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實現民辦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繼往開來 迎接挑戰
2010-12-22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1

 

 

 

2

 

 

3

 

 

 

 

簡訊

 

 


2010-12-22來源:經濟參考報


  

  

 

 

 

 

 


4

 

 

 

 

 

 

 

 

 

5

6

7

 

 

劉林參加APEC會議并訪問秘魯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一方面,民辦高校規模急劇膨脹,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生源逐年減少,參加高考的學生人數逐年遞減,導致目前民辦高校招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多數民辦高校只完成招生計劃的50%左右,一些民辦高校甚至只完成招生計劃的一到二成,其辦學之艱難可見一斑。
  面對如此嚴峻的招生形勢,北京城市學院卻如期完成了每年6000名的招生任務,沒有受到多大的沖擊。北京城市學院在傅正泰先生的帶領下,未雨綢繆,提前預見,提前布局,靠其多年積累的品牌知名度、逐步完善的師資隊伍、靈活的專業設置、連續10年97%-99%的高就業率,順利地完成了平穩發展,并表現出強大的辦學生命力和適應市場的競爭力,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許。

  引領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一面旗幟

  從1984年傅正泰從清華大學出來親自創辦了北京城市學院的前身海淀走讀大學以來,北京城市學院經歷了曲折而輝煌的26年歷程。海淀走讀大學是一所國家承認學歷的民辦公助性質的專科學校,以民辦體制創建和運營,并得到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海淀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吸取了重點高校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構建了良好的發展基礎。1996年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試點高等職業教育,成績突出,受到國家的獎勵和表彰。2003年4月,有關部門決定撤銷海淀走讀大學的建制,在海淀走讀大學的基礎上成立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城市學院成為本科層次的民辦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舉辦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2007年北京城市學院順利通過了學士學位授予評審,再次推動了學校的本科教育邁上新臺階。
  20多年來,伴隨著艱辛和汗水,伴隨著執著和追求,傅正泰靠借五萬元起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勵精圖治,發揮艱苦奮斗的辦學精神,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創辦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最成功的代表之一,成為民辦高校領域里的一面旗幟。
  北京城市學院作為一所教學型大學,以城市經濟和文化建設的人才市場需求為準則,以培養工程師、項目經理為代表的技術應用型高級實用人才為目標,設有經濟管理、公共管理、電子與信息工程、軟件與信息管理、生物醫藥、國際語言文化、藝術、現代職業、成人教育、高教自考等10個學部,現共開設25個本科專業,本科學生11000余人,同時開設81個專科專業,學校現有計劃內全日制在校生2萬余人。
  作為全國民辦高校中較早的二類本科院校,北京城市學院超前把握經濟脈動,研究市場需求,與行業企業聯手,打造名牌專業。
  首先,學校圍繞高新技術產業需求設置專業,圍繞計算機網絡、光盤與多媒體、生物工程技術、電子一體化、信息安全、電子商務、科技成果轉讓、互聯網信息處理、納米技術、微電子技術新領域等開設了一批專業。其次,圍繞首都的各種人才需求,設置了金融、證券、保險、秘書、(多種)外語、注冊會計師、物業管理、社會工作與保障、形象設計、家政管理等專業,深受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再次,圍繞文化需求,設置了藝術、表演、舞蹈等專業。學校立足于培養高科技、高文化的應用型人才,專業設置充分體現出很強的綜合性、先進性、靈活性,并隨時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服務于首都經濟的發展。
  名牌重點專業的建立,背后必須有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作為支撐。學校充分利用中關村地區教育資源密集的優勢,借助清華、北大、人大、北航、科大等高校的師資力量,建設了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優秀教師隊伍。目前,學校自有專任教師800余人,兼職教師2000余人,專任教師中69%以上具有高級職稱或碩士、博士學位。本校專任教學隊伍建設的不斷加強以及師資力量的多元化為日常教學帶來了鮮活的生命力和質量保障。
  學校還秉持“立足我校、面向世界”的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國際交流工作,積極拓展國際交流的新領域,先后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匈牙利、日本、韓國等二十幾個國家的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各類合作關系,通過多種形式培養開拓型、國際化高素質人才,也加強了與世界知名高校的聯系,推動了校級合作與交流。建校以來,學校共派老師和學生1000余人次,前往3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留學、考察訪問、合作研究和參加國際展覽、學術會議。應邀前來講學、進行學習交流的海外學者及專家近百余人次,接待的境外代表團組累計150余個,共計1500余人次。學校還和美國、英國等國產業界建立了長期聯系,在校生赴外帶薪實習和境外就業項目成果卓著。
  成熟壯大起來的北京城市學院,現已今非昔比。1984年學校創辦時,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先后租用成府小學分校、萬泉河中學、雙榆樹二中、地質附中等校舍。90年代初,在海淀區政府的幫助下,征用了現為校本部的土地,并于1992年開始建設自己的教學大樓。經過20多年的建設,北京城市學院已有一個主校區和兩個分校區,校園占地面積550畝,學校資產總值10余億元。

  找準定位正確認識大學的培養任務

  多年來,傅正泰先生把所有的精力不僅放在了北京城市學院的發展壯大上,而且不斷總結古今中外先進的辦學思想,不斷研究中外高等教育辦學理念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民辦教育如何繼承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遵循正確的辦學理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為推動民辦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西方國家對大學的理解和中國不同。在英語中,大學被稱為university,詞根是universe,代表宇宙、包羅萬象的意思。把大學稱為university,含義是研究宇宙、研究包羅萬象的知識的地方,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研究科學、學習科學知識的地方,注重對知識的研究和對客觀未知世界的探索。至今一些國家仍然按照大學的科研成果、科研經費的多少、科研力量的強弱來作為大學優劣排名的主要依據,就是這種思想認識的表現。
  西方文化對知識的追求和研究,大大地促進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他們國家的綜合實力,這是近代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發達強盛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漢語中,“大學”一詞最早出現于四書之一的《大學》,是與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答疑解惑的“小學”相對的學問,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稱之為大學。《大學》一書,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于至善。”也就是說,大學的宗旨,在于闡明和學習光明的品德,在于建立與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在于使社會和人的道德達到和保持最好的境界。
  傅正泰認為,《大學》作為中國古代典籍名著,“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它對中國文化教育的影響之深,已潛移默化,遍及至中國社會的每個角落,扎根于每個人的心里,對中國文化教育的影響時間之長,已綿延五千年歷史直至今天。《大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對推動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是中華文明為世界文明留下的寶貴財富。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對大學的兩種不同定義,反映了人類進步發展的兩個基本方面,它們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片面強調其中的任意一個方面都是不對的。
  大學,首要的要求是“修身”,即提高自身的修養、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一日三省吾身”。大學之道以修身為核心和根本,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先修身,而后治人、“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如《大學》中所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即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以及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現在,人們把高等教育稱之為“大學”,這就是要求學校繼承和發揚古代傳統文化對教育的要求和思想。事實上,中國的大學教育歷來強調如何做人做事,強調道德品質,強調人對社會所負擔的責任。歷史上岳飛精忠報國的壯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明末東林書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對聯,都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體現。過去的西南聯大和清華大學都把培養胸懷大志、報效國家的優秀人才作為自身的辦學目標,許多革命老前輩都深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熏陶和影響,他們提出了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理論,才有了新中國的誕生。中華民族之所以至今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依靠的就是中華民族內部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雖然我們也經歷過屈辱,但最終都會團結起來,迸發出巨大的社會能量,使中華民族昂首挺胸站立起來。
  改革開放以來,受到西方國家文化的影響,國內一些學術機構也曾根據西方的標準衡量國內大學。傅正泰先生認為這會在社會上產生許多誤導,必然引起爭議。
  對于北京城市學院來說,首先要對學校有正確的定位,明確培養目標,其次要根據培養目標制定正確的培養方案并貫徹執行,對學生進行切合實際的教育和要求。根據北京城市學院自身生源的特點,并不適合做包羅萬象的科學研究,不能把培養目標瞄準科學家,不能走精英教育之路。因此,學校成功定位于培養工程師、項目經理為代表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同時,又要加強思想教育,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這樣既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又繼承和發揚了傳統文化的美德,取得了很好的辦學成果。實踐證明,這是一條適合學校自身發展的辦學之路,也為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指明了方向。

  高就業率是衡量辦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

  目前,我國具有獨立設置的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民辦普通學校160多所,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民辦大學生畢業走向社會。在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激烈的形勢下,北京城市學院作為重點高等職業院校,被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其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7%-99%之間,在北京市高教界享有很好的口碑,什么原因使其具有如此高的美譽度呢?
  傅正泰介紹說,這幾年學校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但就業始終很好。跟蹤調查表明,79.3%的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好”和“比較好”的評價,畢業生對就業單位的工作環境、待遇、升遷、發展等方面綜合滿意度也在75%以上。
  就業率作為衡量一所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應該是學校辦學理念、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綜合反映。北京城市學院畢業生的高就業率,是學校多年來堅持革新辦學理念,積極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改善辦學水平的必然結果。
  首先,高就業率得益于北京城市學院的專業設置是動態的,專業密切適應社會需要,并能夠及時地進行調整。學校全面制定就業優先的指導方針和管理目標,以能不能保障就業、是否有利于就業作為衡量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變原來“有什么教師辦什么專業”為“社會需要什么,學校辦什么專業”,并根據就業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專業格局。
  學校通過就業需求調查,擬訂報告計劃,專家委員會評審等一系列環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專業設置論證制度。為走在“需求”的前面,學校提出要站得高、看得遠、眼睛向下看,力求從首都經濟走向以及發達國家及國內發達地區職業發展變化來把握就業趨勢。現在學校三分之一的專業是高新科技專業,由于開辦早,不僅就業好,而且搶先占領了市場。同時還特別注意研究學生群體的就業心理,還結合北京作為首都的地區特點,突破了職業教育主要局限于傳統制造業、傳統服務業的大框框,大力開辟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新領域,完成了“升級換代”,從而使學生能夠學一行、愛一行、干一行。
  其次,學校認真研究專業內容中哪些知識、哪些技能是社會上最需要的,并堅持“少而精,拿到手”的原則,取其精華,采取措施讓學生學懂、學會,保證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需要的專業知識。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這無疑也增加了學生勝出的機會。
  第三,學校長期以來非常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他們不是把職業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各項實踐活動中。從入學時傅正泰校長親自主講的校訓教育,到班主任帶領下的各種社會實踐和社區活動,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始終貫穿于大學4年的教學活動中,成為北京城市學院辦學過程中的一大亮點、一大特色。通過與社會的接觸聯系,學生明白了自己擔負的角色和責任,早早知道了自己應該做什么。所以從北京城市學院走出去的學生作風正派,踏實肯干,熱心公益事業,又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自然能夠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第四,學校為保障就業優先的原則,積極探索高等職業教育就業指導、就業服務和就業管理的道路,建立了適合校情的就業工作模式。比如制定了招生計劃和就業情況掛鉤制度,以就業工作為重要指標考核干部、評定職工獎金等制度。學校各專業成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對專業、課程實行動態管理的機制,同時建立了重心在下的校、院、班三級塔型管理體系。班主任作為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紐帶,負責聯絡、指導、推薦等。校院二級“就業辦”集中精力抓管理,抓就業信息收集,抓穩定客戶源建設,并把學生職業意識、職業發展觀、職業道德、職業標準、就業技巧、職業準備的教育和培養貫穿在三年學習的全過程。除了課堂教學外,還通過職業調研、崗上培訓、英才報告、職業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等多種形式提高職業指導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合理的就業期望值和“先就業后擇業”、“先基層后發展”的職業生涯設計思想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培養起來。
  學校通過整合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建立以學校為中心的社會化辦學資源網絡,并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加強就業工作。通過合作、聘請等方式引進知名職介機構、權威專家入校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求職輔導、職業資格培訓、形象設計、素質測評等,提高了就業指導水平和學生的求職競爭力。同時積極與多家人才中心合作,在學校進行工作總結,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信息推薦、政策咨詢、人事代理等一條龍服務,使畢業生就業市場由校內逐步向社會化過渡。為拓展就業渠道,還積極嘗試與人力資源公司合作,開展派遣式就業方式的新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新老交接實現學校的平穩過渡

  2008年底,一場大病突襲了傅正泰這位70多歲的老人,他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安心養病。病床上的他,除了每天閱讀關心國內外大事外,就是醞釀北京城市學院未來如何發展,在他的心目中有兩件事情需要做好,其一就是新校區的建設,其二就是推出接班人,實現新老交替。這兩件事關系到北京城市學院的未來,對他和學校都是一次很大的考驗。
  學校早在2004年就開始征用昌平區南口鎮500畝(一期)建設的主校區,因為北京近幾年地價的不斷飆升,預計將投資15億元人民幣,目前正在規劃建設之中。
  民辦高校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到了老一輩創業者要退下來,給年輕人提供發展舞臺的時期。對老一輩來講,要看到教育是人民的事業,應該使人民的事業能夠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對年輕人來講,不僅要看到老一輩創辦學校的艱辛、摯愛和眷戀,還要尊重老一輩的辦學理念和經驗,使其能夠繼續發展下去。老一輩要有正確的看法,年輕一輩也要有正確的態度,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使事業長期地發展下去。而民辦學校的人才相對于公立學校來說比較少,所以也應該早做安排,早培養合適的接班人,并妥善地處理好各種矛盾,使年輕有為的接班人能夠順利交接。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矛盾,實現平穩過渡,這對于民辦學校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2009年,考慮到健康因素,傅正泰辭去了北京城市學院校長一職,專注于新校區的建設。接過旗手的新任校長兼黨委書記是他一直看好并培養多年的劉林同志。劉林同志雖然年輕,但不負眾望,目前學校各項工作井然有序,生機盎然。
  傅正泰告訴我們,劉林現年38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畢業,1995年大學畢業后到北京城市學院工作,歷任教師、信息學部主任、校招生就業辦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校長等職,是一位既精通教學,又擅長管理,還懂市場經營的難得的人才。
  劉林在人民大學讀書期間的經歷以辦各類培訓班、考研班而聞名,成為當時人大有爭議的人物,引起傅正泰的關注,而傅先生的創校歷程也深深打動了劉林。在民辦教育廣闊天地里去創業,去為更多有志青年創造升學、就業機會,幫助他們改變命運,振興國運,抱著這種信念,劉林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時代潮流之中。
  當時,由于民辦教育還不為社會所認可,職業教育更是被家長學生看不起,學校發展的環境、市場需求處于非常不利的局面。在傅正泰等領導的支持下,年僅24歲的劉林就擔起了全校招生、就業和對外宣傳、聯絡的重擔。他帶領招生就業辦的同志,從打開就業這個“出口”入手,把畢業生作為學校最好的口碑,通過深入用人單位宣傳、建立就業實習基地、建立行業產業大企業穩定客戶群等多種方式,積極拓寬就業渠道,使學生“不僅人人畢業有工作,而且有一份好工作”,經過幾年苦心經營,海淀走讀大學在社會上聲名鵲起,在實踐中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幾年下來,在校生由1000余人增加到28000人,創造了一個民辦院校持續高速發展的奇跡,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民辦大學的一面旗幟,受到首都社會各界的一致肯定。作為外事接待的重要窗口,幾年來,城市學院先后接待聯合國及二十多個國家的高層政要、校長訪問團,為我國民辦教育界贏得了許多榮譽。劉林同志在推動學校發展的同時,做出了令人敬佩的成績,被公認為全國民辦教育界的代表人士和領軍人物之一。
  寒來暑往,劉林在北京城市學院工作了14年,不僅在學校二次創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廣大教工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在2009年學校黨代會選舉中,選舉黨代表、黨委委員、黨委書記,他都是全票當選。在新老交接大會上,當傅正泰、劉林這對特殊的“師生”雙手緊緊相握,在場一千多名職工爆發出長時間熱烈的掌聲,這既是對老一輩創業領導人的欽佩與肯定,也是對新一代開路領航者的信任與希冀。
  我們有理由相信,接過北京城市學院這所引領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大旗的新的領導團隊,一定能夠繼續扛起這面大旗,開拓新的局面,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山東泰安遠程教育進村入戶成農民科技致富“好幫手” 2010-12-21
· 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揭牌 2010-12-21
· 中國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全面啟動 2010-12-06
· 中國人急需情感教育 2010-11-29
· 財商教育和自主理財的重要性 2010-11-1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方城县| 贵定县| 泗水县| 青川县|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