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9月28日,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但《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查閱中交股份申報資料時發現,中交股份刻意隱瞞其全資子公司中交煙臺環保疏浚有限公司2010年在山東省乳山港工程施工中發生的“特別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時至今日,這一污染事故尚未妥善解決。專業人士認為此次環境污染事故是中交股份回歸A股的硬傷,其A股上市存在重大法律障礙。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整體重組改制并獨家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交易,是中國第一家成功實現境外整體上市的特大型國有基建企業。截至2010年末,中交股份員工人數108779人,資產總額達到3111億元,在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120家中央企業中營業收入位列第16位,利潤總額位列第18位。
  上市公司頻踩環保地雷

勒令停產卻刻意隱瞞 駱駝股份或欺詐上市

開山壓縮機未經環保核查 不具備上市資格

杭州貝因美未經環保核查欲違規上市

上市環評疑似“突擊” 九洲藥業被否

哈藥股份怪味擾民20年 多方呼吁難“驅散”

   視頻:中交股份:200億成今年最大IPO
  網友評論

能怎樣:有嚴重內傷都不礙人家上來圈錢,騙子都能上來圈錢了。

跑贏大盤的王者:如此惡劣的行為,如此嚴重的案底,緣何能在股市最苦難的時候首發獲通過?背后的隱情是什么?

蔡雁平:中國證券市場就是重發行,輕監管。擴容節奏過快,上市公司質量不理想,信息披露不規范。

沉思筆端:監管層對于這種存在嚴重問題的公司是怎么審核的?首發又是怎么通過的?保薦機構都瘋了嗎?

   媒體曝光:中交股份回歸A股遭遇“環保門”
中交股份乳山港污染事件:未賠償未受處罰[詳細]
中交股份"環保門"后續:子公司已被起訴[詳細]
網民呼吁暫停中交股份IPO 有損A股市場健康[詳細]
中交股份豆腐渣公路污染 兩硬傷卻能上市 [詳細]
子公司污染萬畝海洋 中交股份上市疑存硬傷 [詳細]
中交股份招股書刻意隱瞞污染 網民呼吁暫停IPO[詳細]
中交建集資200億 A股上市前被揭公路豆腐渣[詳細]
中交股份回歸A股遭"環保門" 子公司施工致萬畝海洋被污染[詳細]
 
   詳解中交股份IPO兩大硬傷
 中交股份刻意隱瞞子公司中交煙臺污染事故
  9月28日,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股份”)首發獲通 過。但《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查閱中交股份申報資料時發現,中交股份刻意隱瞞其全資子公司中交煙臺環保疏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煙臺公司”)2010年 在山東省乳山港工程施工中發生的“特別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這一環境事件造成萬余畝海洋被污染,環保業內人士稱,這次污染事故是近幾年來山東海 域最嚴重的區域生態災難之一。[詳細]
萌興公司“豆腐渣”公路曝光 控制人中交股份難辭其咎
  9月26日,據媒體報道,投資87億多元建設的甘肅省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通車不足半年竟出現坑槽、裂縫、沉降等重大“病變”,部分路段必須重鋪。作為項目施工方的萌興公司顯然不能置身其外,一旦責任界定,作為控制人的中交股份同樣不能豁免。[詳細]
 
   監管措施:推進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環保“緊箍咒”越念越緊
  “十二五”期間,上市公司的新股發行、增發配股將面臨越來越高的環保門檻。《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綠色證券政策研究報告》已結題,該課題組負責人表示,經過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三年多的研究,我國“十二五”綠色證券政策框架思路初步成形。[詳細]
浙江湖州建立上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湖州市上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范圍包括上市企業及控股的分公司、子公司與環境保護相關聯的信息。披露內容分為強制公開的環境信息和自愿公開的環境信息。[詳細]
環保部:推進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
  環境保護部網站4月20日晚間公布《2011年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要求推進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建立重點行業上市公司環境報告書發布制度。[詳細]
上市公司或遇懲罰性退市環保紅線
  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系列成果于4月21日正式發布。這項由17個部門參與的環保領域戰略性工程,設立單獨章節提出,建立上市公司環境績效評估制度,為實行懲罰性退市機制奠定基礎,以及適度收縮“兩高”行業的授信總額。[詳細]
 
   相關評論:上市公司應重視環保估值
如何監管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
  有明文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公開環境信息,企業只能照章辦事;但公開多少或公開什么,卻是企業說了算。出于利益考慮,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像哈藥這樣對環境信息進行“選擇性披露”的不是個案。[詳細]
治理上市公司污染 投資者"守土有責"
  類似“嚴打”式的環保糾察,只能夠將已有的突出問題暴露出來,并在短期內解決掉。長期來看,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和持之以恒的環保執法力度,并不能起到防微杜漸、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的作用。[詳細]
為何上市公司不愿披露環境信息?
  如果不是媒體曝光,上市公司哈藥集團下屬子公司隨意排放的污染物嚴重超標的事實,不會公布于眾。同樣是因為媒體曝光,去年7月,上市公司紫金礦業承認存在銅酸水滲漏事故……在這些事件中,肇事方都是上市公司,都是媒體曝光后引起政府重視,給企業施壓,企業迫不得已出來應招接招。[詳細]
污染善后不能讓企業“肇事逃逸”
  企業為自己的行為埋單,于理于法都是無法推脫的義務,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無論如何,污染事故發生后企業的“善后”,不僅應是“自律”,更應是來自政府監管、法律法規的“他律”。[詳細]
 
天天3.15 經濟參考網綜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劉硯青 美編:吳雪梅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靖西县| 务川| 泾源县| 长海县|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