雜志記者,“這場危機的根源在于金融(知識)文盲,存在于廣泛層面上。”
  今年1月,布賴恩特由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任命為白宮金融普及委員會副主席,幫助政府應對次貸危機。而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次貸所致房產遭沒收在房產遭沒收總量中所占比例超過40%。
  一些美國民眾當初為購買住房而舉借次貸時,按照布賴恩特的判斷,并不了解分期還款額度會隨著利率上升而增加,也不明白作為抵押物的房產在交易總額中所占比例相當低,因而需要承受超乎正常貸款項目的風險。
  布賴恩特介入金融掃盲,始于1992年美國第三大城市洛杉磯發生種族騷亂之后。那年,他創建“希望行動”非盈利機構,向經濟遭重創區域內的民眾提供金融知識教育、金融咨詢和儲蓄服務,其中一個項目名為“儲蓄為未來”,包含5小時課程,以中學生為主要授課對象。
  他解釋說,在美國,不少貧困階層民眾沒有銀行儲蓄賬戶,也不知道沒有銀行賬戶以及其他個人基本財務積累會讓自己在經濟上處于更為不利地位。這種狀況是“(帶有)21世紀(特征)的民權運動問題”。
  身為黑人,他認定,應向低收入民眾提供“動手能力,而非施舍”。
  依照他的說法,幫助低收入民眾運用金融知識和把握經濟機會,著手擺脫自身的貧困狀況,意義堪比過去幾十年爭取黑人與白人平等的民權運動,只是稱謂可以改為“銀權運動”。
  在白宮金融普及委員會這一帶有顧問性質的新設機構內,與布賴恩特共事者包括2000年著名金融自助教育暢銷書《窮爸爸 富爸爸》的作者之一莎倫·萊希特,還有其他一些金融教育機構的主管。
  金融普及委員會已批準一項課程,以初中學生為授課對象,名為《金錢數學:畢生功課》,開篇是“成為一名百萬富翁的奧秘”。結論是:積蓄、積蓄、再積蓄。

個人體驗

  金融掃盲,并非次貸危機爆發之后提出的課題。
  美國國會眾議院成員、民主黨人魯賓·伊諾霍薩2007年3月27日正式遞交一項決議案,提議設立“金融普及月”。
  這項決議案當時獲得119名眾議員附議支持。
  2007年4月17日,眾議院全體成員投票表決,以超過2/3多數通過這項決議,把每年4月確定為“金融普及月”,以推動金融知識普及。
  決議文本寫道:“個人財務知識對確保個人管理現金、信貸和債務以及成為富有責任感的員工、一家之長、投資者、創業者、企業領導人和公民而言必不可少。”
  至于推廣金融教育的針對性,它指出,“個人財務管理技能和終身習慣形成于兒童時代”。
  決議援引2006年調查所獲結果稱,美國大學生中,入校第一年獲得第一張信用卡者占55%,入校第二年獲得至少一張信用卡者達92%。然而,13歲至26歲美國人中,家長主動傳授金錢管理知識者僅占26%。
  另外,美國人的消費信貸債務截至2006年累計達到2.4萬億美元,其中信用卡債務為8250億美元。
  更令人吃驚、也常被學者引為全球經濟失衡原因之一的數據是:美國人儲蓄所占收入的比例2006年為負1%,創下自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的儲蓄率最低紀錄。
  但是,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教授曼德爾承認,“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相信可以教會人們正確做任何事情的方法。不過,我們教授個人財務技能的方法確實有待改進”。
  據曼德爾觀察,至少在中學層面上,現有其他課堂教學手段似乎只能取得普及金融知識的短期效果,惟有模擬股票市場投資一種手段,可以在學生們中間產生長期效果,卻有鼓勵冒險之嫌。
  他認為,金融掃盲最佳時機是在學生畢業前一年,即面臨作出購買交通工具或者使用信用卡等重要財務決定的前夕。
  他告訴《經濟學家》雜志記者,“無論美國、還是其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金融知識普及教育都不怎么樣”。

個人蹊徑

  金融掃盲是美國民眾所需,也是其他國家民眾所需。
  今年3月17日,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一次國際會議,探討和交流金融掃盲方法和實踐。
  來自印度的耶羅·比利莫里亞介紹說,她最初為流落街頭的兒童開設了一條24小時電話熱線,發現那些離家兒童頗有“創業意識”。繼而,她創辦一個名為“兒童儲蓄國際”的非盈利機構,向年齡介于6歲至14歲的兒童提供課程,教授與財務相關的知識。
  比利莫里亞設計的課程由印度逐漸散播至11個國家,包括阿根廷、南非、越南和津巴布韋。
  如今,正在推廣這一課程的發展中國家達到35個。近期,荷蘭中央銀行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建議下,比利莫里亞著手調整設置,準備把課程引介到英國、荷蘭和愛爾蘭,甚至考慮推向美國。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即將出版的一部金融史新作中指出,至少在“講英語的國家中,相當一部分普通民眾處于對金融的無知狀態”。
  “這是我的錯誤,”比利莫里亞向媒體記者坦承,“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發達國家居然也需要這類課程。”
  這位獲稱“社會企業家”的印度女性認定,金融掃盲以兒童為切入點更為有效,原因在于:兒童時代“是人們建立概念的階段;而且,14歲以前,人們的大多數習慣已經養成”。
  理想的做法,照她的設想,是讓兒童們開設自己的銀行賬戶,即使存款有限,也有助于學會有效管理和使用金錢。
  而在通貨膨脹嚴重的國家,如非洲國家津巴布韋,她建議:兒童不必儲蓄現金,可以“投資”鉛筆之類的文具,以獲得對價值的感性知識。
  她認為,對兒童施以金融掃盲,教授理財手段,可幫助他們日后改善生活。
  一些專家說,次貸危機爆發的部分原因,在于個人作出非理性金融決定和采取非理性行動,金融掃盲或許有助于防范這類危機再次重演。

  相關稿件
· 次貸危機或將引發企業跨國爭議 2008-04-18
· 伯頓:次貸危機對多數亞洲經濟體仍有些遙遠 2008-04-17
· OECD預計次貸損失將達4220億美元 2008-04-17
· 美投行:華爾街已熬過次貸危機最嚴重時期 2008-04-17
· 摩根大通:次貸危機影響市場至少持續10年 2008-04-16
 
哈巴河县| 山阳县| 麻栗坡县| 香港|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