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政策與市場“倒逼”吉林玉米深加工行業積極轉型
2012-01-06   作者:記者 王曉明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近年來國內飼用玉米需求穩步增加,加工行業產能逐漸擴大,國內玉米供應不斷趨緊,玉米價格一路上漲在今年體現尤為明顯。原料成本不斷上漲但下游淀粉等產品價格漲幅有限,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受到擠壓,把玉米加工轉化成淀粉,有時候非但不賺錢,而且每噸還要賠上幾百元;市場環境于行業發展不利,國家政策方面對玉米深加工行業也不斷限制,限制新上項目,玉米供應緊張時甚至限制深加工企業收購。吉林玉米深加工行業實際上是在政策與市場的“夾縫”中求生存,而且生存條件已經越來越惡劣。
  在不利的政策與市場環境下,吉林玉米深加工企業紛紛探索以秸稈為代表的“非糧”原料替代玉米,秸稈制糖、秸稈生產乙醇如今均已進入產業化階段,以長春大成集團為代表的吉林玉米深加工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到如今已經取得實質性成果,部分技術在國內乃至國際均處于領先水平,“十二五”期間重點企業將不斷擴充“非糧”原料使用比例,逐漸降低行業對玉米原料的依存度,不僅符合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而且有利于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

  吉林玉米深加工:在政策與市場“夾縫中”求存

  “近年來吉林玉米深加工行業的迅速發展,不僅消化了陳化糧,讓農民擺脫了困擾多年的賣糧難,而且扭轉了吉林省多年來大量調出原糧的被動局面。”吉林省糧食經濟學會秘書長劉笑然說,但同時玉米加工能力的迅速提升也引發了關于糧食安全的一些爭議,國家開始從發展規模、速度及市場角度進行控制,導致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非常不利。
  松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越介紹說,前期國家不讓加工企業收糧,也不讓中儲糧入市收購,初衷是要關閉市場,避免糧價過快上漲,抑制通貨膨脹,可造成的實際結果是:中儲糧沒有收到糧,農民糧食沒賣上高價,加工企業原料嚴重不足,很多糧食滯留在中間環節,在貿易商手中,實踐證明也沒有抑制住糧價上漲的腳步。他說:“從加工企業角度看,他們并沒有哄抬糧價的必要,企業的出發點只是保持原料的穩定供應維持生產,加工行業并不是所謂抬高糧價的推手。”
  松原來禾化學有限公司多年來始終從事玉米深加工,具備年產50萬噸酒精、15萬噸丁醇生產能力,年加工轉化玉米200萬噸。公司總經理張運智介紹說,如今他們已經賣掉了酒精廠,丁醇生產線也完全停產。“今年國家曾出臺兩個政策,一是不允許加工企業收購玉米,二是糧食的進項稅不給抵扣,一噸糧食多交增值稅300元-400元,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他說:“目前酒精行業屬于全行業虧損,糧源緊張成本上升是一方面,另外整體酒精市場狀況也不景氣。”
  一方面是政策的“夾板”越來越緊,另一方面玉米加工行業的市場環境也每況愈下,近年來國內玉米價格不斷上漲,企業原料成本增加可下游產品價格漲幅跟不上成本上漲腳步,企業效益空間不斷受到擠壓,虧損運營現象屢見不鮮。“由于糧價太高,以玉米為原料生產丁醇已經嚴重虧損。”張運智說,今年他們只開動了5萬噸丁醇生產能力,但是到了4月份由于糧源緊張,玉米收購價格達到2100元/噸,而丁醇價格只有1.2萬元/噸,平均每噸虧損1500元-2000元,沒辦法只好停產。
  長春大成集團副總經理鄭貴臣介紹說,現在玉米價格超過2200元/噸,而淀粉價格只有2800元/噸左右,生產每噸淀粉要虧損200元左右。“這幾年玉米價格不斷上漲,淀粉行業這種市場性虧損經常出現,現在之所以不少企業還在開足馬力生產,主要是前期玉米采購價格相對較低,部分企業還能維持保本運營。”他說:“我們現在生產淀粉也是賠錢,但我們產業鏈條很長,從淀粉到一系列糖產品,到發酵產品,各種化工醇,所以淀粉的成本負擔被下游鏈條產品分擔掉了,如果是單純的淀粉廠,生存肯定非常艱難。”

  積極探索“非糧”原料 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

  長春大成集團今年開始建設一條千噸級秸稈制糖生產線,10月份之前即將建成投產,以秸稈替代玉米制糖終于攻克了成本控制難題。近年來國內玉米供應趨緊價格不斷上漲,吉林省眾多玉米深加工企業紛紛探索“非糧”原料替代玉米,到目前秸稈制糖、秸稈生產燃料乙醇等均已進入產業化階段,標志著吉林玉米深加工行業積極轉型已取得實質成果。
   大成集團副總工程師齊紅彬說,他們通過秸稈制糖工藝生產的糖產品不但成本低,而且質量優。根據中試結果顯示,生產1噸糖只需2.5噸玉米秸稈,玉米秸稈按每噸600元收購,2.5噸為1500元,加工制造費用2000元,秸稈糖的成本為每噸3500元,較玉米更具有成本優勢。大成集團糖車間主任王立宇說,農民每生產1噸玉米,可同時增加秸稈收入960元。
  “生產每噸糖需要秸稈2.5噸-3噸,可以替代1.5噸玉米。”齊紅彬說,以秸稈制糖,再以糖為原料生產各種化學醇,所有生產線上馬后,大成集團以后生產的化學品將全部以秸稈為原料。據他介紹,“十二五”期間,大成集團規劃建設100萬噸糖生產能力,年消耗秸稈250萬噸-300萬噸,實現替代玉米150萬噸。
  據了解,以秸稈替代玉米制糖,不少國家、企業都在研究,但真正產業化的并不多,主要是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難題。“最大的難題在于秸稈的預處理,如何把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分離出來。”齊紅彬說:“不同的企業有各自不同的分離方法,不同的方法也決定著在成本上是否劃算。我們這條生產線用秸稈的成本已經基本和用玉米的成本持平,主要還是得益于技術上的突破,我們的分離方法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來禾化學有限公司已經賣掉了酒精廠,丁醇生產線也完全停產,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秸稈綜合煉制上,提取秸稈中的纖維素造紙,一期年產6萬噸生活用紙生產線,9月中旬即將正式投入運轉。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吉林省用秸稈和玉米芯與糠醛及木糖等半纖維素聯產乙醇年產10萬噸;甜高粱乙醇年產10萬噸,另外還有近5萬噸的甜菜乙醇,10萬噸的秸稈丁醇項目。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食品處處長穆可楨介紹說,近年來吉林省重點玉米加工企業在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成效顯著,部分成果在國內乃至國際處于領先水平。
  長春大成集團全球首創的植物基化工醇技術,采用可再生植物資源加工所形成的終端系列產品丙二醇、乙二醇等,已成為石油化工中間體的重要替代產品;來禾化學工業公司以秸稈為原料,研究開發其下游產品,申報專利20多項,生物質丁醇已開始規模化生產;吉林凱賽生物技術公司同中科院合作,正在研究開發纖維素丁醇項目……

  行業“倒逼”轉型 仍存多重難題亟待破解

  業內人士認為,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行業探索“非糧”原料積極轉型,不僅符合當今產業發展趨勢,而且長遠看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食品處處長穆可楨認為,“非糧”原料目前仍處于企業自發探索階段,但多數企業并不具備足夠的技術研發實力,單純依靠企業各自的探索很難真正成氣候,生物質產業發展還沒有得到國家的充分重視,下一步發展仍然面臨很多難題有待破解。
  張運智介紹說,來禾化學有限公司搞秸稈綜合煉制研發已經有五六年的時間,到今天才終于看到了成果,企業為了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前后研發總投入已經超過2億元,而目前多數企業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通過技術突破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而且大量替代玉米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態安全,是一個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朝陽產業。”他說:“企業不用玉米用秸稈,應該在國家政策鼓勵的范疇之內,希望相關的鼓勵、刺激政策能夠盡早出臺。”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中發現,吉林省目前以秸稈綜合煉制為代表的生物質產業,比重只占食品工業10%,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約因素。穆可楨介紹說,首先產業規模偏小,國際化程度較低。除大成集團和來禾化學等少數公司形成了一定產業規模外,多數企業還處于以試驗示范為主的產業導入和起步階段;其次,生物質開發利用政策和管理體制有待創新。生物液體燃料和生物發電有一哄而起的傾向,對固體成型燃料供熱和產業沼氣發展則重視不足,在宏觀政策和發展戰略上尚未把生物質能源產業整體發展放到應有的地位。他說:“由于生物質能產業鏈較長,產業網絡復雜而龐大,除政府的能源管理部門外,還涉及農林、土地、水利、環境、市政供熱、電力和設備制造及物流和商業以及財稅、科技、教育和勞動就業等許多部門,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的協調性要求遠比資源類型單一和集中的煤炭和石油等較高。全產業鏈上的多部門管理體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步伐。”
  此外,產業標準體系缺乏,技術儲備不足,也制約著吉林生物質產業發展。穆可楨介紹說,生物質開發利用時間較短,主要技術支持來自對國外相關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自主創新能力薄弱,貫穿資源培育、收集儲運、加工轉化和最終消費全過程的技術體系還不完備,技術體系適應性、先進性和成套性不高,產品質量標準和安全標準都相對缺乏,導致資源評價、設備選型、工藝配套、質量管理、成本控制、價格制定、項目決策、消費選擇和政策法規支持等方面存在許多困難。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岳德榮認為,近年來國內玉米供需局面發生巨大變化,飼用玉米數量穩步增長,加工轉化數量不斷增加,過去的北糧南調現象已經不復存在,全國玉米供應持續吃緊。“探索以秸稈為代表的生物質綜合利用,對于未來我國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建議國家加快推進生物質產業發展,進一步制定支持生物質產業發展的配套法規和政策措施,出臺財政補貼、投資政策、稅收優惠、用戶補助等經濟激勵政策。”
  吉林省是生物質資源大省,資源分布比較集中,資源密度高,僅秸稈的單位耕地面資源量就達10.87噸/公頃,全國排名第一。穆可楨說,生物質產業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循環的有機物質,包括農作物、樹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殘體、畜禽糞便、有機廢棄物,以及利用邊際性土地和水面種植能源植物為原料,通過工業性加工轉化,進行生物基產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產的一種新興產業。他說:“吉林省在研發用玉米秸稈等發展生物質產業成效顯著,一些成果已在國內乃至國際處于領先水平,生物質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建議在吉林建立生物質產業發展試點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吉林玉米加工企業今夏可能斷糧 2010-05-07
· 吉林:玉米托市掀起農民賣糧高潮 2008-12-05
· 吉林玉米工業備受爭議 2007-07-16
· 吉林省第一個國家級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準設立 2011-12-29
· 吉林省實施氮氧化物減排責任人約談制度成效明顯 2011-12-2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尉犁县| 金川县| 盐亭县| 镇雄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