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色色网,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欧美日本高清动作片www网站,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物價高漲100元夠買啥 看達人保衛錢包理財經
2010-12-02   作者:  來源:法制周末
 

    100元能做什么?
  11月份經濟數據即將發布,毫無意外地,CPI仍然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一些具體物價的比較也讓網民們直呼物價進入與國際接軌時代。“漲”字再次“榮登”年度關鍵字榜首幾乎已成定局。
    每當遭遇這種無奈,人們總喜歡回憶10年之前。讓我們來看看10年前的數字,大約10年前,統計局發布的“20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關于價格的一段是:
  “市場物價止降轉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4%,改變了1998年以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分項目看,服務項目上漲14.1%,居住上漲4.8%,食品中除水產品、蔬菜價格上漲外,其他繼續下降。另外,受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8%,能源、原材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5.1%。”
  0.4%,剛剛開始上漲,跟現在相反,大約是擔心“通縮”的時代。世界不斷地改變,時間不停地走遠,人們在意的還是購買力的縮水。面對“蒜你狠”“姜你軍”“蘋什么”……相繼出現,說不定只能感慨“10年之前我已認識你,10年之后我不敢認你”了。100元“大鈔”,還能買什么?

  100元的衣食住行游

  細細一盤算,其實100元還是可以買到不少東西,不如來看看目前可能的百元“水單”。

  
  100RMB =一件普通T恤
  100RMB =一條(打折)圍巾
  100RMB =一雙不知名帆布鞋
  100RMB =一套秋衣褲
  100RMB =1/10件羽絨服
  100RMB =1/15雙靴子
  ……

  
  100RMB =30斤普通大米
  100RMB =50斤面
  100RMB =1桶5升的花生油
  100RMB =6~7斤肉
  100RMB =150個饅頭
  100RMB =1罐國產奶粉
  100RMB =一家三口的洋快餐
  100RMB =20幾罐飲料
  100RMB =30幾斤青菜
  100RMB =20斤蘋果
  ……

  
  100RMB =0.005平方米的房子
  100RMB =普通住宅半月的物業費
  100RMB =一套普通兩居室一天的房租
  100RMB =可能不夠在普通連鎖酒店休息6個小時
  100RMB =大概半月的水電費
  100RMB =20天的網費(包年)
  ……

  
  100RMB =250次公交車
  100RMB =地鐵往返25次
  100RMB =最多10次出租車
  100RMB =乘坐機場快軌往返機場兩次
  100RMB =不夠坐火車去天津來回
  100RMB =停車費十幾個小時到一星期不等
  ……

  
  100RMB =兩張公園淡季門票
  100RMB =非周末2張電影票
  注:周末的話,有些地方一張都不夠
  100RMB =櫥窗消費

    慳錢生活VS“限量”消費

  物價接軌國際,收入沒漲多少,只好省著花;跑不贏CPI,儲蓄給了借貸人,不如多消費:這兩種心態到底孰是孰非,其實誰也說不準。于是就有了慳錢生活族和“限量”消費族。這個“限量”消費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限定量的消費,另一個則是買“限量”的產品。

    慳錢生活之溫飽型
  100元可以花多久?小林會回答:那要看情況。小林跟家人住在一起,在國貿附近上班,而看情況的意思是看是否回家吃晚飯,如果回家吃飯的話,100元基本可以解決周一至周五中午一頓的溫飽,但是如果不回家“蹭飯吃”,那就一天也不見得夠了。在物價飛漲的風聲鶴唳之下,小林也減少了逛街購物的次數。
  100元可以花多久?陳先生首先的反應是,100元錢真的不算什么了。由于是年輕的家庭,一家三口中,孩子的花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省的,能省的也就是小兩口少些購物。對于100元的具體概念,就是夠上班一星期的停車費。
  對程小姐來說,其實還可以花不短的時間,由于辦公區域吃飯太貴,程小姐決定好好利用公司提供的微波爐,自己做便當帶到公司作為午餐。受她的影響,公司的不少同事也開始帶起了便當。在她看來,雖然糧油價、菜價都漲了不少,但比起在外面吃飯,還是自己做來得劃算一些。

    慳錢生活之小康型
  100元可以花多久?秦小姐自從上班以來養成了記賬的好習慣,記賬之后,一些瑣碎的支出減少了,賬務變得井井有條起來。除了例如水電費等較為大筆的支出之外,單就買蔬菜、水果、瑣碎生活用品的花費,其實100元還可以花挺長時間。
  100元可以花多久?小張最近習慣了網上購物,“號稱”再也不去商場受刺激了。不過,對小張來說,從網上買衣服、食品等,確實省了不少錢。小張還喜歡逛街邊的小飾品店。生活過得很有余裕,100元破開之后,也不再會很快不見了。
  白先生的答案是3天。上班時間自由的白先生習慣把工作搬去咖啡館,可以點一個飲料,一坐大半天,享受自在。

  “限量消費”之專項支出
  100元可以花多久?程小姐的回答是兩個月。聽起來甚是驚人,其實,她指的是一筆100元的精準消費。從學生時代開始,程小姐就有定期買書的習慣,每兩個月花100元買書,已經是她的固定專項支出。另外,程小姐還有零存整取的習慣,每月存入100元錢。
  100元可以花多久?小東的回答就只有半個多月。小東每月花在上網費的固定支出是180元,雖然“限了流量”,不過足夠喜歡宅的他來用了。

  “限量消費”之買限定品
  100元可以花多久?小張說其實不是花多久的問題,而是買什么的問題,對他來說,很重要的是買“限定品”,這個限定品倒不是什么產品的限量款,而是預期漲價的一系列東西。比如,如果你公司樓下的煎餅還賣3.5元,那么多吃幾個吧,說不定很快會漲到4元。雞蛋便宜了一毛,那就多買幾個,免得又漲上去了……諸如此類。
  其實,在100元的購買力日益下降的今天,提早買一些不會過期的日常生活用品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小愿景

  發改委連續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同時降低偏高的藥品價格,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保持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基本穩定。業內稱這是對國務院“16條”的落實。11月22日,發改委首度就當前物價形勢發文稱目前國內有能力有條件保持國內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很快就到年底,我們還是希望物價能維穩,可以少花幾張“百元大鈔”。

    高薪律師思路活 擬開餐館辦實業

  家庭月收入3萬以上: 主動出擊
  人物: 陳先生 職業:律師
    陳先生是一位已經工作了18年的資深律師,除此之外他還在一家大型日化企業法務部做總監、律師。
  對于最近物價的一路上漲,陳先生表示對其生活并沒有多大影響,陳先生投資理念很簡潔,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陳先生透露,在基金市場也賺了不少,投資的10多萬元,現在已有了回報,獲益差不多60%。除此之外,陳先生還收藏郵票和紀念品,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收集紀念品,投入資金約20萬元。

  不買樓而開餐廳
  被大家普遍看好的房地產投資陳先生并不認為是好的選擇。“現在投資房地產成本太高,而且現在的政策嚴控房價。”陳先生身邊已經有不少人放棄投資房地產轉而去開加工廠或者開貿易公司。
  陳先生也打算投資100萬元開一家地地道道的湘菜館,比起股票、基金等產品,開辦湘菜館的風險對陳先生來說是可控的,也不用擔心自己做大戶的炮灰。

    專家點評
  簡岑:該家庭資產投資包括了飯店、股票、紀念品,流動性都不是很好,要周轉的時候會缺乏現金。建議:1.要留足做生意和日常生活的緊急儲備金,一般為3-6個月的支出。2.每個月結余的5000元,可考慮一半一半地進行基金定投和分紅險投資,可一定程度地抗通脹。
  李春晨:陳先生的價值投資觀念非常好,以長期投資來降低短期風險也是我們所一直追求的。建議陳先生加大在股票市場上的投資金額。房產方面,建議其增加銀行的抵押貸款。另外可進行一些黃金投資,既能當作紀念品進行收藏,同時也能保值避險,是一項比較理想的投資工具。


  80后新晉媽媽 先逛商場再網購

  家庭月入7000-20000元: 以穩為主
  人物:李小姐 職業:管理人員
  80后“新晉媽媽”李小姐和老公唐先生是大學同學,目前月收入15000元左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一輪通脹過后,她還是切實感受到了生活的壓力。
  衣食轉戰網絡代購 目前房貸和養車占了他們月收入的大頭。前段時間央行加息,意味著明年開始每月的房貸增加近百元。“油費本來每月800元就夠了,現在已經增加了30%。為減輕壓力,現在連煙錢都省下來了。”唐先生說。物價上漲她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服裝和鞋子,李小姐已從商場購物轉到了網購。“一般先去商場看好款式,再網購,新款都能打下7~8折。”
  基金定投跑贏通脹 李小姐表示由于苦于不懂金融,又沒時間盯股市,一直不敢嘗試風險較大的投資,只敢把家里近十萬的余款放銀行。
  另外,李小姐給夫妻二人各買了一份生死兩全的壽險,“萬一得了重病或者遇到意外,可能微薄的積蓄根本無法承擔。這樣好買個心安。”寶寶出生,李小姐給他買了兩份保險,同時嘗試著每月進行基金定投。“我現在每個月定投500元,希望他讀大學的時候能給他100萬元讀書,不知道能不能達到呢?”

  專家點評
  簡岑:這樣的年輕家庭風險承受力較好,可把儲蓄存款換成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基金。建議把小孩的保險買成教育儲蓄型保險。為小孩每個月定投基金500元,另一方面購買500元保險。另外,該家庭在服飾類開銷過大,可以適當減少。
  李春晨:這個案例代表著許多白領的生活狀態,首先非常認同李小姐對于家庭保險配置的主動性。因若一旦夫妻雙方有一方喪失工作來源,保險賠付金仍可繼續讓家庭正常運轉。另外該家庭收入應該是處在穩定上升階段的,每月500元的定投按照10%的收益率計算,在孩子18歲的時候的累計金額僅為28萬元左右。而提高到1500元的時候,在18年后大約能有90萬元左右的收益,所以建議加大基金定投的金額至1500元/月,早日實現為孩子存到100萬元的學習金目標。

  打響錢袋保衛戰

  一個“什么都漲,就是工資不漲”的時代,怎樣看緊錢袋子,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五花八門的省錢高招兒折射的是人們消費理念、生活態度乃至價值觀的變化
  進入11月份以來,各地掀起了新一輪物價上漲的旋風,從蔬菜瓜果到煤水電油。而物價上漲催生的,不僅是“菜奴”、“果奴”,還有為數不少的“海囤族”、“蝦米族”、“慳錢族”……大家的共同原則是——“比誰更會算計”,而共同目標無非是——“一切為了省錢”。
  但在記者的調查中,人們似乎更多地選擇了坦然面對現實和略加調侃上漲的物價,而并不想去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

  普遍淡定 普遍擔憂

  “也不知道具體從什么時候開始,物價就上漲了。”家住上海的“70后”小鄭告訴記者,“媽媽讓我趕緊囤東西。”
  但小鄭說,他卻并不想成為所謂的“海囤族”,為了應對上漲的物價而存一堆“一時半會兒用不到的”東西在家里。“只要隨時能買到新鮮蔬菜,就可以了。”他說。
  可是,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小鄭左右不了媽媽的心。“我媽前陣子幾乎每天都往家搬東西,說物價漲了,要趕緊囤點米和油……”他調侃說,“最近,菜價似乎有點兒跌了,家里的冰箱也滿了。我媽聽說黃金能保值,又開始動員我爸取錢買金條了。”
  對父輩的想法,小鄭多少有些無奈,但他表示,那是父母的自由,自己無權干涉,“不過我自己還是覺得沒有受物價上漲的影響”。
  在記者的調查中,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對此番物價上漲表示“沒有太大壓力”。“沒必要海囤什么東西啊。”懷揣三張信用卡的“80后”小劉多少有些不以為然,“物價上漲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大家都在一起消化這個危機,不必大驚小怪。”
  但大多數人在“淡定”地保持原有生活步調的同時,也表示了擔憂。
  搜狐網財經頻道正在進行一個只包含了三個問題的小調查。
  第一個問題“你感覺什么漲得最厲害”的結果顯示:選擇“房價”一項的占50.11%,“農產品”占46.71%,其他兩項“服飾”和“其他”一共只占到了3.2%。
  第二個問題“你認為此輪物價上漲將持續多久”中,55.59%的參與者選擇了“不好說”,34.71%的參與者認為會持續“半年以上”。
  第三個問題“此輪物價上漲的原因是”,66.43%的人認為是由“市場上貨幣太多引起的”,19.54%認為是“國外大宗商品暴漲傳導作用”,8.61%選擇了“氣候原因”,5.45%選擇了“不好說”。
  大部分投票者都對物價上漲將持續多久表示了不夠樂觀的態度,而房價和農產品依然是漲價浪潮的“急先鋒”。
  家住河北的張阿姨頗有些不解地對記者說:“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就漲價了。過去不到半個月,房價漲了700元;去菜市場買姜的時候,賣菜的都不好意思說多少錢一斤,只是說8毛錢一兩。”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對記者說,這番物價上漲有著新的特點。“以前的物價上漲,一般都是需求拉動。這次是成本推動。勞動力工資提高和資源成本的提高都是推高成本的重要原因。”他說,“需求拉動好辦,成本推動就比較麻煩,因為勞動力的工資沒辦法壓,也不能壓。只能是繼續應對,設法提高工資上漲率。目前勞動力過剩在向短缺轉變,現在的情況比較均衡。”
  而尚在北京大學讀研的學生族小袁,一聽到“物價上漲”4個字,立馬大呼:“食堂的宮保雞丁已經變成宮保土豆丁了!”
  接著,這個平時不喜閑談的理科女孩兒便開始像蹦豆兒似地倒開了苦水:“由于有規定說學校食堂不能漲價,于是給的分量就越來越小。剛入學的時候,3元錢吃一頓飯能撐死,現在七八元也就湊合吃飽;一個素菜要6元錢,沾一點兒肉就七八元。幸虧我最近不用買衣服,現在一身冬衣下來搞不好要上千元;超市我就不好說了,因為看著物價漲就好久沒去了,只聽說現在連團購衛生紙的都有了……對了我今天還看見一個帖子說:穿高跟鞋踮腳尖可以減輕對鞋的磨損,好省錢……”

    物價上漲需多上網

  “蔬菜進入‘元時代’,‘菜奴’、‘果奴’都冒出來了”;“繼‘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等粉墨登場以來,農產品幾乎輪番上漲,埋在地下的‘土地爺’土豆也不甘心被冷落,也跳出來了”;“工資漲得像眉毛一樣慢,物價漲得像胡子一樣快”……
    如今,雖然人們坦然地接受了物價上漲的現實,但在網絡的眾多貼吧中,抱怨聲和調侃聲依然不絕。
  “老百姓改變不了物價,所以只能潛入網絡發發牢騷,其實沒什么。”“80后”的小劉特意向記者“推薦”:“物價上漲,需多上網。”
  這“八字真言”的深意絕不僅僅體現在貼吧里的抱怨和調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期,網絡或許真的可以成為優化生活的大救星。
  “現在,學生族里的網購、團購規模非常大,而且會越來越大。不光因為方便,也因為能淘到便宜的。”小袁特意重新強調說,“團購為什么盛行,也是因為便宜啊。”
  如果說學生族“小袁們”尚無穩定的經濟來源,因此必須精打細算,那么,自稱“正宗上海小白領”的王凱對團購的推崇就出乎記者的意料了。
  “我不宅,但我就愛‘團’。”他說,“主要是覺得團購的選擇面廣,價格還劃算,不像商場和專賣店有些東西的價格那么離譜。另一方面,也因為男人對買東西這個事情比較懶。”
  王凱過著幾乎現在所有年輕人都夢寐以求的生活:一份穩定的高收入工作、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有房、有車、有機動的調休時間。但他還是熱衷于“團購”。
  “最近的物價上漲可能會讓團購更火,因為網上購物的性價比實在是太高了。”王凱深有感觸地說:“省時省力又省錢。其實,上網買東西跟計較花錢多少沒有多大聯系,我倒是認為,這跟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效率有更直接的關系。”
  在深圳一家證券公司上班的“80后”小楊有著一個更加新奇的觀點:“物價上漲的時代最適合單身了。”
  “物價啊,據說漲了,但是我沒有太大的感覺,對我的生活沒有什么影響,因為我不當家啊。”接著,她開始向記者解釋,“哎,我這種光棍,很容易解決的,有時候吃食堂,有時候和同事在外面吃,很少自己買菜買油鹽醬醋的,所以感覺不到物價上漲。不過前陣子總聽很多已婚的同事們說菜價確實漲了,最近又聽說跌了一點兒,每天都說,擔憂得夠嗆。可我還是沒什么概念……”
  但是,終歸是“身在此山中”。小楊說:“最近確實不怎么逛街了,因為如果出門,一般就會花不少錢買東西,現在周末就是在家上網看電視。”
  小楊把自己最近的“宅”生活歸結為:“還是受了公司和媒體的‘輿論’影響吧,但是只要有網絡在,什么物價上漲需求短缺的,都沒什么。”
  “什么都能在網上淘到最便宜的。”在采訪的最后,小楊笑著調侃道,“大家都在說,為什么物價一直漲,工資就沒漲呢?我倒是覺得,只要‘網價’不漲,一切OK!”

   傳統觀念或遭挑戰

  一些人呼吁樹立“透支型”消費理念,另一些人卻依然對“貨比三家”的傳統觀念“感激不已”。
  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小嘉告訴記者:“其實在物價上漲以前,我和同學們也喜歡在逛超市的時候,比較一下同樣物品每袋的重量和價格比。這并不是現在物價上漲了才出現的問題。”
  張阿姨和小嘉持同樣的觀點,覺得是“中國人的傳統理財觀念救了老百姓”。“中國老百姓都還是更信任儲蓄,不喜歡透支和借貸。更多的,還是希望政府可以控制物價。”她說。
  但比起十幾年前的“廣積糧”,此番物價上漲似乎并沒能讓人們“甩開胳膊”搬東西囤回家。
  在北京市朝陽區望京的一家菜市場,一位賣菜的老板對《法治周末》記者說:“什么都漲了,目前只有豆芽還沒怎么漲。”當記者問及“為什么會漲”時,這位老板面帶慚愧地說:“其實我們只知道成本漲了,大家都這個價,我們也只能跟著這個價賣。”
  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司長王炳南介紹,今年以來,蔬菜市場總體供需平衡,受各種因素影響,蔬菜價格高位運行。有監測結果顯示,11月上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主要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漲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漲了62.4%。
  采訪時,一位正在一旁買菜的老大爺笑著說:“什么都漲了,就工資不漲。”
  但這位老大爺并沒有買很多菜回去囤著,只是買了3根黃瓜。“還是跟以前一樣,吃多少買多少,以前囤糧食是怕冬天沒得吃,現在想吃什么隨時都能買到,就不用買那么多了。”他說。
  “物價上漲是把雙刃劍。我們應該調整生活態度,適應物價上漲帶來的變化,心態可以放得‘無所謂’些。一方面,國家在通過一些政策來調控物價;另一方面,大家都懂得了,不能儲存的東西買回家囤著也沒有太大意義。”蘇劍說。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慈勤英也向《法治周末》記者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現在什么東西都買得到,沒有必要把家里變成倉庫。”她說,“看物價上漲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還是要分階層來關注。不同的收入階層,受到的影響是不同的。收入越高,受到的影響就越小;而低收入階層,由于自身選擇很少,再加上收入有限,受到的影響就大。”
  慈勤英還認為,對于物價上漲,大家都只能坦然地去接受和面對。“我們既沒辦法作出很大的變動,也沒辦法逃掉。”她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PMI折射當前通脹壓力有增無減 2010-12-02
· 遏制通脹須重視保護國有農場土地 2010-12-02
· 中國通脹,美國制造? 2010-12-01
· 21期 如何掐住通脹的咽喉 2010-12-01
· 全面通脹論言過其實 2010-12-0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易憲容:央行揮動穩健貨幣政策大棒·[思想]陳曉彬:“民企參軍”將實現強軍富民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隆化县| 景宁| 南汇区| 淮安市| 敖汉旗|