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聯通為iPhone找對手 索愛諾基亞誰能上位
2011-04-18   作者:王姍姍  來源:財新網
 
【字號

    備受關注的iPhone4又迎來了新的促銷政策,而這一次并不利好于消費者。4月12日起,中國聯通取消了此前最受歡迎的一個套餐政策,即預付5880元話費加入286元月費套餐即可“零元購機”。這一調整的背后,是聯通對iPhone4的最高補貼比例從原來的73%降至53%。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4的最新補貼力度甚至已經低于聯通的另一部戰略終端——聯想樂Phone,后者的補貼水平是56%。
  “2011年,聯通拿出180億元補貼預算用于返還消費者,其中有150億元是給iPhone準備的。”一位聯通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由于286元套餐“零元購機”的補貼力度太大,事實上聯通“很難從iPhone的合約計劃中掙到錢”。
  聯通今年對3G用戶的補貼預算,幾乎3倍于去年。上述聯通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指出:“聯通的補貼額度都是根據對競爭對手的分析及自身財力測算出的,體量更大的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用戶補貼額度相對于聯通只多不少。”2011年以來,運營商對3G網絡用戶補貼均有跨越式的投入增長,可以想見正在演進的3G用戶大戰的激烈程度。
  挖掘市場上的明星機型,將其引為戰略合約終端,再配以一份優厚的話費補貼政策,這種“捆綁銷售”模式,被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奉為圭臬,是各自發展3G用戶、特別是爭搶高端用戶的重要手段。
  不過,對于聯通來說,引入iPhone是亦喜亦憂。很快,聯通便發現自己誠惶誠恐“迎娶”回家的這款紅得發紫的明星機型,居然是一頭“怪獸”——特別是iPhone4上市以來,一方面每月給聯通帶來數十萬的3G高端用戶,另一方面也無情地吸走了聯通用戶補貼總預算中近八成的份額。
  在聯通所有合作終端機型中,iPhone一花獨放,強力“吸金”,其他合約機型則處于“喂不飽”的狀態。并且,補貼分配結構的嚴重失衡,惡化了聯通在“捆綁銷售”策略中的產品結構。
  過分倚重iPhone,給聯通的未來種下了隱患。盡管iPhone對提升聯通3G合約用戶收入功不可沒,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旦與蘋果的合作有閃失,聯通的營收狀況就可能受到巨大影響。然而,聯通的終端戰略,該如何從iPhone的“控制”下分散風險、成功轉型?誰又可擔當它的救贖者?

  首戰失敗

  2009年5月17日,聯通宣布WCDMA開網商用。彼時,聯通從國外3G網絡市場營銷策略中總結出兩種不同的路徑——軟啟動(The Soft Launch)和大爆炸啟動(The Big Bang),最終聯通決定選擇后者,其特點就是盡可能快速部署網絡建設、推廣業務并搶占市場。
  在三種3G技術標準中,WCDMA網絡技術和產業鏈都最為成熟,擁有最為豐富的終端產品。開網之初,聯通從多家廠商“選秀”了50多部機型入圍首批定制,并交由聯通華盛公司負責全國經銷。此時,聯通對于終端選擇還只是“選型”,并未提及“戰略”層面。
  入選機型內置聯通的業務,外殼有中國聯通和沃3G的Logo(標識),當時聯通華盛執行的用戶補貼率是20%,即用戶在24個月的合約期內所消費總話費的20%,可作為其購買終端的補貼被返還。這一政策是普惠性的,沒有對不同終端進行有針對性的區別營銷。
  “當時廠家和聯通對這些機型的業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后來的表現令雙方都不滿意。”一位聯通華盛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回憶說,銷售不佳的重要原因,就是首批戰略機型的補貼力度過弱,對消費者沒有吸引力。
  以一個用戶每月消費250元話費來舉例,其兩年總計消費話費6000元,按照20%的補貼率計算,聯通承諾贈送給消費者的話費補貼只有區區1200元。這種“聊勝于無”的購機補貼,對于向往價格高昂的明星終端的高端用戶來說,完全不具吸引力。
  用戶橫向一比較,馬上就會發現——“同樣每月消費250元話費,換到另外兩家運營商就可以拿到更好的手機”,用戶當然會更愿意選擇他家。
  “終端選型的本質就是貼錢,而2009年聯通的補貼策略還是非常保守的,大量的補貼預算都沒有花掉。”前述華盛內部人士指出,三家運營商之中,聯通的補貼力度一向最弱。其原因,一方面是財力不濟,另一方面則是初期營銷政策的思路過于保守。
  同年10月,聯通首款戰略終端iPhone的上市,則令首批參與聯通定制選型的手機進一步遭遇冷落。
  2009年8月,聯通和蘋果公司聯合宣布,“就在未來幾年里合作在中國銷售iPhone手機一事達成一致”。此后,為確保iPhone這款“明星中的明星”機型上市一炮打響,當時聯通的終端運營團隊,從集團銷售部到聯通華盛公司,“很大的精力都被牽扯在iPhone上市這件事上”。
  “大家當時的主要精力都在準備迎接10月的iPhone上市。iPhone之前的終端機型,賣不好就賣不好了。”前述華盛人士回憶說。廠商把手機交給了聯通,聯通則交由華盛承擔社會渠道分銷。而當時聯通華盛尚屬成立初期,公司在各地的人員配備,IT系統和物流系統的商務支撐能力以及渠道的縱深都比較薄弱,這樣一個很不成熟的市場分銷渠道,其銷售的慘淡可想而知。
  那些曾積極參與首批定制終端選型的廠商,大多對這樣的局面心灰意冷。大品牌廠商對此雖有微辭,但還會以“維護與運營商長期合作關系”為上;而一些小的廠商則特別關注產品銷量和短期收益,“因為玩不起而選擇退出”,這其中就包括了日后在Android智能手機市場快速崛起的多普達(即HTC用于運營中國市場的品牌)。
  此后,中國聯通試圖調整戰略終端的產品結構,在iPhone上市之后,又放出一些諸如“普及型智能機”這樣的低端戰略機型項目,并且把補貼力度由原來的20%一路提升到40%、56%。但由于有了第一次合作的失敗教訓,或因始終處于iPhone的陰影之下,一些廠家從此便不再積極地向聯通報送“選秀”機型了。

  “怪獸”來了

  2009年10月末,聯通開始發售一代iPhone。以3GS 16GB版本為例,最初執行的“預存話費贈手機”的合約計劃中,需要預存6999元,同時執行最高一檔886元的“月度最低消費”套餐才可以做到“零元購機”。該政策對用戶的補貼率只有33%。
  直到2010年5月初,聯通首次調整了iPhone合約計劃,用戶只需要預存5880元并加入286元套餐,即可實現“零元購機”,補貼力度由33%驟升至73%,此舉幫助聯通扭轉了iPhone月度銷量不足10萬臺的僵局。
  此后,iPhone的銷量突飛猛進。2010年9月25日聯通版iPhone4上市,繼續執行預存5880元選擇286元套餐即可實現“零元購機”的補貼政策。上市首日銷量即突破4萬部,其預約用戶還在以每日1萬的數量增長。截至2010年12月末,聯通版iPhone4上市三個月已售出約60萬部,預約用戶超過70萬。
  前述聯通華盛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至2011年4月12日聯通調整合約計劃前,iPhone4的月銷量已經突破30萬部。
  “我做了這么多年,iPhone4以這么高的售價每月居然可以賣掉幾十萬部,這在國內手機市場還沒有先例。”該人士指出,過去曾創下相似戰績的手機品牌只有諾基亞,卻只是價格在500元到1000元之間的中低端機型。
  在iPhone4之前,4000元以上的高端明星機型,以往最好的月銷售紀錄也不過是三四萬部。而售價在2000元左右、一度被喻為“街機”的諾基亞E71,其最火爆的銷售紀錄也不過是十幾萬臺。iPhone的出現,成為3000元價格段消費群體手機升級換代的首選機型。
  2010年iPhone補貼政策的調整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iPhone的一花獨放也令聯通備感危機。“不能在iPhone這一棵樹上吊死。一旦iPhone在供貨上出現問題,抑或市場出現飽和,還有如果聯通與蘋果公司的合作破裂,須得有其他后援及時補充其留下的空缺。”前述聯通華盛內部人士表示,中國聯通已認識到過于依靠iPhone來發展3G高端用戶,已經造成其產品線的嚴重畸形,如果繼續坐視不管,后果將不堪設想。
  于是,聯通開始積極籌劃其他戰略終端項目,希望分散iPhone的風險。2010年5月,聯通引進祼機零售價格只有2499元的聯想樂Phone成為公司第二部“戰略合約計劃手機”,其享受的補貼力度比iPhone略低,但也達到了56%。
  此后,聯通還推出普及型智能機項目,其核心指導思想是對售價在1000元至2000元之間、具備智能操作系統的終端,給予40%的補貼去發展3G用戶。該項目由中國聯通集團銷售部牽頭負責,從天語、華為、中興、諾基亞和索愛五家手機品牌中各選擇一款新品參與。
  五款手機中,價格最低的中興X850的祼機零售價為1180元,用戶如果選擇每月126元的話費套餐,就可以“零元購機”。價位最高的索愛M1i的祼機零售價為1880元。不過,前述華盛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評價稱,此次推出的五款機型從其品牌影響力來說“市場競爭力一般”。
  “大家對這個項目原來還具有很高期望。當時補貼力度算是比較高的。但這一年下來,最終的效果離期望值還是比較遠。家里有iPhone這樣一個‘悍婦’,其他‘小老婆’肯定就不能被照顧得很好。”該人士抱怨說,在聯通針對合約機型的補貼中,iPhone獲得的補貼在總補貼中的占比已高達80%至90%。補貼池子就這么大,“分配不均”的結果必然是讓其他合約機型“受氣”“吃不飽”。
  “提起聯通,就只有iPhone;移動和電信卻給用戶留下‘合約終端更加豐富’的印象。”一位業內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分析指出,三家運營商所持的3G網絡制式各不相同,所以原則上并不存在“爭終端”的現象。聯通在三家運營商中規模最小,電信和移動2011年補貼預算只可能高于聯通給出的“180億”。而且其戰略終端產品結構比較均衡,不存在聯通iPhone這樣一個“怪獸”,因此可以“很從容”地給各個終端分配補貼。

  誰來救場

  進入今年4月以來,無論是蘋果零售店還是蘋果公司的其他社會分銷渠道,iPhone的貨源供應都明顯較過去充足,用戶購機已不需要登記預約了。市場供需關系的改變,讓聯通選擇“順勢而為”,于4月14日起開始以4999元出售iPhone4 16GB祼機,同時推出相應的“購手機入網送話費”促銷政策。
  此舉不僅可以讓聯通輕松掙取200多元的“批零差價”,還可以大大降低話費補貼,提高業務收入。
  自2010年5月聯通大幅調整補貼力度以來,補貼款項被計入當期運營成本,而來自用戶的套餐收益卻需要在未來24個月內分期收取。據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年業績數據顯示,2010年聯通總收入1713億元,同比增11.3%;但受累3G終端補貼,凈利僅38.5億元,同比跌59.7%。其中,3G業務收入達115.9億元,3G用戶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戶平均收入)達124元。
  目前,三家電信運營商之中,中國聯通的ARPU值最高,其中iPhone引入的高端用戶對于提升聯通3G合約用戶的ARPU功不可沒。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此依賴iPhone的“獨腳凳”似的產品結構,令聯通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風險,終端產品戰略調整勢在必行。
  目前,從華盛的角度來說,在眾多的手機合作廠商中,對索愛的支持力度最大。這首先是因為在國際一線手機品牌商中,索愛惟一“押寶”WCDMA制式,三星或摩托羅拉等品牌和其他兩家運營商皆有合作,而索愛在3G領域則只跟中國聯通合作。
  索愛在其自有社會渠道方面,與此前合作的愛施德和天音控投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因而也較倚重聯通華盛。而且相對于諾基亞和三星,索愛屬小眾品牌,產品用戶主要集中在一到二三線城市市場,恰好與華盛渠道契合度最高。
  不過,盡管索愛備受華盛的關愛,仍無法幫助聯通從根本上改善產品結構。“下一步的重點還是要跟諾基亞去合作。”前述華盛內部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iPhone一旦在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聯通的合作出現問題,未來最有可能承擔空缺的手機品牌,只有諾基亞。
  “諾基亞的市場地位在那里擺著。雖然大家都在嘲笑它,但就看歷史份額和當下的銷量,只有諾基亞能擔此重任,別的品牌都夠嗆。”該人士表示,諾基亞產品線橫跨入門級、普及型智能機以及中高端明星機,按每一個價格段、每一個項目現有的銷售數據來看,除iPhone外,給聯通帶來最多合約用戶的機型還是諾基亞的幾款產品,總體月銷量接近10萬部。
  當然這一銷量數字與iPhone仍有“1∶4”的差距。此外,在貢獻度上,iPhone的綜合ARPU值超過200元/月,是其他合約機型ARPU值的2倍,所以總體收入貢獻幾乎是“8∶1”的差距。
  一時間很難找到與iPhone相媲美的明星機型,是聯通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而另一方面,聯通的銷售渠道也存在較突出的問題。
  銷售帶聯通合約計劃的定制手機,對于與聯通合作的社會渠道來說,并不是很合算的買賣。對于這些零售商而言,經銷非合約手機,可以舒舒服服地掙到幾百塊錢的批零差。而靠銷售合約機型幫助聯通發展合約用戶所獲得的傭金收入,按現行的結算流程,需要從消費者每月實際交納的話費額中,按10%的比例分24個月逐月抽取。這對手機零售商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同樣在渠道商的傭金合作環節,中移動要“大方”許多。2010年,中移動曾對一款三星的TD手機出臺刺激政策,渠道商每為移動發展一位合作用戶,就可以一次性直接獲得500元傭金。“當時天音公司都賣瘋了,既能掙經銷差價,又能從移動直接拿到可觀的傭金,整個項目最后讓天音拿到了上億元的收入。”一位業內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
  “簡而言之,就是聯通財力不濟,基礎薄弱,補貼不起,傭金砸不起,廣告也做不起。與此同時,與蘋果的合作,大量的補貼又被iPhone吸走,導致隱患重重。”前述聯通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這樣描述聯通在終端問題上所處的困局,“但聯通的這場戰略終端產品結構調整,我不樂觀,因為短期內我看不到誰能夠替代iPhone。”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中國聯通:簽約五家大型手機零售連鎖企業 2011-04-15
· 聯通降門檻甩賣iPhone4 2011-04-13
· 中國聯通社會渠道擴軍 2011-04-07
· 中國聯通今年將新增2500萬3G用戶 2011-04-01
· 中移動利潤是聯通31倍 3G競爭仍未見分曉 2011-03-3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松溪县| 文昌市| 巴楚县| 松江区|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