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2014-06-05   作者:記者 齊海山 管建濤 王猛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1.國人飯碗內東北糧多 2.庫存創新高儲糧安全堪憂 3.多策并舉構建糧食收儲新體系 4.農民耕地不愁錢

  黑龍江、吉林兩省連年糧食大豐收,因糧食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產銷倒掛、外銷和加工需求不足等影響,兩地均出現歷史最大庫存量,政策性收儲主體有效倉容和烘干能力不足,導致儲糧安全形勢漸趨緊張。業內人士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在糧食促銷外調、構建新型糧食收儲體系、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確保東北地區多產糧、多收糧、多儲糧、多調糧,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國人“飯碗”內“東北糧”多

  作為中國傳統的商品糧基地,東北地區糧食生產綜合能力、潛力逐年釋放,在中國人的“飯碗”中“東北糧”的比例逐年增加。我國糧食生產由“湖廣熟,天下足”的“南糧北調”格局發展到目前的“北糧南運”。作為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東北糧食主產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
  據國家統計局公告,2013年東北地區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糧食總產達到2904.74億斤,占全國糧食總產的二成以上。東北四省區糧食總產量在全國比重從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2年的23.2%,2013年的比重更是達到了24.1%,成為全國糧食增長最快、貢獻最大的區域,其中玉米是該地區面積和產量增長最快的品種,同時也成為國內第一大糧食品種。
  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每年糧食消費量占世界糧食消費總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糧食貿易量的兩倍左右,“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這也是對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貢獻。
  為確保糧食安全,中國不斷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農業新增補貼不斷向糧食主產區傾斜,糧油生產大縣的獎勵補助也不斷增加,針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措施、項目不斷出臺,東北糧食主產區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
  “近百年來,吉林省年平均氣溫上升了2攝氏度。”吉林省氣象專家秦元明說。氣候變暖能促使作物生長季積溫增加、適宜播種期提前、晚熟及中晚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低溫冷害頻率減少,東北地區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種植范圍明顯北擴,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大幅增長。
  據了解,黑龍江省糧食播種面積由十年前的14470.1萬畝增長到2013年的20913.1萬畝,吉林省糧食播種面積也由6468萬畝增加到7821萬畝。“吉林省的可開墾后備耕地資源約占目前耕地的3%,特別是西部地區有200多萬畝土地從未耕種過。”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說。
  由“湖廣熟,天下足”的“南糧北調”格局到“北糧南運”,表明我國糧食生產地域呈現由南往北的發展趨勢。“東北地區地廣人稀,擁有肥沃的黑土地和大量的后備土地資源,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以新品種和新技術為支撐的科技革命為黑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水稻、玉米種植面積擴大,極大提升了糧食產量。”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玉米分會副秘書長劉笑然說。
  據了解,我國糧食生產自2004年以來已經實現“十連增”,而全國91%糧食增量、75%的糧食產量、80%以上的商品糧、90%以上的調出量來自13個主產省。“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等北方省的增糧作用尤為明顯,如今東北地區已經成為粳稻、玉米等商品糧的供應地,東北的糧食外調量占到全國的60%以上。”劉笑然說。
  “中國目前糧食調出省(區)只有5個,而東北地區占3個。”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說。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安徽、江西是中國糧食調出省(區),東北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糧食的“蓄水池”、“穩壓器”,“東北熟,天下足”已經悄然成為共識。
  為支持“北糧南運”,去年國家出臺政策,東北三省之外的其他28個省份到東北地區采購粳稻和玉米,運回本省銷售、加工或轉為儲備的,財政給予每噸140元一次性費用補貼。“去年12月份政策出臺后,當月鐵路外運就達33億斤,比上年同月增長一倍以上。”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說。
  “東北地區糧食年流出量占全國糧食跨省區物流量的近一半,東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大糧食流出地。”劉笑然說。

  庫存創新高儲糧安全堪憂

  吉林、黑龍江兩省糧食庫存總量創歷史新高,因國際糧價較低、國內市場需求不旺,政策性收儲主體有效倉容和烘干能力不足,導致儲糧安全形勢漸趨緊張。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吉林省是國家糧食主產區,糧食總產量居全國第4位,糧食商品率一直在80%以上。截至4月30日,全省糧食收購數量、糧食庫存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吉林省糧食企業庫容已超負荷運轉,亟需超前運作,解決好今秋新一輪糧食收購入庫問題。
  黑龍江省糧食收購量約1000億斤,糧食庫存總量創歷史新高,不僅國有糧食企業庫存爆滿,社會企業庫存也已創歷史新高。一些地方糧食系統干部介紹,黑龍江省糧食總產和商品量將繼續增加;國際糧價較低、國內市場需求不旺的狀況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促銷壓庫任務繁重、形勢緊迫,新糧收儲與烘干能力嚴重不足的矛盾前所未有。
  記者在黑龍江省青岡、蘭西等地糧食收儲部門調查時了解到,去年收購的糧食大部分都沒有倒庫,一些糧庫為了增加新的倉容,滿足玉米的政策性收購需求,不得不臨時搭建一些糧囤。
  “現在吉林省庫存已經‘溝滿壕平’,如果不盡快進行泄庫,今年新糧上市將面臨收不下、儲不下的問題。”中儲糧吉林分公司購銷計劃處處長海河說。由于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業較多,他建議,國家及早安排競價拍賣和跨省移庫計劃,盡可能采用競價拍賣就地銷售的方式,以便減少成本,緩解糧食集中出庫鐵路運輸困難。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開庫的庫點收儲能力及儲糧方式看,可利用倉房收儲能力不足30%,近70%都需要露天儲存。預計新收購的臨儲玉米將有280億斤需要露天坐囤,再加上原有的120億斤露天囤,收購結束后全省露天囤將達7萬個,露天儲存數量400億斤。這不僅加速糧食品質劣變,更給安全儲糧、安全防火帶來隱患。
  吉林省現有糧食倉儲設施、收儲能力、接收發運能力、烘干能力主要是“十五”時期以前形成的,有些設施建于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與當時500億斤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基本相適應。而現階段,全省糧食產量穩定在650億斤以上的階段性水平,商品量至少在570億斤以上,按正常年景接新前庫存250億斤計算,扣除邊購邊銷邊加糧食,每年需要儲存半年以上糧食650億斤左右,而目前吉林省現有倉容375億斤,缺口275億斤。
  按去年接新前庫存462億斤、產量710億斤計算,倉容缺口就達到547億斤。如果市場形勢沒有好轉,倉容缺口將進一步擴大。現有庫存糧食中,倉房儲存375億斤,簡易倉、罩棚及露天囤儲存532億斤。糧食露天儲存不僅加速品質劣變,同時也給安全生產、安全防火帶來隱患。
  據黑龍江省糧食收儲部門負責人介紹,全省露天儲糧防火改造完成率僅25.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8個地市。另外,露天儲糧場所間距不足、防火通道不暢、組和區儲存量超標等問題突出。上述問題的產生,與全省糧食庫存量大、露天儲糧多、國家在消防設施投入不足有很大聯系。
  “政策性糧食露天坐囤近400億斤,加之近期氣溫逐漸升高,高水分糧露天存放容易出現結頂現象,安全隱患突出。”韓福春說。為確保儲糧安全,吉林省在強化倉儲管理的基礎上,加快烘曬進度,使高水分糧先脫險后烘干。同時定期對囤區內的用電設施、消防設施、避雷設施、排水設施、糧情檢測系統等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糧情變化,妥善處理異常糧情,確保露天儲糧安全。
  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倉儲處處長蘭延坤表示,吉林省現有政策性糧食需要國家通過定向銷售、競價銷售、計劃調撥等方式下達計劃調出或者銷售。吉林省糧食外運能力每月在30億斤左右,在新糧上市前,即使滿負荷調運,也只能運出210億斤左右,運力矛盾也比較突出。

  多策并舉構建糧食收儲新體系

  糧食收上來了,如何消化年年豐收的糧食成為當前的主要問題。對此,黑龍江省、吉林省糧食主管部門建議,對深加工企業定向銷售臨儲玉米,組織省間調撥和競價銷售,加大倉儲建設投入,加快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建設。
  “消化年年豐收的糧食,無非就是外運和當地加工,沒有別的渠道。”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說。從4月底政策性糧食收購結束,到下一季新糧上市,中間也就是7個月的時間。“從目前看,吉林省至少在7個月內消化掉400億斤糧食,才不至于在下一季新糧上市的時候捉襟見肘。”
  黑龍江省、吉林省糧食主管部門建議,一是對深加工企業定向銷售臨儲玉米。定向銷售是解決東北地區收儲矛盾最直接、最經濟的手段。在糧源安排上,應本著“先入先出”原則,先行銷售2012年生產的臨儲玉米。銷售價格上,考慮深加工企業盈虧狀況,以企業“保本”經營為原則確定。以吉林省為例,綜合市場價格預期、深加工企業價格承受能力、產能等因素,可向吉林省深加工企業銷售200億斤臨儲玉米。
  二是組織省間調撥和競價銷售。黑龍江、吉林兩省玉米深加工企業產能有限,還需要通過國家調撥和競價銷售來解決收儲矛盾。建議國家根據銷區企業倉容狀況,優先安排臨儲玉米調出。同時,考慮到吉林省糧食外運能力有限,及早組織臨儲玉米競價銷售,底價隨行就市確定。“通過省間調撥和競價銷售,力爭消化庫存200億斤以上。”韓福春說。
  三是加大倉儲建設投入。為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收儲矛盾,吉林省擬到2020年新建倉容270億斤,新建罩棚110萬平方米,地坪394萬平方米,烘干能力80億斤,維修改造倉容93億斤。但由于各地財力有限,歷史包袱重,糧食收儲企業效益較低,自我發展能力差,僅能籌措20%左右。同時建議國家及早確定下達年度投資規模,以便將地方配套資金納入財政預算。
  四是加快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建設。為鼓勵農民常年常時、擇機擇價售糧,減輕糧食集中入庫壓力,緩解企業收儲矛盾,各地開展了農戶科學儲糧倉建設,對農民安全儲糧、科學儲糧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單倉造價4000元,農戶需自籌資金1600元,一次性投入困難。建議國家將農戶科學儲糧倉投資比例由目前的中央、省和農戶3:3:4調整為5:3:2,減輕農民負擔。

  糧食收儲及時 農資價格平穩
  農民耕地“不愁錢”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吉林省部分產糧大縣了解到,今年農民種糧積極性持續高漲、農資價格平穩。
  “今年一噸化肥比去年便宜400多元,而往年春耕前正是價格最高的時候。”已經購買完農資的農安縣華家鎮華僑村農民曲興振說。受到國內原材料價格下降影響,今年吉林省農資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其中部分品種創下2008年以來最低,受到農民歡迎。
  曲興振今年耕種30畝旱田。“現在不用趕市場啦,坐在家里等著就行。如果現金不夠,還可以憑信用賒賬。”曲興振指著購物收據說,“今年尿素每噸1800元,磷肥2900元,鉀肥3400元,比去年低了15%以上。”
  隆源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最大化肥生產企業,公司銷售經理陳明瑞表示,隆源一次性肥每噸價格2800元,而去年和前年價格為3200元。一些農資經銷商表示,受價格下降影響,經銷商普遍對后市持不樂觀態度,預計后期價格會繼續下跌。
  同時今年吉林省糧食收儲及時和進度快,農民種地“不愁錢”。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說,農民糧食變現及時為糧食生產積累了較為充足的資金。
  59歲的前郭縣海勃日戈鎮浦會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創始人周鳳江經營著6公頃玉米。2013年,他種地的毛收入達到15萬元。“合作社的52戶總共經營800公頃苞米,去年平均坰產2.5萬斤。”老周說,“新糧順順利利地就賣了,錢到手了,今年種地心里就有底了。”
  吉林省副省長隋忠誠表示,今年國家進一步加大種糧農民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等扶持力度,繼續實施稻谷最低收購價和玉米臨儲政策,政策信號提前釋放,政策資金及早下達,給農民吃了“定心丸”。
  “這幾年國家政策好,糧食越來越值錢了,大伙種糧積極性越來越高。”46歲的鎮賚縣鎮賚鎮架其村農民孫世軍去年種了6公頃玉米,純收入達到9萬元,“現在包一坰地要8000元,還不好包,大伙都知道種地掙錢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大厂| 买车| 栾川县| 德州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