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新華網 | 經濟參考報    
首頁 今日關注 最新播報 專題報道 建言獻策 兩會觀察 兩會現場 兩會時評 兩會圖片  
 
能源消費: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
    2008-03-06    本報記者:王莉 實習生:尹乃瀟 崔坦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不僅驅動著世界經濟的車輪,也引發了全球輿論的高度關注。
  “對能源資源消耗所引發的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問題,不僅是對中國提出的挑戰,也是對世界提出的挑戰。”清華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此前在一次公開場合說,但這對發展中的中國經濟來說卻是個機會,它將強有力地促進中國從黑色發展模式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安裝了168盞太陽能景觀燈、41盞風能路燈,體現了“綠色奧運”的主題。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
中國需求增量顯著但總量比重不高

  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對能源的強勁需求如今已成為全球經濟的焦點之一。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2007年11月特別針對中國和印度的能源市場發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07》報告。報告預測,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將從2005年的114億噸油當量增長到2030年的177億噸油當量,25年間增長55%。
  報告中,IEA將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強勁增長歸因于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強勢崛起。報告指出,中國以其規模及在國際化石燃料貿易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正在轉變全球的能源體系;中國經濟以驚人速度增長,超過了其他大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它們的能源需求,而且其能源進口在能源需求中的比重也隨之增長。
  IEA預測,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和人口增長速度較快,將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據74%的比重,其中僅中國和印度就占全球能源增量的45%。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中國將在2010年后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
  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專家陳耀在一份分析報告中援引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國際能源展望》中的數據顯示,1990年世界各主要國家和經濟體能源消耗比重分別為:美國占24%,歐盟國家共占17%,前蘇聯地區占17%,中國占8%,日本占5%;2001年統計顯示,美國、歐盟和日本比重不變,前蘇聯地區比重降至10%,中國上升至10%;預計到2010年,美國仍將耗用全球近24%的能源,歐盟國家合計耗用15%,前蘇聯地區降至不到10%,中國上升至11%以上,日本仍為5%;而到2025年時,美國能源消耗將降至22%左右,歐盟國家消耗降至13%,前蘇聯地區低于10%,中國消耗則將超過14%,日本消耗降至4%。
  “這組數據一方面較為直觀地顯示出中國能源需求的強勁增長態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即便到2025年,中國能源需求也僅僅占全球需求總量的14%,依然遠遠低于美國22%的需求比重,略高于歐盟15個國家不到4億人口的能源需求。”一位行業觀察家向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強勁的增長勢頭,使得其能源需求有望保持強勁增長,但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能源需求總量所占比重并非“草木皆兵”。
  以中國的石油需求為例。中國的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目前的人均石油消費僅為美國的7.5%,是世界人均石油消費的40%,而且這一比例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還將保持下去。顯然,這樣低的人均石油消費水平不會對世界經濟產生威脅。

  中國太陽能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新華社記者 王小川 攝
不必為中國能源消費增長反應過度

  “世界完全不必為中國能源消費的增長反應過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張國寶表示,2006年中國能源自給率達到94%左右,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平均自給率只有70%要高出20多個百分點。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也表示:“在未來的能源需求增長中,中國和印度要占全球增量的40%左右并不奇怪,因為中國和印度的人口也大體上占世界總量的40%。”李俊峰說,國際社會只看到中國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長,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之一。正是因為以中國和印度為龍頭的世界經濟增長,才消解了高油價有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萎縮所帶來的矛盾,也正因為中國和印度的能源需求增長和經濟發展,才使得世界經濟在油價90多美元,甚至在突破100美元的情況下仍在持續發展,不僅沒有出現危機,反而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和經濟基礎。
  “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中國的崛起對全球能源資源需求、氣候變化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的確產生了負面效應。為此,中國受到了來自國際社會的巨大輿論壓力。”胡鞍鋼告訴記者,“但這對發展中的中國經濟來說卻是個機會,它將強有力地促進中國從黑色發展模式向綠色發展模式轉變,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建立在對能源資源大量需求基礎上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因此,需求增長不僅是對中國提出的挑戰,也是對世界提出的挑戰。

倒逼中國經濟轉型

  “對于中國來說,能源資源強勁需求所帶來的考驗將是巨大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教授說:“和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經濟結構轉型再面臨高油價和能源資源稀缺的情況有所不同,中國還沒來得及調整好經濟結構,就遭遇了全球范圍內的能源瓶頸制約。”他認為,需求拉動下的能源資源價格高企正在倒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整體戰略轉型。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歷史。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規模的工業化使我國能源消費及其結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我國能源需求不斷提出新挑戰。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直接導致我國能源消耗迅速增長。我國GDP增長的50%來自于工業化進程,尤其是重工業的發展。由于重工業主要依靠能源和礦產品為原料,中國經濟增長對石油、煤炭、電力、鋼鐵以及各種有色金屬的需求突然增加。而中國的工業化還處在中期階段,這也就意味著經濟的“重型化”對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對能源的巨大需求還將持續。
  “現在,我國的制造業正在從簡單的來料加工和原始的制造業向真正的制造業轉型。原始的制造業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為前提的,但很顯然,依賴于大量消耗原材料、消耗能源的制造業是跟不上經濟的快速發展的。”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作為最基本的工業原料,需求拉動下的能源資源價格高企已經對下游產業乃至最終消費領域產生了影響。交通運輸、冶金、漁業、輕工、石化、農業等相關產業由于能源資源價格上升造成了生產成本的提高,如果不能將這部分增加的成本轉移出去,各行各業的盈利水平就會下降甚至出現虧損,但如果轉移出去則會增加居民的消費支出。
  我國能源專家周大地表示:“能源資源需求的增長帶給中國經濟的一系列矛盾必須通過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加大開發和使用替代能源加以解決。”中國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擯棄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尋找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中國走上節能之路

  我國政府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的決心,使得節約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效被提到了中國經濟的“戰略高度”。
  國家能源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錠明日前在一次公開場合說,我們必須意識到節約能源的重要戰略意義。“從某個角度說,節約能源就是生產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能,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符合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節約能源已成為我國緩解資源約束的現實選擇。推進能源節約,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它包括:我國堅持政府為主導、市場為基礎、企業為主體,在全社會共同參與下,全面推進能源節約;堅持以提高能源效率為核心,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技術進步為根本,構建能源資源節約型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建立節能型的產業體系,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體系;完善節能技術推廣機制,鼓勵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深化能源體制改革,完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充分發揮財政稅收等經濟政策對節能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我國的“節能之路”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節省能源,第二階段是降低能耗,第三階段是提高能效,目前我國已進入第四階段,即節能加減排,節能加新能源,節能加可再生能源。”徐錠明表示,節約能源既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約能源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一種新的社會文明,同時也是我國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

  相關稿件
· 中國是間接能源供應大國 2008-03-06
· 中國需求:利己更利人 2008-03-06
· 2007年至2008年中國公司海外并購大事記 2008-03-06
· 專家詳解海外投資成敗關鍵 2008-03-06
· 中國資本如何在海外更受歡迎 2008-03-06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工作人員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
呼和浩特市| 西充县| 汶川县| 南川市|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