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全國碳市場將擴容升級 千億規模可期
2022-01-26 記者 王璐 北京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作為推動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全國碳市場”)有望實現擴容升級和新一輪規模增長。從目前的進度來看,建材、有色兩個行業或成為第二批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而石化和化工行業相關準備工作也在加快推進,大約有2300家石化和化工企業符合納入條件。業內預計,按照目前的碳價水平,到碳達峰的2030年,全國碳市場累計交易額有望達到1000億元。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45億噸二氧化碳。“總體來看,全國碳市場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價格發現機制作用初步顯現,企業減排意識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進企業減排溫室氣體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作用初步顯現。”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修訂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和技術規范,切實抓好全國碳市場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前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2)》指出,根據目前的交易量測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交易換手率在3%左右。與歐盟碳市場相比,中國全國碳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市場活躍程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為提升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和交易主體范圍是當務之急。“2022年全國碳市場有望實現交易主體擴容和新一輪規模增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是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目前這些行業具備進入碳市場的良好基礎和前期準備,有望較快被納入全國碳市場。

  據了解,2021年生態環境部已分別委托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開展建材、有色金屬、鋼鐵行業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相關工作。

  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相關準備工作也在加快推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下稱“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按照生態環境部設定的標準,目前看大約有2300家石化和化工企業符合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條件。據透露,受相關部門委托,石化聯合會正在開展石化和化工行業碳配額分配方案、全國碳市場運行測試方案等的研究工作。

  《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2)》預計,在“十四五”期間會逐步完成除發電行業外的其他七個重點能耗行業(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的納入。預計完成八大行業覆蓋之后,全國碳市場的配額總量有可能會從目前的45億噸擴容到70億噸,覆蓋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60%左右。按照目前的碳價水平,到碳達峰的2030年,累計交易額有望達到1000億元。

  在覆蓋行業擴容升級的同時,未來全國碳市場還將增加市場參與主體,豐富交易產品,完善制度規則,強化和其他減污降碳政策措施的協同性。

  《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2)》預期,2022-2023年全國碳市場優先引入機構投資者,之后逐步引入個人投資者。同時,目前全國碳市場主要是現貨交易,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將會推出更加市場化與金融化的產品,增加期權期貨等碳排放交易的衍生品。其次,預期開征碳稅進程將提速,與全國碳市場協同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此外,全國碳市場的制度規則將進一步完善,碳配額總量設置堅持適度從緊。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科認為,碳交易產品多樣化,可以有效規避交易價格波動風險并且增加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活躍度,滿足不同參與者的需求,但同時需要注重市場的風險管理。

  孫傳旺建議,目前全國碳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還需要從多個方面開展建設工作。首先,完善MRV(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體系,提高碳核算全流程的一致性、準確性和透明性,夯實碳交易基礎根基;其次,探索碳市場與電力市場的聯動模式,強化碳電市場的政策協同、機制互補;此外,引導企業加強碳資產管理能力建設,建立健全企業碳賬戶,提高企業參與碳交易的積極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矩形廣告大

欠薪難題需強力糾治 管理機制應鞏固完善

欠薪難題需強力糾治 管理機制應鞏固完善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新老問題疊加導致以建筑領域為代表的農民工欠薪情況仍然不少,一些地區出現案件數量反彈。

·不符合條件也能取公積金?

將“綠色、科技、智慧”進行到底

將“綠色、科技、智慧”進行到底

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我國首條雪車雪橇賽道,世界上首次5G技術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一個又一個的“首個”“首次”,彰顯了北京冬奧會綠色、科技、智慧的底色。

·中投公司發揮金融優勢 促靜寧蘋果產業“紅起來”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

远安县| 湖口县| 衡南县| 高陵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