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證監會稱相關部門計劃盡快推個人境外投資制度
2013-08-06   作者:記者 李勇 見習記者 謝瑋 實習生 錢寶業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分享到:
【字號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本刊,相關部門正計劃盡快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制度,但還沒有具體時間表
  目前,我國居民僅可通過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方式間接投資海外資本市場。相關部門表態正計劃盡快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制度,但還沒有具體時間表。
  不炒美股你就out了?
  2010年至今年7月,云集了眾多中概股上市公司的納斯達克指數上漲59.23%,而同期上證指數下跌38.64%。投資美股似乎更有利可圖。
  在五道口從事IT工作的林志(化名),從2010年開始炒美股。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據他所知,從1996年中國第一家公司廣深鐵路(601333.SH,GSH.NY)赴美上市開始,就有個人投資者在境內炒美股了。國內知名研究美股網站i美股主編梁劍更是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他預估現在約有30萬個人投資者在炒美股。但是這個群體更樂意稱自己在‘投資’美股。”

  資金繞道炒美股

  中國目前不允許個人投資者直接投資境外資本市場,只能通過購買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個人投資者沒有合法渠道直接操盤美股,只能借由專業投資機構曲線投資美股。
  根據中國的外匯管理規定,個人賬戶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會受到嚴格的審批監管,并且每人每年度的換匯額度只有5萬美元,而美股的交易必須使用美元,如何將大量的境內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再匯入美股賬戶,成為想投資美股的境內投資者最大的障礙。
  中國建設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銀行對境內給海外賬戶匯款有嚴格限制,如果這個賬戶是境外投資所用必須要經過外匯管理局的批準,境內銀行才能進行操作。
  那么大量的個人投資者是如何繞過監管投資美股呢?《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調查發現,投資美股首先有兩種開戶方法,其一是通過國內券商在港分支機構開戶;其二是通過互聯網直接在國外的券商處開戶。
  鄒靜(化名)是國內一家大型券商在香港分支機構的投資顧問。她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券商可以幫助記者在香港開設證券賬戶,這個賬戶不僅可以投資美股和港股,還可以投資臺灣、新加坡等多地的資本市場。
  記者只需要攜帶身份證以及地址證明單據(如水電費單或物業管理費單等)到這家券商的北京分支機構辦理即可。如果記者不方便,他們還提供上門服務。
  證券賬戶開設完畢之后,最為關鍵的就是開立進行交易所需的銀行資金賬戶。鄒靜告訴記者,他們在為記者開通證券賬戶的同時,就會在香港的銀行如渣打銀行為記者開立交易所需的資金賬戶。
  “為了更順暢地往海外賬戶匯款,在銀行匯款時,可以將匯款用途說成留學、教育等,如果這家銀行不允許你匯款,你多試幾家總會行的。”鄒靜提示道。
  這樣,一旦資金匯入上述海外賬戶之后,就可以進行美股投資了,成功地規避了個人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境外市場的規定。
  另外一位來自國有大型券商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在其所在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開戶的投資者95%為大陸個人投資者。
   而通過網上直接在國外券商開戶的方式則更為普遍。記者了解到,現在不少國外券商為了服務越來越龐大的中國投資者,都開通了相應的中文網頁和客戶服務。
  大陸投資者只需按要求在網絡上填寫開戶信息,并將相關證明材料郵寄至券商,審核合格后即可開戶。而開通交易所需的銀行資金賬戶的方式與第一種開戶方式大同小異。
  如果覺得每年5萬美元的額度太少,林志向記者支招,可以用身邊朋友的身份證申請更多換匯額度,比如10個人的換匯額度加在一起就有50萬美元。
  但一位市場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樣放大資金的操作方式在現實中也容易異化,容易衍生出非法集資。比如一些公眾可能會將自己的換匯額度交由第三方去投資,而一旦投資出現虧損,可能會引起權益的糾紛。

  美股的公司更真實

  從2010年至2012年,林志投資美股這三年的收益分別為40%、40%和90%。“這樣的收益率在我的朋友圈子里不算什么,有的收益甚至高達好幾倍。”林志說。
  “從我們網站的用戶來看,投資美股的收益還是比較可觀的。”梁劍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透露,“當然,肯定也有投資虧損的,但大都不愿意公開說。”
  炒美股的風險也不容小覷。一位美股投資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在優酷股價為30美元時購買了優酷的做空期權(即只有當后市優酷股價走低時才能獲利),當股價漲到40多美元時繼續買,結果優酷股價飛漲到50多美元,虧損達到九成多,讓人驚心動魄。
  不過,相比于投資的收益和風險,對于炒美股一族,他們覺得從美股市場學習到了成熟規范的資本市場帶給他們的投資視野和理念。
  梁劍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投資美股的人群主要有四類:公司在美國上市的高管和員工;圍繞赴美上市企業產業鏈的人,比如私募或創投基金;有海外讀書背景或對海外資本市場比較了解的人;具有國際視野的投資者,比如以前投A股的,后來轉投美股。“這些群體在投資經驗和視野上比A股平均水平高一些。”梁劍說。
  “我覺得炒完美股,自己變得更加理性了,不再特別關注一個公司的股價,而是關注它的業績和盈利模式。”林志表示。
  林志告訴記者,相對于A股,美股吸引他的原因在于公司在美國股市的估值更為真實;美國的股票市場能夠真正甄別出好公司和壞公司。
  “A股最大的問題不是說市盈率高的問題,而是財務數據是不是真實的問題。”林志說。
  “公司如果業績不錯,一定會被市場認可,這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談及自己投資美股的感受,梁劍直言,中國優秀的互聯網公司除了一兩家在香港上市,其他的都在美股上市,而互聯網公司又是他相對熟悉的公司,所以會選擇在美股投資。
  此外,相比于退市難的A股市場,充分市場化的淘汰機制,也是美股吸引眾多投資者的原因。
  林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美國,公司愿意上市就可以去上市,但是造假或業績不好就要付出代價,甚至為此被勒令退市。
  “對于公司而言,覺得在美股的價格太低了,對公司不利,你就可以主動退市。比如盛大,非常優秀,但覺得價格太低了,就退市了,私有化了。這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邏輯,并不是退市就意味著公司不好了。”林志說,而在A股,退市的企業往往是特別差的企業,盡管如此,還有很多虧損企業竭力避免退市。
  此外,目前國內的炒美股投資者,一般選擇投資的公司為自己工作領域熟悉的公司。比如從事IT工作的林志選擇投資的公司就多為TMT(科技、媒體、通信)類。

  投資政策或將松綁

  “個人投資者交易國外股票的交易量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幾年的交易量出現了猛增。”廣東省社科院外匯研究專家黎友煥(財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林志向記者表示,其周圍投資美股的圈子,平均每人有20多萬美元的資金投入。而以每人只投資換匯額度5萬美元進行保守估計,境內30萬個人投資者投資美股的資金即達到150億美元。
  而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份公布的數據,QDII累計獲批額度為858.57億美元。這意味著不算其他境外股票市場,單境內個人投資者投資美股的金額即超過QDII累計額度的1/6。
  銀河期貨首席經濟顧問付鵬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個人投資者直接投資境外資本市場肯定是違規的,但這是擋不住的,下一步估計很快就放開個人投資者投資境外。目前主要困難是資金出不去,監管層應該也關注到了這個現象,但將來這個是要放開的,現在沒必要下大力氣去監管,堵不如疏。”
  不過,黎友煥表示,目前的外匯監管漏洞很多、法規不完善、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完全放開個人境外投資的風險很大。
  一位券商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現行的規定下,個人投資者沒有政策上明確支持的渠道來投資境外股市,但這方面的需求又很強勁,導致一些不合規或風險大的渠道開始出現,比如有些券商為投資者開設的賬戶,沒有進行銀、證分離,極易滋生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的風險。
  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個人投資者投資境外市場的方式規避了監管,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風險挑戰。
  梁劍認為,資本是有逐利性的,肯定會向更加賺錢的市場流動。如果管制放開,相對更規范的境外市場就會吸引境內資金,相反,境內的市場如果更加規范會吸引境外資金。這完全會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成長
  “關鍵是我們的監管工作和對外投資的制度要改革。” 黎友煥表示,改革需要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對購匯量的控制、投資的合法性以及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等。重要的是,監管部門應根據現實需要,有針對性地逐步開放投資步伐,修改過時和不適宜的相關法規。
  今年5月份,“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被正式提出。境內炒美股一族可以正大光明地在境外市場上展現自己價值投資理念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中國經濟周刊》就此采訪中國證監會,近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回應道,目前,形式上我國居民僅可通過QDII方式間接投資于海外資本市場。相關部門正計劃盡快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制度,但還沒有具體時間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個人境外投資開閘影響幾何 2013-05-21
· 放開個人境外投資 催化A股制度改善 2013-05-09
· 央行QDII2有望開啟個人境外投資 2013-01-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凤城市| 锡林浩特市| 胶南市| 聊城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