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老國企吉林油田“乘新而上”的改革密碼
2024-09-09 記者 王昊飛 馬曉成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地處松遼盆地的吉林油田,是中國石油工業在東北大地綻放光芒的首批油田之一,迄今已有65年的開采歷史。作為新中國老油田,它承載著為我國能源安全貢獻力量的往昔榮光,卻也經歷著低滲透、低豐度、低產量的長期壓力以及優質資源發現難、效益產量穩定難、投資成本控制難的過往艱難。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多地加快布局清潔能源體系建設,這讓老油田看到了新風口。在CCUS技術領域謀新突破,以零碳原油生產闖新賽道,依綠色能源體系抓新機遇……改革創新的澎湃動能之下,吉林油田不僅摘掉了一度虧損的帽子,還探索出“乘新而上”的高質量發展密碼。

圖為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廠16號集約化注采平臺。資料照片

  新突破:“雙碳”背景下推進CCUS應用

  白露過后,吉林省松原市初感秋涼,位于此間的吉林油田黑46區塊二氧化碳驅油與埋存循環注入站內,中控室工作人員輕觸鼠標發出操作指令,不遠處機房內設備轟鳴作響,使二氧化碳通過管道源源不斷地注入地下……這是CCUS技術應用的關鍵一環。

  CCUS,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英文簡寫。“打個比喻,地層就像三明治,原油就藏在各個地層的縫隙當中,生產原油就是要想方設法把縫隙中的油‘擠’出來。”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開發公司黑46注入站站長閆偉東介紹,“我們采用的CCUS技術,就是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把它們注入地下,利用他們作驅動力生產原油。”

  生產原油是油田業務之本。開采年份越久使得開采難度越大,是老油田往往不得不面對的瓶頸。吉林油田的先天資源稟賦并不占優,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聚焦如何在既有資源中“擠”產能、“擠”效益中做文章。吉林油田開發部高級專家祝孝華介紹,油田從1990年起歷經30年持續攻關,在國內率先走通了CCUS全流程,積累了豐富經驗和國際領先技術。

  “相當于發現一個同等規模大油田。”吉林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埋存與提高采收率開發公司(一體化中心)主任張德平在大晴字井塊區介紹,以往這里單純靠注水驅油,采收率通常在23%至25%,如今采用CCUS注碳驅油,采收率實現了翻倍。“不僅降低了開采成本,更為石油行業低碳運轉探出了一條可行的路子。”他說。

  石油行業在我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石油開采過程往往伴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如何降耗減排兼顧效益,是傳統能源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為此,吉林油田依托技術領域的突破,在國內建成首個全產業鏈、全流程CCUS利用示范工程,成為亞洲名列前茅的提高石油采收率項目。

  通過持續優化CCUS注入環節的工藝,吉林油田在提高注入效果和安全性的同時,還在探索成本壓降空間。今年8月10日,由吉林油田自主研發、國內首創的CCUS氣水同注工藝先導試驗全面完成。這不僅優化了原有注入系統,實現了控投降本,更提升了安全性。

  “我們將原有注入設備流程由兩套整合為一,創新設計了一體化注入橇,集分配、計量、調節功能于一身,實現二氧化碳與水同橇注入。”吉林油田勘察設計院一級工程師林海波說。

  應用CCUS技術以來,吉林油田已累計埋存二氧化碳超過30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2700萬棵,或者近146.8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的減碳效果,可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僅今年上半年,吉林油田就已累計向地下注入二氧化碳22.4萬噸。

  “今年我們已經形成了注入二氧化碳80萬噸的能力。我們正在依托吉林市的資源,謀劃在未來構建一條總長400公里的管道網絡,把吉林石化等企業的碳源都利用起來,到‘十四五’末形成具備100萬噸注入能力。”張德平說。

  新賽道:老油田產出第一桶“零碳”原油

  秋陽杲杲,查干湖畔天高云淡,伴著視距遠端的水鳥嬉戲,吉林油田零碳示范區新立采油廠Ⅲ區塊的采油設備忙碌地運轉著,構成一幅大美生態與工業旅游相映成趣的畫面。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里,油田生產現場少不了一個個“磕頭泵”循環往復地開展工作。而如今在吉林油田一些采油區,卻是俗稱的“采油樹”聚合的井叢,與風電機、光伏板等清潔能源設備同框的生產現場,讓人耳目一新。

圖為吉林油田55萬千瓦風電項目。資料照片

  “新的技術更具集約效應。井叢集中到一起,管道則向不同采油地區延伸,這樣我們就騰出了大量珍貴的土地資源。”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廠常務副廠長張成明介紹,“采油樹”下是斜井,錯綜復雜的油管可綿延至千米之外,周邊上千萬平方米面積以內原油均可匯集一處被采收。

  采油是能源的獲得過程,但也伴生大量能耗。“傳統驅油過程依賴電力。吉林油田所處的吉林西部地區本身就是風、光資源較為富集的區域,我們向采掘成本要效益,就需要減少傳統石油生產過程的能耗。”吉林油田企業首席專家賈雪峰介紹。

  據統計,吉林油田礦權區風力發電年等效滿負荷發電小時數3000小時以上,光伏年等效滿負荷發電小時數1500小時以上,堪稱“風光無限”。即便在廢棄井場及平臺周邊土地資源、廢棄油井井筒附近,風力、光能、地熱等資源同樣豐富。為此,吉林油田近年來發力建設新能源設備,為降低采掘成本提供基礎保障。

  “新能源賦能油田以來,我們的生產成本下降很多。以前火力發電成本每度6毛錢,風光發電每度成本2毛錢。”吉林油田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姜一說。

  今年8月,吉林油田零碳示范區新立采油廠Ⅲ區塊光熱系統正式并網運行,標志著亞洲最大陸上采油平臺集群零碳示范區建成投運,第一桶“零碳原油”應運而生。

  “生產用能全部來自清潔能源,可以實現原油生產零碳排放。”賈雪峰介紹,吉林油田不僅通過風光發電項目實現了綠電替代,還通過地熱、光熱、空氣源熱部分替代天然氣加熱,每年可減少天然氣消耗60萬立方米。以新能源“組合拳”轉向新賽道,吉林油田實現區塊原油生產碳排放清零,從而誕生了“零碳原油”。

  新機遇:精細存量開發非常規產品增量

  在有著65年歷史的吉林油田,已探明儲量中非常規資源占比超80%。隨著開采存量變化,吉林油田動用儲量已逐步轉向以特低滲透、特低豐度資源為主,超低滲、特低滲油藏比例從50%上升到75%,特低豐度資源占比從70%上升到95%。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高滲透礦藏可以理解成打一口井油是噴出來的,而低滲透礦藏可能是需要千方百計才能把油‘擠’出來。”林海波說。

  對吉林油田來說,非常規資源是挑戰也是機遇。面對資源品位紅利持續收窄的現實,吉林油田通過轉變開發思路、儲備新技術、開展先導試驗等方式,主動應對挑戰。近年來,吉林油田已形成先進的水平井鉆井和體積壓裂新技術,推動了致密油開發。

  “通過加強自主研發、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逐步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不僅有單一技術的突破,還有整體技術體系的完善與優化。通過技術創新,降低了成本,為非常規資源的規模化開發奠定了基礎。”吉林油田非常規資源開發公司經理葉勤友說。

  新技術成本高,實現效益開采難,這是拓展非常規資源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此,吉林油田秉承“沒有效益的油一滴也不動”的理念,在非常規資源開發過程中,大力推廣協作開發、一體化施工等模式,集結多家科研院所、生產單位整體聯動、通力協作,從方案組織、鉆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到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實現一體化。

  2023年,吉林油田在長嶺頁巖油藏開發3口井,通過優選二開結構并配套油基泥漿,實現2000米水平段安全完井,鉆井周期大幅縮短。

  油水井是吉林油田占比重最高的資產,化解油水井低產低效的矛盾,是破解“資產矛盾”的關鍵。吉林油田在開發管理上,深化改革,推進工程技術隊伍使用市場化。2015年以來,百萬噸產能建設成本降低30%,產能、產量到位率由70%提升到90%。

  深化老區挖潛,打造縫網等特色壓裂技術。每年增加經濟可采儲量50多萬噸,儲采平衡系數由一度的負值提升到1以上。

  實施精細注水,自營區連續5年綜合含水未上升,創歷史新高。勘探上,創新烴源巖內找油思路,致密油氣勘探取得突破。

  今年上半年,吉林油田實現了油氣儲量、油氣產量、新能源發電量、經濟效益增長,時間過半、任務硬過半,成本、能耗雙下降。

  “吉林油田將繼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全面提速,形成多能互補、融合發展新模式,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構建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體制機制。”吉林油田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沈華說。

  沈華表示,吉林油田將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從根本上破解資源劣質化和效益發展困局,創新模式轉變老油田生產方式,全力構建開發生產新秩序,依托新能源實現轉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

赞皇县| 麻阳| 古田县| 高安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