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農業振興怎么辦 田間地頭聽“民聲”
來自青海的春耕觀察
2022-03-17 記者 韓方方 張軍 西寧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地處黃河和湟水河谷地的海東市,既是青海省農業發展的“主戰區”,也是全省鄉村振興的“主陣地”。2021年以來,海東市聚焦“六穩”“六保”,抓緊“糧袋子”“菜籃子”生產,多舉措促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春耕時節,記者深入走訪了海東市多個省級示范家庭農場負責人和部分村莊群眾,聽他們算收成、談規劃、說期盼、道苦憂……從中發現,這個青藏高原上最為重要的農業區雖然挑戰仍在,卻也出現新變化、孕育新機遇、展現新愿景……

  山中共話“豬周期”

  “前兩年生豬價格好的時候,準備建個生豬養殖場,等建好投入之后,生豬價格跌到了谷底。”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高廟鎮西村一條荒溝里,家庭牧場主李憲惠一臉愁容:“這豬咋賣?不賣吧,飼料成本持續增長快負擔不起了。賣了吧,1斤我要虧3元錢。肥豬料、母豬前期料、仔豬開口料等等,各種飼料還漲個不停。”

  打開李憲惠手機微信,各種飼料銷售群占據置頂聊天。“你看我們的聊天記錄,全都是‘價格太高買不起了’‘能不能先欠著’……”

  由于養殖場有嚴格的環保要求,只能選址在遠離村莊的山溝里。李憲惠和堂妹李憲萍當年舍棄城市生活返鄉創業時,雖然面對荒山圍繞,卻躊躇滿志,眼中滿是生機和商機。

  2019年,李憲惠和李憲萍共同投資50萬元,開啟了生豬養殖場的創業之路。2020年,購進18頭母豬、40多頭小豬。盤算著2021年就能出欄八九十頭生豬,姐妹倆感覺辭去城里的工作來養豬,這條路走對了。

  可誰想,2021年生豬價格大跌,“我和妹妹總共虧了近20萬元。現在是進退兩難,實在扛不下去就只能清圈了。”李憲惠幾度哽咽。

  相比李憲惠的“清倉”,朵積文卻在“豬周期”里嗅到了商機,“雖然年前虧本賣了80頭豬,但后續我還要建圈舍、進設備,繼續補欄擴大養殖規模。”

  樂都區蘆花鄉九架山村的朵積文告訴記者,根據他的判斷,生豬價格已經不能再低了,看好行情走勢,估計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會有反彈。現在清圈淘汰的小型養殖場很多,低價購買后備母豬,繁育后年底就可以出欄一批了。“豬飼料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種的,成本降低了不少,完全有能力撐到生豬出欄。”

  “價高傷民,價賤傷農”,“豬周期”幾多歡喜幾多愁。以往,農村家家戶戶都在養豬,養個三五頭,把豬喂肥自家有的吃就行。現在,養豬成了一門“技術活”,要有準確的市場判斷、豐富的養殖技術、一定的資金實力,更要經得起暴利誘惑。短線投機定會賠個“體無完膚”,長線投資才能勝出,有經驗、有頭腦、有規劃的養殖戶才能抗得住市場風險,持續良性發展。

  一樣種土豆 喜憂兩重天

  一年之計在于春。驚蟄過后,青海東部農業區便開始了土豆播種的前期準備工作。

  在海東市樂都區馬營鄉勝利村,家庭農場主侯富財卻滿臉愁容,看不到一絲春播的期待與喜悅。“馬上就要開始種新土豆了,去年的舊土豆還沒賣出去。”

  2013年創辦家庭農場以來,侯富財大部分的田都在種土豆。去年畝產土豆兩三千斤,180畝地的土豆總產200多噸,還有180噸在地下窖里存著賣不出去。

  土豆產業在青海省農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僅次于油菜的農作物,在青海東部農業區廣泛種植。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宋世輝介紹,2021年,全區耕地面積45.6萬畝,其中土豆種植19.57萬畝,總產40萬噸。“前期交易了20萬噸,目前還有一半的土豆待售。”

  在樂都區共和鄉大莊村的村委會辦公室,村民們正在申報今年自家的土地信息。“4畝地,還是種土豆。”大莊村村民李爾偉打開土地確權證遞給村主任,轉過頭對記者說:“往年土豆每斤都在8毛到1元錢,去年地頭價跌到3毛了,4畝地的土豆到現在1斤都沒賣出去。不種不行,如果行情好些土豆還是能掙錢的,我們村都是山地、旱地,種其他的基本都賠錢。”

  “全村80%的土豆沒賣出去,每家每戶產量少,山路又不好走,收購商挨家挨戶收嫌麻煩。”樂都區李家鄉馬圈村黨支部書記李巖指了指身旁的李守杰說,“村上就他賣得最好,140噸土豆全部賣出去了。”

  2019年,李守杰創辦了以土豆、大蔥種植為主的家庭農場,種植土豆200畝。“這兩年,來自省內及甘肅的收購商都是直奔我家地頭收購土豆,跟他們合作了很多年,知道我的土豆品質好、產量高。”

  宋世輝說,“今年我們還要繼續在土豆上做文章,因地制宜搞土豆產業。鼓勵大規模連片種植,為土豆產業機械化創造條件。”

  “三步走,這是我們今后發展土豆產業的基本規劃。”樂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余國平介紹說,腦山地區發展種薯培育,滿足本區及省外薯種更新換代需求;淺山地區發展商品土豆,推廣機械化,向綠色有機方面發展;湟水谷地,利用溫棚設施種植蔬菜土豆,由電商、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逐步提高土豆產業效益。

  蒜與蒜苗的“種植辯證”

  2019年6月,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加定鎮扎隆口村至樂都區碾伯鎮的“最美公路”建成通車。這條省道,不僅是青海省“網紅打卡”的生態路,也是沿線村民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湖北、貴州的蒜苗下市的時候,正是我們壽樂鎮蒜苗上市的季節。不到一個月,我們村200多噸的蒜苗就賣光了。”壽樂鎮薛青村會計馬長武說,以前受交通條件制約,村子里的蒜苗不但價格不高,而且無人知曉。“1斤5毛錢都沒人要,有一年種多了賣不出去,蒜苗都爛了,只能倒進垃圾場。”

  自從扎碾公路通車以來,每逢收獲季節,到薛青村拉運蒜苗的外省貨車絡繹不絕。1斤的價格不低于2元,80畝地的蒜苗全部售空。去年,價格還一度漲到了每斤3.8元。“交通便利了,拉菜的大車都能開到田間地頭。信息渠道多了,全國蒜苗空檔期的時候,唯獨甘肅青海的蒜苗剛剛長成,‘菜販子們’都往我們這片區域跑。”馬長武說。

  離薛青村不到3公里路,壽樂鎮窯莊村也坐落在“最美公路”沿線。壽樂鎮位于樂都區城北部,湟水谷地北側山地、溝谷地,這里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水質良好、土壤無污染,種植的蒜苗品質好,且蒜苗比大蒜早上市兩個月的時間,增加了單位面積的復種指數。2021年樂都區蒜苗種植總面積2400畝,其中壽樂鎮就達2000畝,產值3040萬元。

  “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蒜苗特色種植業正在成為壽樂鎮農民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而蒜苗的“家人”大蒜,早已成為樂都區高店鎮具有高原地方特色的農業支柱產業。2021年樂都區共種植大蒜13400畝,其中高店鎮4000畝,產值4160萬元,占全區蔬菜單種面積的13.1%,“大蒜之鄉”名副其實。

  “受海拔、氣候、土質的影響,清明節過后我們村才能開始種蒜苗,晚種晚收,要想打時間差我們的蒜苗跟不上節奏。”樂都區高店鎮上楊家村家庭農場主袁復德說,但是高店鎮的“樂都紫皮大蒜”,卻是遠近聞名的。

  去年,袁復德種了30多畝紫皮蒜,畝產濕蒜5000多斤,1斤大蒜市場價在15元左右。“種蒜是個細活,如果不精打細算,根本掙不了多少錢。”袁復德算了算,1畝地成本6000多元。“要不是把鋪膜、掏蒜都承包出去了,成本還會更高,主要是人工費用占了大部分。”

  作為家庭農場主的袁復德,還是上楊家村的村主任。他期望,村子里的山地能夠得到大規模平整,同時減少一些農村建設用地的限制,那么上楊家村發展大蒜產業深加工的想法就會早日實現了。

  返鄉創業者的“花之夢”

  相較于丈夫段軍善的寡言少語,祁英存高聲亮嗓,不但為人豪爽熱情,談起農業生產也信心十足。

  看到家鄉越變越秀麗,鄉親們的生活越變越富足,遠赴新疆務工的段軍善夫婦決定返鄉創業。2018年,他們帶著30萬元的積蓄,回到家鄉樂都區瞿曇鎮段家村創辦了青海省樂都區追夢家庭農場。

  “流轉了500多畝地,主要種蠶豆、燕麥、土豆、油菜、豌豆、青稞、小麥,土豆賣給粉條廠、豌豆賣給淀粉廠、油菜賣給榨油坊,剩下的基本上都拿來做了飼料,雞、羊、豬的飼料錢就省了不少。”多樣經營、種養結合、多種收益,讓段軍善家庭農場增強了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

  一年下來,追夢家庭農場種養殖收入純利潤20萬元。“每年都在摸索,有適合的產業我們都想試一試。之前種的小油菜不耐旱,收成不好,今年改種大油菜。種過200棵花椒樹、200棵香椿樹,第二年全部凍死了。還試種了核桃樹、櫻桃樹,都沒成功。這幾年沒少折騰。”

  偶然一次機會,段軍善的妻子接觸到了文冠果樹。上網查資料、咨詢“土”專家,段軍善夫婦嗅到了文冠果樹帶來的商機。“耐寒耐旱,非常適應貧瘠的山地。有葉有花有果,葉子拿來制茶葉,花季賞花搞個生態旅游,果實榨油辦個食用油料加工廠。”

  段軍善盤算著把村里的老老少少帶動起來,做一個文冠果的生態旅游產業鏈。但他還是有些顧慮。“種樹、辦加工廠、搞生態旅游,這些都要過土地審批這一關。我們村山上山下都是基本農田,沒有多少農村建設用地。眼下,我最急迫解決的就是建個土豆加工車間,增加附加值;修個羊圈,擴大養殖規模。可建設用地卻遲遲申請不下來。”

  家庭農場主們期盼,鄉村振興建設用地相關政策能夠適當變通,逐步加大在信息、市場、技術方面的扶持力度,推進家庭農場有序健康發展,切實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矩形廣告大

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尚需突破“三重門”

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尚需突破“三重門”

一些地方農戶和保險公司出于各自利益考慮,參與意愿不強,利益博弈制約了農業保險快速發展。

·農業振興怎么辦 田間地頭聽“民聲”

下好數字“先手棋” 打好轉型“主動仗”

下好數字“先手棋” 打好轉型“主動仗”

作為國民經濟“中流砥柱”的國有企業承擔著引領國內產業高質量發展,參與全球競爭的重任,數字化轉型成為這一過程中的應有之義。

·河北國企“改”出新活力 “革”出新成績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

辉县市| 安宁市| 冷水江市| 新郑市|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