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2013-01-15   作者:記者 高風 葉健 梁賽玉 朱峰/太原、石家莊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1.事故四大疑團待解  2.水污染跨區域協同機制亟待建立  3.專家:“捂蓋子”只能是欲蓋彌彰 

  謊報瞞報?危化品可直排河流?監控系統失靈?存其他污染源?
  山西長治苯胺泄漏事故四大疑團待解
    記者 高風 葉健 梁賽玉/太原報道

  山西長治苯胺泄漏事故發生至今已有兩周時間。山西省政府近日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加大調查力度,力求盡快查清事故原因,認定事故性質,依法依紀進行嚴肅處理。
  在有關部門的調查深入推進的同時,《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目前仍有四大疑團懸而未解,成為輿論關注焦點:一是最初上報的泄漏數量是否有謊報?二是為何保存嚴密的危化品能直排河流?三是山西省投巨資建成的在線監控系統為何在此次事故中沒有發揮作用?四是除了苯胺,濁漳河是否還存在其他污染源?

  泄漏數量是否存謊報、瞞報?

  邯鄲市政府一位負責人說,山西方面是否負有污染遲報責任,邯鄲方面不方便表態,“但我們得到通知的時間確實有點晚,這給應急處置帶來很大不便。”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此次事故的肇事方山西潞安天脊集團在苯胺泄漏后一直向有關部門報告稱,苯胺泄漏量僅為1噸至1.5噸,長治市長張保認為,這一數字讓市政府誤判為可以自行處理,是未能及時向上報的重要原因。
  而5日上午,天脊集團向有關部門報告稱苯胺泄漏量為8.7噸。記者在相關材料上看到,1月3日14時,濁漳河晉冀交界處王家莊紅旗渠溢流口苯胺含量急劇升高,4日上午9時,苯胺含量達到最高峰值,超標720余倍。王家莊監測點距離事發地80公里,1噸至1.5噸苯胺能否超標如此之多?前4日企業一直報告1噸至1.5噸是計算錯誤還是謊報,有待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
  此次事故山西信息遲滯通報現象突出:2012年12月31日7時40分,天脊方面發現苯胺泄漏;31日下午,長治市環保局接到企業的報告,報送市政府后決定自行處理;2012年1月5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接到國家環保部的通報;5日下午,山西省政府接到長治市報告。
  根據《山西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山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有關規定,山西省政府最遲也應當在當天就接到報告。除了縱向遲報,橫向同樣遲報。5日下午,長治市才向河北、河南方面通報有關情況。邯鄲市政府一位負責人說,山西方面是否負有污染遲報責任,邯鄲方面不方便表態,“但我們得到通知的時間確實有點晚,這給應急處置帶來很大不便。”

  保存嚴密的危化品為何能直排河流?

  記者在苯胺泄漏事發地——潞安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方元公司苯胺罐區看到,苯胺罐區是一個由一道兩米左右高的圍墻圍起來的封閉區域,進出需要經由一座類似天橋的鐵架,以翻越圍墻。
  然而,這座原本應該封閉的區域,卻存在著一個致命的漏洞:苯胺罐區有一根管道分別與雨水處理池和事故池相連,下雨天,通往雨水處理池的閥門打開,罐區的雨水經由地形引導流入管道進入雨水處理池,不下雨時,這道閥門是關閉的,一旦發生苯胺泄漏,苯胺將會通過管道進入事故池。
  然而,2012年12月31日7點40分以前,通往雨水處理池的管道閥門是松開的,這直接導致38.7噸苯胺經過雨水系統直排濁漳河,盡管此后天脊集團全力圍追堵截,攔截下了30噸苯胺,然后,還是有8.7噸的苯胺排入河道,造成下游河流水體污染,甚至造成了河北邯鄲大面積停水等嚴重后果。
  據了解,天脊集團2006年投產后,每年對設備設施實施大修,此次事故中爆裂的輸送苯胺軟管剛在2012年10月更換過。天脊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苯胺是危化品,為了防止發生泄漏等事故,企業多次進行“苯胺泄漏演習”,包括不久前還用水當苯胺進行過實戰演習。
  山西省政府有關負責人在管道閥門現場指出,企業做了很多排查隱患的工作,但是真正的隱患卻在這兒,沒有排查出來。事實上作為苯胺罐區唯一與外界相連的渠道,是容易發生意外的最薄弱環節,然而,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松動的閥門”折射出企業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重大疏漏,也反映出安全意識、責任意識的淡漠與缺失。

  耗資8.5億的監控系統為何失靈?

  山西方面是苯胺泄漏,但是造成河北方面停水的主要污染物卻是揮發酚。
  苯胺泄漏事故發生后,有媒體報道稱,2008年3月,總投資8.5億多元的全國第一個“監控合一”的省級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在山西建成并投入使用。
  據了解,安裝該系統的企業的排污數據,將通過GPRS無線網絡VPN專網,實時地發送到山西省環保廳的監控室內,如果數據排放超標或凈化設施運行不太正常的時候,監控室設在污染源的在線監控系統控制柜,給企業實施相關的控制功能,如強制停電等。
  此次肇事企業天脊集團是山西省環保廳負責監管的自動監控企業之一。對于監控是否存在不到位,在線監控設備為何沒有發揮作用等問題,山西省有關部門未作出回應。
  在采訪環保等部門未果的情況下,《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一名業內專家,這名不愿具名的資深專家分析認為,這套環保監測系統沒有在此次事故中發揮作用“情有可原”。
  他說,首先,山西建立的全省環保監控系統是按照國家環保部在線監測的標準,是針對環保設施和排污口的監控,天脊集團安裝著一個水質監測儀,安裝在排污口,只要污染物放通過排污管道,就會監測到COD超標并報警。
  其次,環保監測針對的是企業的排污行為。而此次事故是企業產品泄漏,是生產監控系統出現問題。
  第三,事故發生后,如果苯胺能有序進入環保設施,即污水處理或應急池中,進入正規排污管道中,由于苯胺入水后導致化學需氧量異常,這就可以通過監測報警,但是此次泄露的苯胺沒有進環保設施,而是通過廠區內的雨水管溝,直接排到河里。環保安裝的水質監測儀空有監測能力,沒有污染物進入,是監測不到超標的。打個比方,就好像家里著火了,濃煙不是從煙囪里出去的,而環保監控設備恰恰是安裝在煙囪上進行監控的。
  兩省監測數據不一 是否存其他污染源?
  此次環境突發事件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山西方面是苯胺泄漏,但是造成河北方面停水的主要污染物卻是揮發酚。
  河北方面數據顯示,5日,在濁漳河河北入境處,揮發酚濃度高達0.644毫克/升,超過國家地表水單位標準127.8倍。邯鄲市政府5日發布公告稱,邯鄲接山西省有關部門通報,漳河上游濁漳河山西境內發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并未明確指出是苯胺。
  山西苯胺泄漏,河北卻是揮發酚超標,有關專家認為,苯胺不在特定條件是無法生成揮發酚的。那么,揮發酚從何而來?是否還存在其他的污染源?
  山西省政府6日召開會議,要求從濁漳河晉冀交界處往回倒查其他污染源,目前,調查結果尚未公布。



  這是苯胺泄漏事故中污染物經排污渠流進濁漳河的地點(1月6日攝)。據悉,山西天脊“12·31”苯胺泄漏事故目前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與企業啟動應急預案,在排污渠、濁漳河分別進行活性炭吸附處理,并設置5個監測點實時監測水質。同時,長治市政府發動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農村宣傳,要求大家不要飲用河水、不要下水打魚、不要吃魚等。經過全力清理,截至6日2時,濁漳河出山西省界的王家莊監測點苯胺濃度已下降到3.4毫克/升,為國家標準的34倍。來源:新華網

  山西排污 波及河北河南等省
  水污染跨區域協同機制亟待建立
    記者 朱峰/石家莊報道

  漳河(由濁漳河和清漳河匯流而成)上游2012年12月31日發生苯胺泄露后,至今余波未了。近日,位于下游河北省邯鄲市的一個民間組織宣布向上游山西省長治市的一家排污企業提出索賠要求,事件平息仍需時日。
  此次山西省長治境內發生的事故性污染,造成下游河北省邯鄲市一度大面積停水,并波及河南省安陽等地,連最下游的山東省也緊急對水質進行了檢測。這一危機凸顯當前中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缺乏省際間有效協調聯動,尤其在水污染跨區域治理方面存在不小漏洞。

  兩地溝通不暢致遲報錯報

  1月5日,邯鄲市獲悉漳河上游山西境內發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由于邯鄲市主城區水源地之一是漳河流經的岳城水庫,為了預防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邯鄲市果斷決定停止從岳城水庫供水,事發緊急,造成邯鄲市主城區大部分區域停水。

  “從4日晚間,我們不停給長治市環保局打電話發短信想了解情況,30多個電話找不到人。”邯鄲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說。
  此時,距漳河上游濁漳河山西境內發生事故性污染已過去5天。據位于山西省長治市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2012年12月31日7時40分左右,企業巡檢人員在例行檢查時發現苯胺庫區一根往成品罐輸送苯胺的軟管已發生爆裂,苯胺沿著雨水系統被排入河道。
  污染物沿漳河順流而下,處于下游的邯鄲市還蒙在鼓里,直到1月4日晚間,在水利部漳河上游管理局大力支持下,邯鄲市水利局發現濁漳河山西境內出現死魚情況,邯鄲市環保局同步啟動緊急預案,對上游漳河沿岸和岳城水庫出入口進行排查監測。
  “從4日晚間,我們不停給長治市環保局打電話發短信想了解情況,30多個電話找不到人。”邯鄲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說。一直到5日中午,長治市政府幾名工作人員來到山西、河北交界處的邯鄲市涉縣,與邯鄲市政府工作人員見面通報情況。
  參加那次見面的邯鄲方面負責同志向記者回憶了當時的場景:“當時在場的長治市政府工作人員向我們通報說,漳河上游山西境內一家企業發生苯胺泄漏,泄漏數量是1.5噸。”而一天后,長治向外界通報了一次污染數據,稱當時泄漏總量是38.7噸,但截留了30噸的苯胺,另有8.7噸苯胺排入濁漳河。
  “污染數據前后相差近6倍,這給下游應對處置工作帶來很大被動。”邯鄲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說。

  跨區域水污染頻發 協同機制難落實

  近年來,我國跨區域水污染事件屢屢發生,2012年2月,廣西龍江河發生鎘污染,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飲水安全遭到嚴重威脅。2011年3月,徒駭河上游河南濮陽發生污染,下游山東莘縣大量小麥中毒。2012年8月,上游排污造成河北白洋淀水域內大量魚蝦死亡。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水利部漳河上游管理局了解到,此次發生苯胺泄漏的漳河發源于山西省境內,流經河北、河南兩省邊界,匯入衛運河。由于流域內水資源和耕地相對短缺,致使沿河邊界地區競相爭奪水源、圍河造地,矛盾日益突出,影響這一地區的安定團結和經濟發展,是全國水事矛盾最尖銳的地區之一。
  記者采訪發現,關于漳河的污染治理問題,其實邯鄲與長治兩地有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但這次事故中沒有得到很好落實,在對漳河水質的檢測上,也是各檢各的,各自分析,各自出結果。
  為協調漳河管理,水利部早在1993年成立了漳河上游管理局,對河段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依法協調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漳河水事糾紛。這次苯胺泄漏,最早就是漳河上游管理局通知邯鄲和安陽的。但一位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對于各省漳河水污染治理日常工作和應急處置工作,管理局對地方也沒有約束性舉措。
  水利部專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曉健認為,水污染很容易跨區域,因此協調聯動機制必不可少,但在這之上又有一個屬地管理的原則,河道流經的地方政府各有自己的處置權,因此導致在實際操作層面,尤其是涉及跨省域的突發水污染事件上,互相配合欠周全。

  長效統一機制亟待建立

  多位政府官員及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水污染跨區域協調聯動機制,首先要河道流經區域達成共識,把整個流域作為一個生態整體來考慮,所有區域內的個體榮辱與共。其次要實現信息共享,在具體防控上,在涉及重大突發事件上,信息要隨發生隨通報,設置專職機構和工作人員互通有無。
  “國家及各省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也不少,但其中不排除有監管單位基于地方利益的考慮,存在監管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政府監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河北工程大學一位水利專家說。
  有專家指出,上游治理排污的積極性不大,還有一個原因是一些污染的重化工企業往往對當地經濟貢獻巨大,雖可能影響下游的水源地,但對上游水源地卻無大礙,而且搬遷費用和損失則要由當地政府來承擔。因此在協調區域間水污染治理方面,加強市場杠桿的作用是必須的。
  一些基層水利局工作人員認為,希望國家層面能出臺涉及河道跨流域綜合治理的定性文件。水資源如何分配、水量調度如何分權、出現污染事故如何賠償,現在不光是漳河,長江、黃河、松花江、珠江等國內大河,也都亟待建立一個全流域水資源統一調配、使用、防范污染等工作的機制和手段。



  1月6日,在山西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一個孩子從發生苯胺泄漏的排污渠上走過。據悉,山西天脊“12·31”苯胺泄漏事故目前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與企業啟動應急預案,在排污渠、濁漳河分別進行活性炭吸附處理,并設置5個監測點實時監測水質。同時,長治市政府發動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農村宣傳,要求大家不要飲用河水、不要下水打魚、不要吃魚等。經過全力清理,截至6日2時,濁漳河出山西省界的王家莊監測點苯胺濃度已下降到3.4毫克/升,為國家標準的34倍。來源:新華網

  回應不及時 信息不透明 處置陷被動
  專家:“捂蓋子”只能是欲蓋彌彰
    記者 高風 葉健 梁賽玉/太原報道

  山西長治苯胺泄漏事故發生后,不僅存在著對事故本身處置不及時、不力的問題,還存在著危機處置不及時、不力的問題。表現在事故信息披露后,全國輿論關注,然而從6日到7日,山西省有關方面只是草草地開了三場媒體通氣會,而且其中空話、套話居多,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聲音,最終質疑聲音四起。
  這背后反映出的深層次問題是,在當前信息高度發達的新時期,有一些地方官員仍然抱殘守缺,固守著傳統的危機應對方式,以致處處被動。

  “12·31”事故發生以來,自1月5日首次發布信息后,6日晚至7日上午,有關方面曾連續召開3場媒體通氣會,但媒體普遍反映信息“既少且空”,特別是從7日下午開始,官方陷入“失語”狀態。
  山西省政府近日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12·31”苯胺泄漏事處置工作,其中特別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溝通,確保重要信息和工作進展情況能及時、準確地通報給社會公眾。
  這一要求透露出,在苯胺泄漏事故發生后,有關方面在信息公布、回應社會輿論關切等方面的動作遲緩,效率低下。
  “12·31”事故發生以來,自1月5日首次發布信息后,6日晚至7日上午,有關方面曾連續召開3場媒體通氣會,但媒體普遍反映信息“既少且空”,特別是從7日下午開始,官方陷入“失語”狀態。
  6日晚8時,山西省有關方面才召開了第一次媒體通氣會,當時輿論及媒體對“遲報”質疑高漲,然而會上只是簡單介紹了長治市政府及肇事企業5日里采取的措施,就草草結束。7日凌晨1時,第二次媒體通氣會召開,新聞發言人在遲到1小時后宣讀了幾組監測數據就匆匆離去,甚至沒有對數據進行解讀,在場記者幾乎無人聽懂,全場嘩然;直到7日上午第三場媒體通氣會,長治市市長張保才在會上承認“未及時上報”,并做出道歉。此后,官方再無片言只語。
  由于權威信息退出輿論場,事故處置不及時、不透明,未能回應社會輿論廣泛關注、質疑的焦點問題,輿論質疑的深度和廣度都在加劇,從7日下午開始,各路媒體深入濁漳河兩岸的農村、水庫、排污渠等相關地點采訪。8日,網絡上關于“長治苯胺泄漏”的負面消息鋪天蓋地,比如“濁漳河中出現大量死魚,村民曾經食用”、“羊飲用河水后流產”等。在新聞網站、微博等“放大效應”的作用下,質疑聲音已從最初的“為何5日后上報”升級為“苯胺泄漏量是否存在謊報”、“是否還存在其他污染源”、“山西省花巨資投入建設的在線監控系統為何失靈”等。這一輿論矛頭轉向和擴散,導致有關方面處境再次陷入被動。
  從網上到網下,此次苯胺泄漏引發的危機引起了廣泛質疑。許多網民認為事前監管不力,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事后遲報掩蓋,推卸責任,強烈要求對事故責任者和推卸責任者追責。一些網民表示,不怕有問題,不怕發生事故,怕的是避重就輕,推卸責任,更可怕的是形成慣性。
  有關專家認為,此次事故涉嫌違反信息公開條例。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所所長杜駿飛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2003年非典事件,促成了《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也提高了中國民眾對于突發事件信息公開、透明的要求。此次苯胺泄漏事故披露晚了5天,是違反信息公開條例的行為。雖然是遲到5天公開而不是隱瞞已有進步,但5天時間已經對社會和公眾造成了利益侵害。
  杜駿飛表示,近期瞞報、遲報等一系列事件連續發生,說明地方政府還在新舊觀念邊界徘徊不前,法制不夠嚴謹,官員素養還不夠高,輿論監督還不夠嚴密。這一公共危機事件,外在是信息公開問題,內在是執政能力問題,本質上是治理理念問題,國家需要在強化法治上有更大突破,方能根治此類弊端。
  針對目前山西省有關方面的被動處境,浙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邵志擇分析說,山西省及長治市一些官員明顯對媒體傳播規律缺乏充分認識,沒有充分意識到在危機事件發生后,信息披露“越早、越快、越坦誠,越能贏得媒體輿論諒解”的規律,而是依照傳統思維,以為“捂蓋子”就能瞞天過海,或者奉行鴕鳥政策,或者想把話編得天衣無縫才說,事實屢屢證明,到最后往往都是一錯再錯、漏洞百出,引發輿論新一輪批評質疑。
  一些基層干部建議,山西省及國家環保部等有關部門,應該盡快組織力量,針對輿論焦點問題,逐一進行回應,在態度上坦誠,在行動上及時,調查清楚了的問題盡快說,正在調查或者還沒調查解釋清楚,爭取輿論諒解。調查結論可以滾動發布,要做到輿論場不間斷有新鮮內容加入,把媒體從道聽途說吸引到權威發布上來。特別是對焦點問題,比如事故發生準確時間、苯胺泄漏量、是否有其他污染源、8.5億元在線監控為什么失靈等問題展開調查,并盡快做出回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杭锦后旗| 佛教| 合作市| 绵竹市|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