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新能源補貼資金缺口200億 電價附加費或再漲
2012-11-24   作者:余寒 張向東  來源:經濟觀察報
 
【字號

  2厘、4厘,現在是8厘,中國對每度電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正節節攀升。但這筆用來補貼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發電企業的資金從2009年開始就一直入不敷出,缺口越來越大。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缺口為13億,2010年缺口20億,到2011年缺口已達100多億。
  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和相關規定,當年的電價附加收入補貼給當年發電上網的新能源企業。然而,時至今日,許多新能源企業已經近兩年沒拿到補貼。
  國家能源局官員透露,2010年10月之前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已經全部下發,2012年的補貼只有一季度財政部對部分企業發放過。但2011年全年征收的電價附加費大約有110億左右,只夠補貼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全國經過核準的新能源發電企業,2011年后七個月的補貼資金至今仍未落實。
  該官員根據2012年全國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量粗略估計,截至目前無法落實的新能源補貼估計應該有一百三四十億。他還表示,2012年光伏發電補貼的資金缺口應該在五六十億。如此,即使不算生物質能發電補貼,全國尚有200億左右的新能源補貼資金缺口。
  雖然國家發改委2012年年初上調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至每度電8厘錢,但上述官員預計,依照當下的投資熱度,這仍然不夠補貼迅猛發展的新能源企業,“就算今年入庫200億的電價附加費,也不過是剛剛補貼掉風電企業的缺口”。
  據了解,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相關部門正在對全國新能源發電上網補貼進行摸底統計,并考慮上報國務院,申請動用國家財政資金彌補新能源發電補貼缺口。這項摸底調研工作從今年年初便已開始,不過,至今仍未完成。

  百億漏洞

  對普通用電企業和家庭征收的電價附加費用,是目前中國對可再生能源上網發電進行補貼的唯一資金來源。
  這項費用于2006年開始征收,最初是每度電2厘錢。2009年11月上調電價時,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也調整為4厘。
  實際上早在2009年,相關部門就發現電價附加費不夠補貼新能源發電企業了,一些企業發完了電領不到補貼的情況日益突出。即便是新能源發電央企,也面臨著不少的補貼欠賬。中國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節能太陽能”)一位高層稱,“有的電站甚至連2007年的補貼都沒有拿到。”
  中節能太陽能是央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建設運營的光伏發電項目近20萬千瓦,2015年計劃裝機總容量達到200萬千瓦,約占全國1000萬規劃裝機的20%。有關補貼的問題,中節能之前已經向有關部門反映過,但得到的答復都是“補貼不夠用,財政沒錢”。
  當時采取的辦法是,先將下一年征收的電價附加費用挪用來補貼上一年度的欠賬;同時醞釀進一步提高電價附加征收標準,也就是進一步上調電價。
  2011年年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三部委聯合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自2012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調整為每度電8厘錢。
  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從2012年開始,電力用戶繳納電費時,銀行自動將所收電費分流至兩個賬戶,一個是歸入電網企業收入,另外的每度電8厘錢則歸入財政部管理的可再生能源專項基金賬號中。“可再生能源專項基金”是“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的升級版,在2009年修訂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提出。基金包括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和依法向電力用戶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兩項主要內容。
  就在該《辦法》尚在醞釀之時,三部委就曾與全國人大討論過補貼資金不夠用的問題。按照約定,“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由中央財政從年度公共預算中予以安排”,但至于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不夠補貼當年的新能源發電企業時,是否由財政部出錢補充,并沒有定論。
  不過,《辦法》新規定,國家對新能源發電企業補貼資金的使用權從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轉交至財政部。據了解,權力轉交后,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曾與財政部商議,能否從國家財政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填補此前留下的補貼漏洞,但財政部沒有同意。
  目前,幾部委正在對全國應該拿到補貼的企業進行摸底統計。國家能源局官員說,“要搞清楚,到底欠多少補貼,應該發多少,有多少家企業沒有拿到補貼。”
  在上述《辦法》出臺以前,國家發改委一直是委托電網公司代收電價附加,這筆錢由電網企業代收,單獨記賬。根據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每月上報的發電量、上網電價,國家發改委、電監會給省里下發配額單,電網企業按照配額單的指示再將補貼發給新能源企業。有關部門對資金監管、資金使用和發放的各個環節并不能做到完全掌握和有效監督。
  事實上,即便是到目前為止,有關部門也從沒有公布過這項對普通居民已經連續征收7年的電價附加的收支情況。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孟憲淦表示,這里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電網企業少報發電量,因為錢都是在電網企業的,中央都是按照上報的數目進行調配,這樣有關環節就能私自扣下一筆錢。孟憲淦提到的這一“可能”,也是行業內關于補貼不到位的一種普遍猜測。
  為了使未來補貼下發的流程更透明可控,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正在試圖建立一個項目庫,在此前下了兩批文件進行全國摸底,確認進入補貼范圍的新能源項目,這項工作仍在進行中。據國家能源局官員介紹,制度完善后,財政部未來將會把資金撥至地方財政,再通過電網企業轉給新能源企業。

  地方的事,中央的錢

  近些年中國新能源的發展,遠遠超出了監管者當初規劃時的設想,對新能源發電企業的補貼也跟著水漲船高。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風電并網容量新增1600萬千瓦,累計達到4700萬千瓦,年發電量8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0%以上。光伏發電增長更為強勁,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比上年增加3倍以上。
  事實上,在2008年、2009年、2011年先后三次上調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時,有關部門就已經對全國未來新能源發電量做過估算,按照估算,上調標準后,每年征收上來的電價附加是可以補得起的。但補貼漏洞仍然年年出現,并不斷增大。
  近幾年來,為了鼓勵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我國推行了各項經濟激勵政策,如稅收減免、價格優惠、投資補貼等。2006年以來,國企、民營紛紛“跑馬圈地”,掀起一股“風電投資風暴”。但血拼之后有些中標企業往往因為沒有利潤空間終放棄項目。部分地區投資風電只拼裝機容量,卻不考量上網電量。
  國家能源局官員說,“大家懂的不懂的,看熱鬧的都來了,好像抱著個發財的心理。投資之前要考量為什么要建,能對技術帶來多大的好處,能學到什么東西。不能說為了拉動GDP所以才建,能不能發電先不管”。
  今年8月份由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爭取達到總發電量的20%以上。自國家鼓勵政策實施以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十一五”規劃中原定為目標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但到“十一五”末期實際裝機容量已超出目標接近兩倍。國家能源局官員稱,“現在增長得太快了,控制不住了,現在發展得完全超過了預期”。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于今年6月份發布的《2012可再生能源投資全球趨勢報告》,在可再生能源投資方面,中國以520億美元的投資總額高居全球首位,這一數字還不包括大型水電項目上的投資。從風電的裝機容量來看,直至去年,中國連續兩年蟬聯世界第一。
  以西部省份貴州為例,該省計劃到2015年,實現風電裝機450萬千瓦,2020年實現裝機700萬千瓦。“十二五”期間,僅風電項目總投資就達到約450億元。華能、大唐、國電、中廣核等一批有資金實力的央企已經紛紛在貴州展開新一輪風電競賽。
  貴州省能源局的官員說,“新能源投資和發展是一個大趨勢,項目本身對當地經濟的帶動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一些風力資源充裕的地方,一般都是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更加需要這些項目的帶動”。
  該官員稱,前往貴州投資新能源的企業大都是央企,“因為前期跟貴州對接的時候,基本就沒有民營企業。新能源發電存在利用小時數的限制,往往都是微利的。央企做新能源無論是技術、資金還是后期運營管理上都會有明顯的優勢。”
  新能源投資在各地風起,也緣起于2004年國務院下放投資權限、進行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光伏產業、生物質能產業都是新起之秀,當時沒有列入投資項目目錄中,長期以來由地方核準備案。
  國家能源局的官員說,“項目核準權限在地方,補貼的權限又在中央。這就是地方辦事,中央掏錢。地方要搞GDP,弄了很多新能源項目,都擠著要錢,哪兒有那么多錢?”
  前述貴州省能源局的官員并不擔心新能源電站建立起來之后,遇到的電價補貼問題。他說,“補貼是統一上繳國庫的,一個項目我們只負責配合前期的申報,幫助該項目拿到國家能源局的批文,然后企業在根據這個批文找國家財政部核算補貼金額就可以了。”至于補貼不足的問題,他認為,國家最終是能夠從其他途徑調劑的。“中央財政可以通過各種調控手段,對補貼資金缺口進行調劑。這是不用擔心的”。

  補貼的力量

  地方政府的信心并不能完全讓新能源發電企業放心。中節能太陽能公司的一位高層11月21日對本報說,“補貼太重要了,從事新能源發電的企業,尤其是太陽能發電基本全部靠補貼才能保證利潤”。但對于補貼不到位,該高層說,“沒辦法,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大家都很看好新能源能產業,但是要想得到比較好的發展,補貼政策需要跟上。”
  目前國家對太陽能發電標桿電價是每度1.15元和1元兩個標準,風電根據資源區域劃分,分為每度0.51元至0.61元不等;生物質能發電標準定為每度0.75元。按照目前的補貼辦法,新能源發電上網,由電網公司先按照當地火電價格結算,缺口由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
  11月22日,國電寧夏太陽能公司的一位高層對本報說,按照寧夏當地的火電價格,每度電不到0.5元,這就是發電企業能夠賣給電網的錢,但光伏的標桿電價在1元左右,中間一倍以上差價,都是要靠財政補貼。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孟憲淦說,全國目前平均火電上網電價大約在0.5元左右,以此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上網電價看以看出,風電對財政補貼依賴最少,每度電大約在0.1~0.2元,但風電是發電最大的,需要補貼也最大。生物質能每度電需要補貼0.2~0.3元。
  事實上,即便是按照國家發改委確定的新能源標桿電價,不少新能源企業也面臨著很大的成本壓力。據稱,中節能光伏發電的成本在每度3.2元。中節能太陽能公司副總經理宋愛珍曾對外表示,如果按照每度1.15元的標桿電價執行,中節能運營的一個太陽能的電站至少需要近28年才能收回全部成本,而一個太陽能電站太陽能電池的平均壽命卻只有25年。
  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以常規能源為價格標桿,因此可再生能源企業必須依賴財政扶持才能維系正常生產。現行的主要制度包括總量目標制度、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分類電價制度、費用分攤制度和專項基金制度。對新能源企業主要補貼方式還是通過電價附加來分攤高出常規能源價格的成本。
  在這樣一個政策推動的市場,除了抗風險能力強的國企,也有實在抗不下去的民營企業。據國家能源局官員介紹,補貼不能及時到位,影響最大的生物質能企業。“對于太陽能風能企業沒有太大問題,他們只是欠著款,現在反應最大的是生物質能企業,要買秸稈,沒錢就沒法運行了”。
  不過,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企業涉足新能源發電。11月21日,英利集團宣傳部部長王志新對本報說,英利正準備進入電站投資運營領域,目前在新疆上馬的一個光伏電站正在建設之中,預計明年可以投入運營。據悉,該電站建設規模為100兆瓦。
  英利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光伏企業之一。王志新說,雖然光伏行業目前遇到了困難,但是英利對新能源發展的前景很樂觀。此前英利主要做太陽能組件業務,運營的一些金太陽工程,很容易拿到補貼。對于投資和運營電站,王志新表示會爭取進入國家補貼的大名單。
  英利確實有樂觀的理由。據了解,相關部門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解決200億左右的新能源補貼漏洞。國家能源局的官員稱,有兩個方案,“要么調電價,要么財政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新能源補貼受益不均 引發車企變陣 2010-06-18
· 上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上報四部委 2012-11-19
· 東極電力所讓新能源路燈照亮“放火山” 2012-11-06
· 在巴黎車展感受“新能源新動力” 2012-10-18
· 宗慶后登頂福布斯富豪榜 新能源富豪資產大縮水 2012-10-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东乌珠穆沁旗| 中卫市| 内乡县| 仁化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