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徐州:商賈云集地崛起淮海經濟核心城
2015-06-24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徐州市交通區位圖
  徐州,位于蘇魯豫皖交界、連接處,區位優勢獨特,素有“五省通衢”之譽。徐州的文明史可以溯及帝堯賜彭祖大彭氏國,這也是其別稱彭城的由來。
  作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運作30年的淮海經濟區核心城市,如今的徐州,又在“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下御風而上、快速發展成蘇北崛起先導區、轉型發展先行區、資源集聚核心區。以徐州為中心的蘇魯豫皖四省八城淮海城市群,通過自主開放、自我創新,實現了東部經濟帶“洼地”崛起,令人矚目。

  “五省通衢”:從兵家必爭到商賈云集

  “自古彭城列九州,龍爭虎斗幾千秋”。徐州因其咽喉要地、形勝天下,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史載,發生在徐州的大小戰事達400多次,“九里山前古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
  公元前236年,項羽自立西楚霸王,建都彭城,稱霸天下。至劉邦定鼎天下,返回故里,擊筑而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古老的徐州“父老能言西楚事,牧兒善解大風歌”。
  抗戰初期,徐州戰區的臺兒莊血戰,粉碎了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夢。
  解放戰爭時期,以徐州為中心展開的淮海戰役,奠定了新中國解放的重要基石。……“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
  徐州溝通南北,自古就是商賈云集之地。漢代以來,徐州汴泗交流、水運便捷,糧棉運輸、冶鐵發達。朝廷在徐州設專門機構監管。隋唐至元代,京杭大運河南北打通,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黃金水道,徐州扼大運河南北要沖,交通樞紐和商業樞紐地位凸顯,一時南北商賈云集、店鋪林立、舟車鱗集,一派興隆。至明清,廢止海運陸運,南北運輸完全依靠大運河,徐州更成為國家命脈的重要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每年經徐州北上的糧船達12000多艘,運糧400萬石。徐州與淮安、德州、臨清被譽為“國家四大漕運糧倉”。
  到清末,初具現代工業色彩的“徐州制造”開始萌芽。洋務派領袖左宗棠力倡以徐煤煉徐鐵。1882年,南京候選知府胡恩燮銜命創辦利國礦務總局,徐州近代經營性煤鐵業由此發端。1923年,徐州煤礦成為全國著名的煤礦之一,奠定了徐州作為華東地區能源重鎮的基礎。
  1910年,徐州火車站建成,一時“徐州通,則全國通”,徐州一度發展成為津浦線上的工商業重鎮,更多的“徐州制造”開始迸發。1913年,隴海鐵路銅山機車工廠籌建,成為徐州機械工業的源頭,機械制造業如今成為徐州的支柱產業,“徐工徐工,祝您成功”算來已百年有余。1914年,張勛創辦長江巡閱使公署電燈官廠,成為徐州電力工業的肇興……
  新中國成立后,徐州作為全國重要交通樞紐和江蘇省唯一的煤炭基地,為支持新中國工業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半個世紀以來,徐州80%以上的煤炭供應蘇南和華東地區,僅徐礦集團調往蘇南的原煤就達4.14億噸,為我國近現代工業制造業發展提供了能源支撐。

  “八大中心”引領淮海城市群崛起

  “翻覽徐州的歷史,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積淀和內涵令人肅然起敬;放眼今天的徐州,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歷程,令徐州人倍感自豪。”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說。
  徐州古城因煤而興。新世紀以來,徐州煤炭資源漸趨枯竭。然而徐州以危為機,重新審視、發掘和培育一座城市的資源稟賦,以“八大中心”建設,引領淮海城市群加快崛起。
  攤開地圖,徐州南距南京350公里,北距濟南320公里,西距鄭州380公里,東距連云港230公里。“徐州區域中心城市的地域優勢突出,然而僅有地域優勢是不夠的,”徐州市市長朱民認為,“只有全面構建各種功能要素完備的現代都市,才能提升徐州在方圓300公里范圍的向心力、聚合力和輻射力,從而進一步吸引各種發展要素在徐州集聚,向城市群發散。”
  徐州作為淮海區域中心城市古已有之。
  明朝時,徐州設有參將府、按察分司、戶部分司和工部分司等重要管理機關。其中,徐州參將府管轄范圍北至山東鄄城、曹州(今菏澤)、滕縣一帶,南至宿州,西至今安徽碭山、河南商丘、永城等地,與今淮海經濟區范圍約略相當。
  現在的“淮海經濟區”概念是在1986年正式提出的,涵蓋蘇魯豫皖四省20城市,是跨省橫向聯合的經濟合作區,20個城市一直在共同努力,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建設,成為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之后的我國第四大經濟增長極。
  淮海經濟區發展,迫切呼喚區域中心城市的引領與帶動。2012年,徐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建設淮海經濟區產業、交通、商貿物流、教育、醫療、文化、金融、旅游“八大中心”。徐州市不斷強化優勢產業協作配套功能和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淮海經濟區交通一體化共建共享,規劃建設一批地標性商業中心和物流基地,著力整合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文化資源,大力建設新城區金融集聚區,完善旅游產業體系。徐州市作為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產業中心、交通樞紐、商貿中心、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文化資源中心、金融集聚區和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斷凸顯。
  2014年,徐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64億元,在“淮海經濟區”20個城市中排名第一。2011至2014年,徐州年均GDP增速為12.25%,在淮海經濟區高速領跑。徐州已不僅是“淮海經濟區” 的地理中心,也是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
  中心城市的崛起,有力帶動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目前,“淮海經濟區”建立了密切的協作網絡,每年召開市長級會議,不斷擴大區域合作領域。淮海經濟區各成員間也建立了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交流機制和平臺,如淮海經濟區企業家聯合會、淮海經濟區工商協作會議、淮海經濟區報業聯盟、淮海經濟區旅游聯盟等數十個協會組織,大大促進了區域間的發展與合作交流。
  在淮海經濟區,各成員市間已相繼開通了十余條旅游專線,景區年票制和一卡通等旅游同城化進程不斷提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便捷、快速、暢通的立體交通網絡。徐州市與淮北市合作共建跨省機械制造、研發、物流于一體的合作園區。區域間文化交流展會、博覽會、書畫展會、體育交流會等每年多達數百場次……
  2010年,徐州、淮北、濟寧、連云港、商丘、宿州、棗莊和宿遷等8個在地域上距離更近的城市,共同倡議組建“淮海經濟區核心區”。
  五年來,這個核心區城市群的協同發展已經收獲頗豐:成立“淮海經濟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協作組”,是全國第一家跨省、市的區域性新農合協作組織,惠及新農合4000萬農民;探索跨區域警務合作,并不斷走向深入;徐州、臨沂、連云港、日照組建蘇魯邊界環保聯席會,徐州、商丘、淮北、宿州等市共同編制跨界河流污染處置應急預案……目前,地域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發展相連的8個城市正在向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等方向的一體化目標邁進。
  一個潛力無限的新興城市群正在發展壯大,一幅跨省合作共同發展的精彩畫卷,正徐徐展開。

  共迎“一帶一路”發展機遇

  從全國經濟版圖來看,“淮海經濟區”位居全國東西連接、南北互通的樞紐地帶,是沿海經濟帶和陸橋經濟帶的結合部,在全國經濟整體格局中,地位重要。
  淮海經濟區聯絡處發布的2014年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數據顯示:“淮海經濟區”土地總面積17.81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86%;2014年末戶籍總人口1.29億人,占全國的9.45%;2014年20城市共實現GDP總量4.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高于全國2個多百分點。
  然而,從東部經濟帶來看,淮海地區北有京津冀,南有長三角,東有山東半島,西面的中原城市群也已被列入國家戰略。相較而言,淮海地區曾是“經濟洼地”。推動這片“經濟洼地”的快速崛起,不僅有助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而且有利于東部經濟帶整體實力再提升。
  一直以來,實施跨區域城市群規劃與協同發展,是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戰略。
  作為跨區域協作的城市群,淮海城市群涉及四省多地,人口眾多,可為我國的跨域城鎮化建設探路,有基礎、有條件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場域。
  “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推向深入,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城市群’承接東西、連接南北的戰略價值開始凸顯。”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說。
  在縱貫京、津、滬三大直轄市和冀魯皖蘇四省的京滬高鐵線上,徐州北距北京692公里、南距上海626公里,處于中間位置。且有京杭大運河、京滬高速、隴海鐵路、未來的徐蘭(徐州―蘭州)、徐連(徐州―連云港)高鐵交匯,是南北、東西要素資源傳輸匯聚的重要節點。多條國家“發展動脈”在此交會。伴隨徐(徐州)連(連云港)一體化的推進,以連云港港為出海口,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整個淮海城市群將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交匯區。
  將淮海城市群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端跨區域城市群予以重點培育,設立淮海城市群綜合改革試驗區,對于崛起東部經濟新高地,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意義重大。
  徐州與淮海城市群,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將迎來新一輪黃金發展期。

  本稿件由周國洪、李曉雷、陸金玉、董俊、吳紹山、錢賀進采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我國第一本不動產權證書在徐州頒發
· 綠地地鐵產業首單花落徐州
· 綠地徐州新房被指爛尾樓
· 徐州重工困局:不停產是怕引起恐慌
· 徐州:資金支持大學生創業
 
頻道精選:
· 【思想】景區門票喊漲不能脫離法治語境 2013-06-14
· 【讀書】聯想國際化之路 2015-06-19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奶農遭遇乳業轉型陣痛 收購價每公斤僅1元 2015-06-23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商水县| 区。| 绥宁县| 巴林左旗|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