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對“影子銀行”宜實施差異化監管
2013-01-31   作者:李佳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對于占比比較小的融資活動,并且也存在一定發展空間的市場,應采積極應對

  影子銀行最早是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考利(Paul McCulley)于2007年在美聯儲年會上提出的概念,指那些有銀行之實,但卻無銀行之名的種類繁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又稱為平行銀行系統,比如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以及結構性投資工具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將影子銀行定義為“除接受監管的存款機構外,充當儲蓄轉化投資中介的金融機構”,即認為功能與銀行相同,但卻不受監管約束的機構即影子銀行。因此我們可以將影子銀行界定為“行使傳統銀行功能而沒有傳統銀行組織機構的金融機構”,這類機構雖然執行著類似銀行中介的期限轉換、信用轉化和流動性轉換等功能,但卻不受銀行監管的約束。
  影子銀行雖然執行著與傳統銀行相同的基本功能,但與傳統銀行相比也有很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第一,融資模式的區別。傳統銀行的融資模式是吸收存款、發放股權和債務融資,其中吸收存款(特別是零售存款)是主要來源;而影子銀行的融資模式是以證券化等金融工具為主要媒介,通過基金、養老金等中介機構,從金融市場上的最終資金提供者處融資,資金來源主要是機構投資者。
  第二,杠桿率較高。相比傳統銀行,影子銀行的杠桿率比較高。IMF的研究表明,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美國五家投資銀行的杠桿率為21.3倍;若進一步以表外負債計算杠桿率,則高達88.8倍。
  第三,更依賴于資本市場。傳統銀行在信用轉換中很少或不涉及資本市場的運作,而影子銀行主要是以衍生工具、證券化及再證券化工具為基礎,在銀行信用的基礎上進行證券信用的創造,最終放大了整個金融體系的信用創造。
  第四,外部約束較少。影子銀行的運作無須像傳統銀行那樣受到流動性緩沖、資本充足率、杠桿率以及貸款規模等方面的約束,也無須加入存款保險系統,這既增加了影子銀行的自由度,又埋下了風險積累的隱患。
  從世界范圍來看,流動性泛濫是影子銀行產生的主要原因,比如美國金融危機前貨幣寬松,金融創新不斷深入,各類衍生工具層出不窮,流動性寬松成為影子銀行擴張的主要背景。與此同時,影子銀行的存在,進一步放大了流動性周期和資產價格波動幅度,并成為流動性過剩迅速逆轉的罪魁禍首。
  由此可見,影子銀行的產生在某種程度上應是一國金融深化的結果。但在我國,影子銀行的產生雖然也有流動性過剩的推動,體制因素也驅使了影子銀行的發展。在我國資金壟斷和金融管制的背景下,大型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從商業銀行獲取貸款,而中小企業普遍通過高利貸和民間借貸等方式來獲取資金,可以說金融“雙軌制”的存在促使了我國影子銀行的產生與發展。
  根據中銀國際證券的一份報告,目前我國影子銀行的主要形式有三種,即銀行理財產品、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和民間借貸。從國內社會融資規模來看,銀行貸款占比從2002年的91.9%下降至2011年的58%,可見影子銀行的發展速度,這種數據上的變化也體現了我國影子銀行體系在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的重要作用。為此,我們在討論影子銀行風險和負面影響的同時,更要著眼于整個金融體系的演變趨勢,對影子銀行在金融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進行引導和規范,當前我國在溫州等地所進行的“金融改革試點”也體現了部分影子銀行功能的“陽光化”。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影子銀行體系不應盲目擴大,對于占比比較小的融資活動,并且也存在一定發展空間的市場,應采取積極性的態度給予應對,并對相應的風險進行識別和計量;在監管體系方面,要對影子銀行的積極作用進行差異化的規范和引導,并有針對性的實施差別化監管措施。同時,要相應提高影子銀行的自由資本充足率、流動性緩沖和杠桿率等要求,加強內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對影子銀行的業務風險進行控制。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員)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影子銀行風險積聚 亟待加強監管 2013-01-31
· 對我國影子銀行該關注什么? 2013-01-31
· 警惕影子銀行的理財風險 2013-01-31
· [時評]影子銀行是風險也是機遇 2013-01-31
· 影子銀行監管需“疏堵結合” 2013-01-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衡水市| 石楼县| 格尔木市| 锦州市|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